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牧民帶去黨和國家的關懷(1 / 1)

自2009年以來,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四川藏區組織實施了以“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和“衛生事業發展計劃”為主要內容的藏區“三大民生工程”。“三大民生工程”旨在關心藏區牧民的冷暖,讓藏區老百姓過上現代文明的幸福生活。尤其是“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改變了藏區牧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對於2008年12月上任的龍燈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的菊美多吉來說,“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工作。

牧民定居,惠及子孫後代。這是一項浩大的民生工程,對於藏區的民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它也改變了千百年來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正因為此,龍燈鄉很多人一開始不讚同這個工程。他們習慣了逐水草而居,騎著馬兒從一個草場奔向另一個草場。即便是每戶補貼幾萬元,他們也不接受定居。

最難做的就是思想工作。在以往的工作中,菊美多吉深知這一點。不過,再難也得做。菊美多吉很清楚,“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藏區牧民的生活品質,是大力推動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工程。對於藏區來說,這是一項寶貴的工程,是藏區發展不可失去的機遇,他知道自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做好實施工作。菊美多吉決定要把黨和政府的政策生動地講解給牧民聽,要把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像彩虹一樣掛在草原的天空上,播撒在牧民的心裏。

龍燈派出所院牆上的標語

菊美多吉對工作進行了梳理,把政府的大工程拆分成了一個個小環節來執行。第一個環節,就是走進不願意定居的牧民家裏,給他們講黨和國家的政策,把定居之後的好處說給老百姓聽。菊美多吉深信,隻要老百姓明白了定居的好處之後,他們就會支持定居行動。

龍燈鄉麵積380平方公裏,大山巍峨,草原遼闊。大山深處的一戶人家,一眼望去似乎就在眼前,但要真正走到家裏去,要花費大半天時間。菊美多吉憑著一腔熱情,揣著一顆熾熱之心,走進大山和草原,給牧民講政策,經常一去就是一整天。山太高,路太險,能夠開車的地方,他就坐汽車;如果汽車無法通行,他就選擇騎摩托車;如果摩托車上不去,他就騎馬。一天天下來,有時候連馬都累得走不動了。菊美多吉就牽著馬走,挨家挨戶地做思想工作。他不厭其煩地說:“下山吧,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多好的政策啊!”

這期間,菊美多吉已經生病了。細心的同伴會發現,剛剛30歲的菊美多吉似乎爬山很吃力,常常停下來大口大口地喘氣。但是,菊美多吉從不把自己當個病人,他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心為民的鄉長,他要把黨和國家的政策傳遞到每一個牧民的心裏,他要讓每一個牧民都能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