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關於春分時節的詩詞, 唐笑笑隻記得這一首。
春已過半, 如今恰是這春分時節, 雁字成歸,春草初長,合該出門迎一迎東君, 賞一賞桃花。
全家都起了個大早,還未到辰時就開飯了,今天的早飯也格外好吃, 主食是一種叫做餅餤的東西, 類似現代的熏肉卷餅,味道卻更好。
“論起來, 春遊吃餅餤也是老規矩, 有些講究的人家還要用彩綢和紅綾縛上, 垂掛於遊春的車前。”母親夾起一個切開的臘汁肉的餅卷, “嚐嚐這個。”
“最好吃的還是蜜汁梅肉的。”今天是笑笑來到元龍朝吃得最多的一次, 五種口味的餅餤如同畫軸似的擺在盤中, 食用時切成一寸窄的小卷,像花一般圍擺在盤子裏。
笑笑不覺感慨,上一世在博物館曾見到過新疆出土的餅餤化石, 便是這切成一個個小卷的樣子, 據考是唐代的隨葬點心。而清少納言在《枕草子》裏也曾記載了這種大唐美食流傳到日本的情景:主殿司的官員把像是一卷畫的東西,用白色的紙包了,加上一枝滿開著的梅花,給送來了。我想這是什麼畫吧,趕緊去接了進來,打開來看,乃是叫作餅餤的東西,兩個並排的包著。
如今竟有幸吃到了。
母親的心情也分外的好:“今日笑笑的胃口大開了,該賞那做餅餤的蕊娘。”
簪花在一旁應了,主子若不明確說獎賞的數目,按例都是賞一個月的月錢。
“蕊娘的祖上曾經在五代的宮廷裏做過押班,這做餅餤的手藝便是祖上傳下來的,”母親又夾了一塊卷了羊肉的餅餤:“一大早的風寒,吃些羊肉。這羊肉是按著番邦的法子烤了的,又加了番邦特有的佐料,別有風味。”
的確,加了香蔥的孜然烤羊肉,再卷上酥軟的餅餤,怎會不好吃!
笑笑從不記得童年吃過這樣好吃的東西,哎,曆史的遺憾,隻有回到元龍朝來彌補了。
“清明過後十日冷,這才到春分了,多帶些衣裳才是。”母親道。
“回太太,描紅姐姐給姑娘準備了兩身衣裳,另有三件鬥篷,單的夾的帶風帽的都帶齊了。”今日是染碧陪笑笑過來的,因想著過會兒便出府踏青,此刻滿眼喜色。
“也罷了,還有誰跟著?”
笑笑道:“還有描紅。我讓織金留下看家。”
慈姑在一旁道:“嫁期臨近,織金那丫頭也該靜下來理理頭緒。還有那小笛兒,今日就進院子吧,正好讓織金教教屋裏的規矩。”
母親點點頭,又對染碧道:“把笑笑出行的鬥篷拿進來我看看,可還厚實。”
染碧急忙應著去了。
一時飯畢,漱口喝茶。
笑笑穿的依然是春分那日的淺桃色上衣,換了件普藍色繡飛鳥的錦裙。普魯士藍,世界上最穩定的藍色,笑笑也不知元龍朝對這個顏色是如何定義的,更想不通元龍朝是如何用天然染料染成如此地道的普魯士藍的。
母親審視著笑笑的衣裳,比較滿意,今日畢竟要出門,不能過於隨意。又看了看女兒的發式,見兩側皆綰了小小的同心鬟,簪著一對兒帶顫須的金翅玉腰蜂,倒也別致可愛。
笑笑看看母親,隻戴著一隻祖母綠的珠釵,不禁道:“母親戴流蘇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