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坐在書房裏出一回神, 看了看書架子一角的鬥彩童子蹴鞠紋大畫缸, 裏麵盛著大大小小幾十卷畫軸, 不覺走過去拿出幾卷來看, 大多是工筆花鳥圖, 筆力倒還有限, 隻那落款每每令人稱奇:“瑛園寫於璽慶年乙酉蘭溪莫莫軒”, “庚戌大理莫莫軒”,“辛亥錦官城莫莫軒”……江蘇、雲南、四川,這一大家子幾乎每年都在搬家, 這些畫卷差不多可以充作旅行日誌了。其中一幅少數民族風情的畫作吸引了笑笑,茂密的樹林裏,一個黎族少女望著一隻回首的小鹿, 提名為“鹿回頭”, 寫於“瓊州莫莫軒”,居然連海南都到過了。
笑笑不覺來了興致, 索性將畫軸一一打開來看, 有花鳥, 有山水, 亦有畫著靜物的, 白瓷瓶裏是長長的鳳尾, 背景是紅珊瑚盆景,題字寫著“父於暹羅運回孔雀尾、大紅珊瑚、薔薇水等珍罕禮物”,另有題著“父於真臘國捎回沉香, 大風子油”雲雲。
這唐笑笑雖然天真單純, 但短短十二載,居然將萬水千山走遍。父親的經商之路更是遠伸向外國,除了蠻夷之地,都盡量攜妻女前往,笑笑不覺感慨:父親曾經是愛我們的,也許,此刻這愛還在。
遙想前世過往,得知父親有了小三,自己首先憤慨異常,替母親大大不值,甚至父親有悔恨之意,自己還是擋在母親麵前,衝他喊:“你背叛我和媽媽!我們家不要叛徒!”。母親亦是倔強之人,自那時起,再沒有見過父親一麵,即使對方打來電話,也都是讓女兒接。
寧折不彎。
自己活了近三十年的人生,反過來想想,這樣有意思麼?
在今天,在這個幻境一般的元龍朝,女子自立門戶也當屬不易吧,到時父母若真走到那一步,和離之後,母女兩個何去何從?難道真要回到蘭溪外公家,到時母親情何以堪?
盡快去京都,挽回一切。
“姑娘,這樟木箱子先抬進臥房可好,試穿也方便些。”織金指揮著兩個抬箱子的婆子進來,笑笑說好,並未去看那兩個婆子的臉,這幾日生怕再看見什麼熟悉的麵孔,萬一在家裏看見個鄰居阿姨或者同學家長之類的,這怎麼好意思。
一時回到臥房裏,將織金也打發走了,剩下一個人到底自在,將那樟木箱子裏的衣裳一一拿出來看,哪個女子不愛華服美衣,尤其是對古裝格外鍾愛的唐笑笑姑娘,此刻已經一掃方才的沉重,歡天喜地的對著鏡子一件件往身上招呼起來。
父親好像了解自己似的,一箱二十幾套衣裳,大多是清新淡雅的顏色:月白,丁香,葡灰,水碧……布料也不止局限於綾羅,亦有細棉,細麻,白苧等舒適衣料。除去大量提花繡花,另有少許絞纈,蠟纈,印花等花紋圖案,絞纈蠟纈即是今天的紮染蠟染,這類工藝雖說曆史悠久,但始終未成為過時尚主流,父親的店開在京都,能夠選擇這類風格的服飾,可謂劍走偏鋒,大膽嚐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