第九章 對公司負責,讓主人翁精神落到實處3
站在老板的角度考慮問題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和自己一樣,將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努力工作、積極主動。因此,當你的老板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時,請不要拒絕他。
職場上,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錯誤認識,那就是老板應該比員工更積極,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事業,而員工隻不過是打工的。這種錯誤認識使得很多員工不能像老板一樣積極地為公司著想。
當然,公司的老板與員工的心理狀態確實是很難達到完全一致的,角色、地位和對公司的所有權不同,直接導致了這種心態的不同。在許多員工的頭腦中,“員工是公司的主人”這諸如此類的話隻不過是一句空話。他們經常會對自己說:“我隻是在為老板打工,如果我是老板,會把公司做得更好。”但事實上,不能為老板盡心盡力的人,就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一旦自己開公司,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員工也是這樣的一種心態,因此他們就會將所有的任務都承擔下來,以免員工們的工作對公司的整體利益起到破壞的作用,而最終將自己送上一無所獲的不歸路。這是人性的弱點,它使得人們背上了沉重的悲劇包袱,但它是可以改變的。
有的人說我就不想當老板,隻想做一名普通的員工,就這樣平凡地度過一生。這種人的工作哲學是:我付出多少就應該得到多少回報,自己的工作一定會完成,多餘的工作絕不去做。他們每天按時上下班,做事中規中矩,職責之外的事一概不予理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他們工作的座右銘。然而,所有以這種心態對待工作的人,沒有一個是事業有成的人,他們經常被拒在“職業門”之外,整日為找到一份他們認為所謂踏實的工作而奔波。
王曉和李航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又一起到南方找工作,通過招聘會應聘到了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工作,負責某種辦公軟件的設計開發。說實話,這個公司規模確實太小,連老板在內一共才六七個人,是國家允許注冊該類公司中最小的,營業執照上寫得清清楚楚:注冊資金人民幣10萬元。
可是兩人進去後才知道,連這10萬元可能都有水分,這從公司當時的辦公環境就可以判斷:一間破舊的地下室,陰暗、黴臭、潮濕,天一下雨,天花板上凝聚而成的水滴就會源源不斷地往下流,電腦上都要罩著厚厚的報紙,甚至連廁所也沒有。
雖然環境如此惡劣,值得欣慰的是,他們的產品市場前景看起來很好,但資金的瓶頸隨時有可能將美好的夢想扼殺於萌芽狀態。最關鍵的是,他們公司的產品沒有品牌,隻好賒銷,又遲遲收不回錢款,資金儲備少,最後公司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按時發放。這樣的公司與市場上那些實力雄厚的公司很難競爭。三個月後,李航動搖了,勸王曉也不要幹了,在這個城市有的是好公司,幹嗎在這一棵樹上吊死?股份?分紅?老板連自己都無法自保,哪裏還有紅利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