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金秤(1 / 3)

家宴進行到尾聲, 喝到微醺的唐起願親熱地拉著起帆的手, 一定要讓三哥看看自己那兩個寶貝莊子, 看看地裏的那些寶貝藥材。

哥兩個勾肩搭背地先行離去了。

五太太甄氏見有人離席了, 便也急欲拉著兩個女兒去向老太太請辭, 嫣然皺著眉頭低聲道:“娘何必這樣著急?幾位伯母怕是還要陪著祖母打一會兒麻將牌呢!”

五太太沒有好聲氣:“今兒是你舅舅的四十整壽, 咱們沒趕上午宴就已經缺了理, 等到太陽落山才去,那像個什麼樣子!”

嫣然卻也敢說話:“如今趁著三伯父回來,娘該勤往三房跑著些, 順便打聽打聽父親的事情。娘的布鋪由三房供著貨,便是那新開張的點心鋪子,也俱是五姐姐的主意……”

“這都什麼時晌了, 你還有空閑說這些有的沒的。”五太太是恨鐵不成鋼的口吻, 責怪女兒不理解自己,又嫌這些‘小白眼兒’與外家不親, “從小到大, 你吃了你舅舅多少豐糕?”

莞爾聽了, 不免接口道:“今日一大早, 娘不就派人給舅舅送上賀禮了麼?融了咱們家那麼多的金子金釵, 給舅舅打了一杆金秤, 這還不行?”

提到這金秤,莞爾就有些煩躁,雖說隻是個小小擺設, 但五房現在是個什麼田地?父親的生意賠了大錢, 母親的點心鋪子剛剛起步,還沒開始真正賺錢。何必強出這個頭,就為了博得舅舅舅母高興?

除了重要場合,自己平日裏戴的金簪子金鐲子,母親都偷偷給換成了鎏金的,黃金唐家的女兒戴著銀鎏金銅鎏金的首飾,說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若是為了父親那邊的事兒節衣縮食倒也罷了,偏偏是隻為了給舅舅的壽宴錦上添花!自己從小到大,除了吃他幾個豐糕,沒有見過他半點好處!

父親的生意在朝鮮出事兒的時候,舅舅和舅母倒是經常來家裏,陪著母親著急,給母親亂出主意,卻沒見他們拿出一兩銀子來接濟,舅母還瞪著眼睛罵唐家的二房和四房不出來幫忙,說什麼真出了事兒就看出遠近來了。

莞爾一生氣,右眼皮兒就是一陣猛跳。此刻,娘三人正在老太太的東稍間,皺著眉頭竊竊私語。莞爾望著紫檀隔斷之外,東次間裏的錦繡熱鬧,隻覺得那是另一個世界的事——她們穿的戴的,都是赤金;她們的外家,都是高官、大商賈、書香門第……莞爾一聲歎,捏緊了祖父給自己的紮染荷包,多希望裏麵的兩個小人兒是金子打的,這樣母親就不敢輕易把它融了。

嫣然歎了口氣:“今日的家宴上娘真該給三伯父敬個酒的,畢竟三伯是爹的長兄,借著三伯為爹解圍這件事兒,娘去敬個酒理所應當。”

五太太表情有些不自然,嫣然所提的敬酒之事,自己也在心裏躊躇過,想了想又作罷了,畢竟弟媳婦給大伯子敬酒,有些抹不開麵子。但此刻聽閨女一說,又明明是件順理成章的事兒。

五太太絞著手裏的帕子:“大人們的事兒不必你們操心。”

甄氏咬了咬嘴唇,望著今日屋子裏的一團熱鬧,恍惚想起了自己成親的那一日,穿著喜服戴著鳳冠,拉著哥哥嫂嫂的手,哭得泣不成聲。哥哥一個五尺漢子也落了淚,發誓要振興甄家,一定要讓妹妹有個體麵的娘家。自己也含淚說,等哥哥四十壽辰那一日,定要打一杆金秤給哥哥做壽禮!

如今自家的點心鋪子有了起色,等起升回了京,以後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但兄長的四十壽辰卻隻有這一回,錯過了就再沒有了,如今不過是挪用了日後的一部分錢財,但那虧欠兄長的後悔藥,卻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自己的點心鋪與哥哥的豐糕鋪子,雖然賣的點心不同,但也算是同行,兄妹倆不知不覺竟成了同行冤家!兄嫂雖未說過什麼,但自己每每想起,都覺得虧欠娘家的。

這一回,本想著風風光光地為兄長祝壽,誰知竟也不能如願,甄氏深深歎了口氣。

嫣然也不再言語,細長的眼睛看向窗外,石榴花開得熱熱鬧鬧,遮了半扇窗子,此刻那紅彤彤卻有些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