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部VCD,一輛重卡全部拉走。但有十幾台備品塞不下,淩廠長和司機抱著丟上駕駛室。他本人也坐上去,隨著卡車前往機場,準備前往魔都。
離廠的那一刻,廠門口來了不少正在休息的職工。這一卡車貨可謂是寄托無數人的心血和希望,也帶著過去未有過的奇跡。
當國內企業還在琢磨現代化工廠的人事和品管是怎麼回事,‘聖光’僅僅三個月就完成了建廠,重組,培訓,研發,測試,量產,銷售的全部過程。
這其中的供應鏈管理最是令人眼花繚亂,猶如神技一般。
三個月前,淩夏想不到自己能成為兩千人大廠的總經理。他當時是初中畢業的技術員,在個鄉鎮小廠裏掙一份微薄的工資。
一月份,‘聖光’突然降臨,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省裏市裏特事特辦,審批手續不斷開綠燈。昆明的七家國營電子廠被迅速重組,債務剝離,廠房改建,職工重新培訓。
當省裏的人們覺著‘聖光’的投資能在兩年內把工廠辦起來就算快,但大型集團的雄厚實力給內陸省份的官員和老百姓好好上了一課。
周青峰在過去兩年靠砸錢整出了一家龐然大物,靠規範化的管理迅速收攏和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
總裁要在昆明投資,‘聖光’與‘和諧’兩係迅速抽調了五百多的管理人員,與政府對接,於地方對接,於供應商對接。
一件複雜的事被拆解細分成無數簡單的事,並且在同步推進,相互協調。周青峰坐鎮昆明,不能解決的麻煩都由他來解決,爽利的很。
淩夏不是七家電子廠的職工,但‘聖光’打廣告招募工人,他望著報紙上幾百塊一個月的待遇直流口水,壯著膽子跑去應聘。
重組的電子廠當時正在清退能力不足者,一邊是進廠應聘的人流,另一邊就是準備阻止鬧事者聚集的警察。淩夏當時跟著人流中,被嚇的頭腦空白。
‘和諧’係進入昆明,吸收了過半下崗職工。想鬧事的發現勢單力薄,隻好悻悻而歸。
七個廠分散在昆明各地,有的廠房太破舊,被工程隊推平了準備蓋住宅。有的廠房還算寬大堅固,被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現代化改造。
淩夏和大概八百多人被聘用。進廠工資就是四五百,幹活的勁頭特別高。集團先集中力量改造一個廠房充當生產車間,他就在改造過程中脫穎而出。
事後很多人都覺著奇怪,集團下發了很多技術和管理資料,他們隻需翻一翻,好像就牢牢記住了。有那麼幾天腦子變得特別好使,學什麼都快,知識自然融會貫通。
淩夏又是當時學習優秀者,是拔尖中的拔尖。他的職位很快從小組長不斷躍升,兩個月內連跳幾級。
那真是夢幻般蛻變進化的兩個月,每天都覺著很神奇。淩夏腦子裏不停的被灌輸知識,被安排種種工作。
一同蛻變的還有幾十號人。但有些人後勁不足,隻能停留在某個崗位。淩夏也是闖過好幾道關,被挑選出來成為廠長。
之前淩夏的眼界隻局限在車間廠房,當了廠長才發現更大的空間出現在他麵前。‘聖光’利用自己關係網遍及全國的優勢,整合了幾百家企業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