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國卷 第六章 得允學於梁大人,卑賤始於肅心院(1 / 3)

話說良怡初遇明晏公主,先是驚其姿容絕豔,後有詫異其性情大氣,遠不同於眾人。因明晏居於對麵,見著便相攜去請安。

太後自明晏公主住入後,時常開懷大笑。是日,太後接過尤姑姑遞上的小蓋蠱,打開蓋喝了口茶,又指人抓些瓜子果兒的給明晏和良怡,邊笑道:“哀家總怕你們倆因年紀差得遠,而聊不來。這些日子,看著倒是和美得很。”

良怡自托盤上拾了個果子,聽到太後的話,羞澀地笑著抬頭看了眼明晏,不曾回話。

明晏公主則不接瓜果,也不抬頭,隻隨意翻著手中的書說:“上下也就我和她倆人是公主,又同住得這麼近,不和美著,難不成還得給她白眼。”

良怡聽到這話,收回眼神,將手中的果子置放回盤裏,又低下頭去絞著衣袖。

太後聽到這話,抬手指著明晏,佯作怒氣,卻是臉帶笑意地罵道:“就指你這丫頭不知禮數,說起話來也不知道分個輕重。”

明晏將手中的書合上,抬頭笑道:“在太後跟前,天琛哪裏還需要分個輕重,隻是心裏想著什麼,就說什麼。”

太後聞言也隻是搖頭笑了笑,並不曾多言。

明晏卻起身拉過良怡,說:“要讓我教她學習,真是白來教的,不若使她一同去肅心院。”

被明晏一拉,良怡心內卻是一喜。平日裏也聽人說過,肅心院是太子及有德子弟學習的地方,隻是良怡從不知自己也能一同學習,而今明晏提起,也不禁喜從心來,滿是期望地看著太後。

太後笑著對她們倆揚了揚手,歎氣道:“哀家這裏也留不住你們倆丫頭,去吧。”說完,又指了尤姑姑先去肅心院打點好,說是太後應允了的。

明晏公主走在前頭,並不多搭理隨在身後的良怡。而良怡也並無怨氣,這些日子相處下來,知明晏秉性如此,雖是肆意妄為,但也隻是率性獨立,不曾有他。

不多會兒,便見有一處獨殿,青欄白石,素雅至極,門上有一匾書寫“肅心院”三個大字,兩邊一副對聯:名滿天下不曾出戶一步,言滿天下不曾出口一字。①

良怡還立在門口,細細想著裏頭的典故,卻見肅心院內一個太監臉帶笑意地上前欠身,對著明晏公主道:“奴才見過明晏公主。”

明晏卻不曾打量他,隻繼續抬步進去,那太監便隨在身後,笑道:“梁大人時常提起公主,說公主才智出眾……”

話還未完,便見明晏停下腳步,冷眼盯著。那太監心下驚著,卻不知自己那句得罪了這個榮寵遠勝眾人的明晏公主,隻忙跪在地上。

“肅心院裏不過寥寥五人,卻無一不是頂尖的。你這話豈不是說阜國上下才子,敵不過本宮區區女流?這奴才,拉下去把舌頭給割了。”說完,便拉過驚疑不安的良怡,提步朝殿內走去,也不理身後麵如死灰被捂嘴拉走的太監。

良怡隨在明晏身後,不敢回頭看,隻顧低頭著進了殿。

剛入殿,便見明晏隨意坐在了最後一張桌,桌椅移動的聲音驚得殿內其餘五人皆回頭,先是看著低頭整理書紙的明晏,接著都冷眼看向站在門內的良怡。

良怡見狀,有些怯場地靠近了些明晏,輕聲喊道:“天琛姐姐……”

明晏公主尚未回應,前頭一句冷哼,便道:“沒想到,你居然讓她喊你天琛?”坐在最上頭的一人冷笑著打量了一眼良怡,朝明晏公主看去。

明晏公主按著桌沿,站起身,也不回前頭那人的話,隻指了兩個坐著的人說:“你們倆坐一桌,將桌子挪過太子身側去。”

“明晏!”那個冷笑的人拍桌怒喝,“你敢讓這卑賤的人坐在本宮身側!”原來這人正是當朝太子,見太子身穿江牙坐龍蟒袍,腰係紅鞓帶,麵容清俊,卻不同於明宴的不拘,反倒是孤傲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