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國卷 第十四章 宮內又賜新歲禮,側院驚闖遇明晏(1 / 3)

良怡站在門前,看著劉氏逐漸走遠,才入了房內。

雲閑正在為良怡鋪上床褥,見良怡進來便坐一邊抹淚,笑道:“好不容易才回來了,也不怕把這難得的福分給哭沒。”說著,就走上前去斟茶哄著:“公主,你歡歡喜喜的,夫人看著也高興,不是嗎?”

良怡方止了淚,接過茶捧著道:“在門口時,我忍著不哭,難不成回到房內,還不許我哭嗎?”

雲閑聽良怡雖話語不善,但卻並無怪罪之意,反倒是止了哭,喝起了茶,也就搖頭笑了笑,繼續到床邊整理。

良怡坐在椅子上喝茶,心內想道:要是自己能遲緩些回來,不這麼大排場,指不定劉氏等人會輕鬆些,也不至於非要敬茶三巡才得以輕鬆……

“啪——”

雲閑聞聲,唬了一驚,轉身發現良怡手中的茶盅已經碎落在地,急忙提裙小跑上去收拾,問道:“怎麼突然受驚成這個樣子?”

良怡卻起身朝床邊走去,不發一言。

雲閑見狀,也不敢多問,隻將瓷片放在桌上後,又趕著去給良怡寬衣。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良怡便起身喚雲閑伺候,早早地便去劉氏房裏。

劉氏剛從床上起來,一見良怡,又要跪下,良怡忙上前挽著,開口遣退了下人,連雲閑也被叫去門外。

“娘,我長久不能侍奉膝下,如今你還要向女兒行禮,豈不生生折煞了女兒?”良怡拉著劉氏又坐回床沿上,跟著便坐在了劉氏身邊。

劉氏見下人都出了外頭,又多年不曾與良怡相見,便也就任著良怡。可一聽到長久不能侍奉膝下,便也跟著回握住了良怡的手。

良怡看劉氏應承下來,跟著便笑道:“娘,私底下不與女兒拘禮就是好的,改日讓人請了大哥去,也好聚聚……二哥呢?”良怡說著便想起了昨晚上沒見到二哥,便出言相問。

劉氏拉了床上的薄毯一同蓋到良怡膝上,笑道:“德明與你大哥不同,並沒有去軍中曆練,而是喜好詩詞酒令。這次便是去了遠處,過些日子也該回來了。”

良怡一邊掖好薄毯,一邊點頭道:“二哥似周姨娘體弱些,陳家一文一武也是極好的。”

劉氏聞言,倒沒再回答什麼,而是側著身子,看著良怡笑。

良怡被這麼一看,也有些不適應,扭捏了一番。劉氏看此狀,大笑道:“娘多年不曾見你,如今多看幾眼也不樂意嗎?”

良怡聽劉氏打趣自己,非但沒羞惱,反而樂著站起身給劉氏捏著肩頭。

……

不多會兒,趙嫂的聲音就從門外傳來:“夫人,宮裏頭來人,過會兒就到府上。”

劉氏一聽,拉著良怡的手就站了起來,神色嚴肅緊張地問:“要讓良怡回宮嗎?”良怡也緊攥著劉氏的手,生怕門外就闖進來人,把她拉回宮中。

而趙嫂卻在門外笑道:“夫人多想了,聽人說,那是太後想念公主,特地遣人來打賞玩意兒的。”

劉氏舒了一口氣,看著良怡說:“趙嫂,你去讓他們也到門口候著。我梳妝後便同嵐華公主一同出去。”

良怡便喚門外的婢女進來,未廢多大功夫,就幫劉氏梳妝好了,相攜著便一同去了府門口。

府門口,尤姑姑攙著劉氏,笑著朝正堂走去,而後麵的趙嫂則將太監們抬進的禮品安排好。

良怡特意走得緩些,跟在陳德潤身側。陳德潤雙手負在身後,笑著說:“小妹,我真是托了你的福啊,竟都得到了太後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