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總部在亞特蘭大市,是一座建於七十年代的大型建築,叫做omni綜合大樓。這座大樓不但有的新聞中心和演播廳,還包括酒店和大型中庭美食廣場。
中庭的大屏幕上有的全球新聞報道,遊客花錢就可以進去參觀多個頻道的現場演播,看看精英的日常工作是如何操縱媒體輿論,順帶還能花錢購買紀念品。
雖然一直飽受外界關注,但這次有所不同。紐約的炸屎客公開向警方挑釁,要讓亞特蘭大的總部也享受一把‘飛翔’的滋味。
跟《紐約時報》的突然遭遇不同,罪犯提前一天做了預告,並借助紐約警局的局長之口廣為宣傳。
這簡直就是公開處刑,令人忐忑不安。
考慮到《紐約時報》的淒涼處境,可不敢掉以輕心。萬一喪心病狂的罪犯真的來搞事,這可是多年名聲毀於一旦。
畢竟沒誰願意跟‘翔’有任何聯係。
發現媒體注意力稍稍轉移,倒是《紐約時報》的高層鬆了口氣。挑釁的信件其實就是他們授意警局局長對外公開的,這招看來挺好使。
現在全美的媒體暫時丟下《紐約時報》,開始關注 會不會也有‘翔爆’的精彩一刻。這可是美帝臉麵,一旦受損就太難堪了。
24日下午的紐約警方招待會結束後,全美的記者立馬搭乘飛機朝亞特蘭大跑。他們在總部外頭架起機器,瞄準了進出人員,就等著罪犯踐行諾言。
輿論圈開始炒的火熱,八卦的討論隨之四處流傳。商業圈,官僚圈,文化圈,甚至居家主婦們都在交換彼此的意見。
“炸了《紐約時報》還能再炸,這可能嗎?”
“聯邦政府高度重視,FBI已經介入調查。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抓住罪犯,不用太擔心的。”
“作為共和黨的支持者,我非常高興的看到終於有人站出來主持正義。”
“是啊,民主黨的媒體天天都在撒謊。我非常樂意見到這些垃圾倒黴。因為他們根本不信上帝,馬桶噴糞是上帝對偽信徒的懲罰。”
“不,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再有噴糞事件了。”
麵對同行的圍堵炒作,坐不住了。他們立馬派出公關人員,召開發布會主動跟各家媒體溝通。對於可能的威脅,公關人員嗤之以鼻,斷然否認。
“我們確實收到了來自紐約警局的提醒,也跟亞特蘭大市警方做了協調。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什麼罪犯可以到來搞破壞。
總部大樓內有最好的安保措施,有全天候無死角的監控。我們收到信息後立刻對所有的排汙係統做了檢查,沒有找到任何爆炸裝置。
我們有理由懷疑這隻是一封惡作劇的信件,它甚至可能不是真正罪犯寄出的。也許隻是某個想出名的家夥所偽造。大家無需太過緊張,大可放鬆些。”
的態度是傲慢的,大意是‘我知道了,但我見多識廣,有充分準備。罪犯嚇不到我,一切沒什麼大不了的。’
準備看熱鬧的媒體對此興致闌珊,大家千裏迢迢坐飛機來就為看個熱鬧。雖說的淡然態度在意料之中,但這太過乏味了。
《紐約時報》覺著在自己擺脫一身屎之前,絕不能讓好過——大家平時都靠撒謊騙人賺錢。憑什麼這次我倒黴,你卻沒事。
不行,要屎大家一起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