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頂梁柱(1 / 1)

1979年的5月,山上的雪還沒有完全融化,草原上的草也還未長出新芽。木茹鄉格村的一戶農家裏,一個新生命誕生了。他是家中唯一的兒子,有三個姐姐,兩個妹妹。小男孩的外公為他取名菊美多吉。菊美,意為沒有苦難;多吉,意為藏傳佛教中的金剛法錘。家人希望菊美多吉能健康成長,並有著美好的未來。父親巴登說:“這個家,向上看是天,向下看是地,中間唯一的頂梁柱是菊美多吉。”

菊美多吉的家坐落在格村的一個山腰上,非常普通的藏式民居。在木茹鄉,農家的男孩子因為要幫助家裏幹農活,上學都比較晚。很多孩子到10多歲才上小學。9歲那年,菊美多吉開始上學讀書,冬迎雪花夏頂驕陽,每天來回要走10多裏山路。親人對他期望很高,希望他學業有成,將來能找個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養家。

菊美多吉非常愛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小學畢業後,他來到道孚一中讀中學。中學畢業後,菊美多吉順利進入四川省藏文學校繼續深造。因為底子薄,菊美多吉在四川省藏文學校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是,他有一股積極向上的精神,比別人更愛學習。幾年下來,菊美多吉以優異的成績從四川省藏文學校畢業。畢業不久,他成了縣裏的一名公務員。父親巴登曾對即將奔赴工作崗位的菊美多吉說:“去吧,孩子。犛牛追著雪山走,雄鷹迎著太陽飛。”

參加工作後,巴登覺得兒子突然長大了。巴登說:“開車外出遇到要搭車的鄉親,隻要坐得下,他都帶,病人他也不忌諱,能幫忙他都幫。”菊美多吉的肩膀上多了一份責任,心中多了一份善良和愛。

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作為一名藏區的基層幹部,菊美多吉把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雪域高原和茫茫草原。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他,心裏裝的全是老百姓,遠在格村的家,菊美多吉很少回。對於父母和姐妹,他更是很少照顧。一開始,巴登有些不理解。他問菊美多吉:“你當的是多大的官啊?忙得連家裏人都不要了?”

麵對家人的“埋怨”,菊美多吉總是耐心地給他們解釋。他告訴父親,所有的工作都上路了,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菊美多吉總是說:“我是黨的人,要聽黨安排。”慢慢地,家人也理解他了。後來,父親對菊美多吉說:“你是農民的兒子,你知道農民的苦,既然要做,就要多給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

菊美多吉的畢業證書

菊美多吉默默點頭,將父親的話牢記於心。從此,他忙碌的腳步出現在道孚這片土地上,出現在他工作的每一個地方。菊美多吉很少回家,即便很多次路過木茹鄉時,也是遠遠地盯著格村的家而不能回去。父親理解兒子的工作,平常一般不打擾,隻有遇到困難時才找他,因為,菊美多吉是他唯一的兒子,是家裏的頂梁柱。

三個姐姐中,有一個是修行者,菊美多吉與她在思想上有著很多交流。每隔一段時間,菊美多吉都要到姐姐家看望她,幫她修繕房屋,給她帶生活用品。有時候,姐姐會善意地提醒菊美多吉,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應該承擔家庭的重擔。他聽出來了,姐姐希望自己不要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每當這時,菊美多吉都會認真地問姐姐:“你修行為了什麼?”

“普通眾生,為眾生的來世祈福。”姐姐說。

“姐姐,我理解你,支持你。但是,你應該明白我們做著同樣的事情。你是為民眾來世祈福,我是為民眾的今生造福。”菊美多吉說,“你修來世,我修今生。”

這句話消除了姐姐的顧慮,菊美多吉在心靈上與她產生共鳴。姐姐明白了,菊美多吉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跟自己所做的一樣重要而有意義。姐姐給了菊美多吉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每當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都會去請教姐姐。姐姐成了菊美多吉在精神上的支柱,讓他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把全部精力奉獻在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