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日篇 道孚的糧倉 群眾的糧倉
隻有我們與群眾沒距離,群眾才能與我們不生分。
——菊美多吉
2010年12月,組織上考慮菊美多吉的高血壓不適合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龍燈鄉工作,特意將他調至海拔相對較低的瓦日鄉。瓦日鄉位於道孚縣西南部,距縣城18公裏,麵積141平方公裏。全鄉共有8個行政村,總人口1768人。鄉內轄3所小學校(其中1所鄉中心校,2所村小),2所衛生院,1所變電站,1所水管站。截至目前,建設了8個行政村的村級活動場所,改擴建7個行政村的通村公路。
盡管瓦日鄉在道孚縣算是發展得比較好的鄉鎮,以農業為主,被稱為道孚的糧倉,但是,瓦日鄉政府大院與其他幾個鄉一樣,簡陋、樸素,坐落在大山深處的一小塊平地中。幾座房屋,一個小壩子。這個壩子既為平時大家開會所用,也是大家的籃球場。這裏工作辛苦、枯燥,平常唯一的業餘活動就是打籃球。既為娛樂,也為鍛煉身體。
盡管菊美多吉身體狀況不好,但是,一到瓦日鄉他便一頭紮入到工作之中。不到兩個月時間,他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瓦日通”,每一個村每一戶人家,他都了若指掌。然後,菊美多吉開始著手謀劃修路、建橋,為每家每戶引進生豬仔和優良的農作物品種,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與以往任何時候一樣,他總是把每一件事落到實處,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菊美多吉在瓦日鄉工作的時間不長,但卻深受老百姓歡迎。“在老百姓中威信很高,老百姓跟他感情很深,非常信任他。”
菊美多吉曾經工作的瓦日鄉
菊美多吉在瓦日鄉做了很多讓老百姓永遠銘記的事,但是,他還有更多未竟的事業:
菊美多吉想修兩座橋,但生前隻完成了一座;
菊美多吉想引進油菜項目,讓老百姓增產創收,但還沒有來得及實現;
菊美多吉想把瓦日鄉以紮嘎神山為代表的旅遊資源推廣出去,但他卻沒有更多時間去完成心願;
……
可以想象,如果給菊美多吉更多時間,他將與鄉幹部們一起把瓦日鄉建設得更好,將讓瓦日鄉的老百姓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但是,這個世界沒有如果。我們隻能帶著遺憾,送別瓦日鄉的好鄉長。
瓦日鄉魯村的黨支部書記俄孜澤降說,2012年5月19日,正在村裏幹活的他接到了一個讓他和全村人都十分難過的電話:鄉長菊美多吉去世了!知道消息後,很多人都抱頭痛哭。他們紛紛放下手上的農活,停下正在修路的工作,前去送別他們的好鄉長。
菊美多吉去世後,瓦日鄉的老百姓都感到後悔和遺憾:“早知道,菊美鄉長從門口路過時,應喊他來吃口飯,喝口禾麻湯。”大家都沒想到,5月18日,竟是他們最後一次見到菊美多吉。
2012年5月19日淩晨,菊美多吉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後,突發腦溢血,與世長辭。美麗的雪山,將永遠記住這位把老百姓放在心窩的鄉長——菊美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