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回:清雅善懷兼解語(下)(1 / 1)

於是,一眾人紛紛賀壽獻禮。皇上敬獻上趙山品的《八達春遊圖》,太子宇文向我獻上親手書寫的“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對聯,太後原本疼惜兒孫,自然讚不絕口。

接下來輪到後宮妃嬪賀壽獻禮。熠熠春光之下,皇後的玳瑁嵌米珠團壽指甲套越發顯得猩紅,如同流瀉而下的滴血一般。她從宮女手中接過一個雕刻著鳳凰銜珠花紋的錦盒,打開盒蓋,滿麵堆笑道:“母後,今日賀你大壽,臣妾特意遣人尋了這件晚煙霞雲錦如意珍珠衫送給母後作為賀禮,這珍珠衫雖然不似皇上賜給玉妃的碧水芻紗珍珠衫一般名貴,總算是臣妾的一番心意。”

皇後話中所指,矛頭隱然指向了我。顯然還是在為皇上不曾把碧水芻紗珍珠衫賜給她而耿耿於懷。太後微微一笑,示意宮女收下,道:“皇後有心了。”

緊接著,容妃、辰妃、錦繡分別向太後敬獻了攢金絲彈花軟枕、翡翠紋鴝鵒眼端硯和青花底龍紋琉璃花樽,太後都點頭收了。

輪到沈玉笙賀壽獻禮,太後與三妃都瞧著她,各懷心思。誰都知道沈玉笙出生低微,她入宮時曾經遭到皇太後力阻,自然是人人都巴不得看她的笑話。

沈玉笙卻是不慌不忙,雙手撐著羅裙,迤邐而行,走到皇太後麵前,盈盈下拜,不卑不亢說道:“恭祝太後娘娘壽與天齊,仙福永享。臣妾初入宮中,不知道太後心意。唯獨明白人心向善,佛法無邊之理,特意抄了三卷經書《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和《大光明經》三部經書,獻給太後娘娘,希望可以佛光普照,庇佑我朝,庇佑太後娘娘鳳體安康!”

皇後傅粉的麵上,已經露出不屑之色。太後速來喜愛奢華鋪張,恨不能將天下寶物盡納己用,區區幾本經書,又豈能入得了她的法眼。她與其餘三妃冷眼旁觀,靜等沈玉笙如何出醜。

卻沒想到,太後原本已有些倦怠之色的臉上,露出一絲喜悅之情,眼中亦露出幾分寬厚之色。她笑道:“玉妃入宮,哀家原有諸多成見,如今見到,卻是落落大方又寬厚仁慈,心係哀家與大康,皇上果然不曾失了眼色。雪夷,你去把哀家那對雲紋燒藍鑲金花細取來,賞賜給玉妃吧。玉妃抄寫的佛經,皇上就代哀家供奉於京城的三大佛寺,為我大康和皇上祈福!”

原來自從太後大病一場後,身子一直孱弱不息,她深感人生在世,身外之物再重要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倒是不如多積一些功德,令佛祖庇佑,福蔭子孫。

皇上揚起臉,眼中諸多嘉許之色,笑道:“兒臣謹遵母後吩咐。”

沈玉笙款款退下。悠揚的絲竹和曲樂聲飄然而至,聲聲悅耳動人。她落回座位,輕輕一仰頭,猛然瞥見上元殿一角碧水色的琉璃瓦,閃耀著流光疊翠一般的光彩。她心念微動,隻覺著一切都有了一個極好的開始,離她想要的,一步一步的近了。

太後壽辰家宴過後,皇上對沈玉笙越發的愛憐起來。承恩沐露車折折的車輪聲,日日黃昏時分,歸雁披霞之際,按時來到翔鸞宮的宮門外。皇上的賞賜,大益發的多了起來。無論是古玩首飾,還是綾羅綢緞,沈玉笙得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隻是這一切,都不能打動一顆肅殺而冰冷的心。日日夜夜躺在琉璃枕上,午夜夢回,她都會見到大片大片的鮮血,如同熊熊的焰火一般肆意蔓延流淌,灼燒著她血紅的眼睛。她苦苦掙紮在這一片無邊無際的血海之中,慢慢的陷落進去,不能呼吸也不能叫喊。

這是熊熊燃燒永不能熄滅的仇恨之火,這是遍地流淌的鮮血堆積成的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