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皇上、皇後和淑、德、賢三位皇妃駕到。眾人忙起身叩拜。應天帝龍顏大悅,一開始便宣布了個天大的好消息,竟是北燕國主駕崩,兩國戰事將止。眾人聽了自然再次三拜九叩,直呼天佑大周。應天帝免了諸多繁瑣禮節,讓皇室宗親臣工家眷暢飲同歡不醉不歸。筵席間頓時熱鬧起來。
文錦原想一睹天顏,無奈目之所及正有立柱遮擋,皇上皇後的容顏瞧不真切。倒是側坐的德妃和淑妃能看個分明。隻見德妃天庭飽滿,雙眸炯炯,說不上多麼美麗出眾,卻自有一種平和大氣,讓人見了心安。而她上首的淑妃則極為明豔,烏眉紅唇,桃腮杏麵,看上去不過三十多歲。卻是如今風頭最盛的靖王爺的生母。靖王爺南征北伐,屢立戰功,他的母妃自然風光無限。如今北燕之戰又得天助,淑妃笑得桃花滿麵,舉手投足更顯自信傲慢。
德妃執酒起身向皇上皇後謝恩。應天帝親走下兩步與她比肩共飲。文錦這才瞧見皇上真顏,隻見他濃眉闊目,棱角分明,一身金色龍袍,英武挺拔。鬢角雖有些灰白,身形也微微發福,依然難掩帝王霸氣。帝妃二人對視一笑,情意綿綿,竟讓文錦眼睛一熱。都說君王薄情後宮絕愛,可眼前一幕卻讓她想到‘伉儷情深’四字。
帝妃對飲之後,壽宴正式開始。隨著輕歌曼舞,大家觥籌交錯,把酒言歡。真情實意也好,虛與委蛇也罷,暫且隨酒下肚,一時間場麵熱烈其樂融融。
酒足飯飽,殘席撤去,新鮮瓜果一一呈上,李瑞淵突得起身請命,要為德妃娘娘獻上一段劍舞助興。此話一出,筵席裏又私語竊竊,不少天真少女見他模樣俊俏,氣質風流,具是紅了臉麵。文錦聽有人叫他岐王,才想起他是皇上最風流多情的十三子。據說府上嬪姬無數,偏偏不立王妃,有妄想妃位者,一律逐出門去。這般輕浮薄情,偏偏引得無數女子趨之若鶩,真真怪事。
因著皇帝駕前不可亮刃,李瑞淵以玉箸代劍,一招一式舞動起來。文錦看了一會兒,終知他為何吸引女子。相貌英俊,身形矯捷,身份尊貴不說,認真起來自有那麼幾分魅惑。若這等男子深情款款,信誓旦旦,難保不被蠱惑動心。
李瑞淵覺著表演夠了,一收招式,頑童一般笑嘻嘻向德妃娘娘討賞。德妃笑著拿起石榴壽果砸去,他爽快的接住,撥了一把石榴子就往嘴裏塞,還直說好甜好甜。逗得德妃忍俊不禁,皇上開懷大笑。由他開了先例,皇室宗親文武百官也都放鬆起來,有獻壽詞的有編笑話的。眾人都樂,唯有李瑞淵直翻白眼。
誰想看一群五大三粗的男人耍寶。他惦念的是這些赴宴的美人們,想看看是否有出彩的好收藏入府。當然也要幫七哥李瑞溟把把關,免得他再娶個蛇蠍女人回去。
沒讓他久等,一個十六七歲的嬌俏少女起身叩拜道:“陛下,臣女劉青鶴願為德妃娘娘獻舞,祝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還望陛下恩準。”
應天帝笑問:“你是誰家女兒?”
征遠將軍劉崢忙上前跪地:“微臣幼女,莽撞無禮,請陛下恕罪。”
“哦,愛卿平身。她為德妃賀壽何錯之有?況且小小年紀不懼這般場合,有愛卿當年之風,真是將門虎女啊。哈哈,劉青鶴,你且舞來,朕恩準。”
劉青鶴嫣然一笑,抬頭望了李瑞溟一眼。偏偏這一眼被李瑞淵逮到。他扭頭笑道:“七哥,這劉青鶴是為你而跳啊。哈哈,你跟劉家還真有緣。征遠將軍和兵部尚書是同族兄弟,不若你再做一回劉家女婿?”
李瑞溟笑意淡淡,“十三弟,你舞劍,她舞鼓,剛好相配。”
李瑞淵一愣,隻見台中女子已配上紅色腰鼓翩翩起舞。她腳步歡快,鼓點精準,一抬頭明眸如星,一揮手藕臂如玉,一旋身細腰若柳。紅裙似火,像跳動的火焰,一下子點燃了台上台下。眾人忍不住歡呼叫好。
“劉青鶴……”李瑞淵目光如炬,“若是把她收藏入府……有何不可……”
一舞完畢,應天帝讚不絕口連說好看,當即賞賜宮綢一匹。
劉青鶴氣喘著謝恩,回眸深看李瑞溟一眼退下場去。
李瑞溟眉頭微皺,輕抿一口香茗暗歎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