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滅亡原因(2 / 3)

宋代也是科技文化的繁榮時期。尤其是聞名於世的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三大發明,開發和應用主要是在這個階段。

北宋由於一建國即推行「強幹弱枝」政策,到了中期便造成積貧積弱局麵:對外軟弱無能,屢受外敵進侵;對內吏治敗壞,冗官冗吏充斥。有識之士深以為憂,遂生改革弊政之議,以扭轉危機四伏的局麵。北宋改革影響最大的是宋仁宗時期的慶曆新政和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但兩次變法維新卻屢遭保守朝臣及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均以失敗而告終。北宋逐步走向衰亡。

宋徽宗在位時期是北宋王朝最腐朽黑暗的時期。眾多的農民傾家蕩產無以為生,紛紛起事反抗暴政。其間以方臘、宋江先後領導的農民起義影響最大。以山東梁山泊為據點的宋江農民起義,轉戰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北部一帶,並屢次打敗官軍。最後宋江等被朝廷招安,宋徽宗因素愛奇石玩好,時常在民間搜刮珍寶,並用大船運回京,每十船組成一綱,稱為「花石綱」,許多百姓因而家破人亡,東南地區的杭州一帶受害尤烈,終於激起以方臘為首的民變。朝廷不斷派重兵鎮壓,均未成功。後來改派被招安的宋江隊伍參與圍剿,才於宣和三年(1121年)消滅起義軍,方臘被俘並於同年八月被處死。宋末農民起義雖然都歸於失敗,但卻大大地動搖了宋室的統治。

與此同時,北方女真族所建的金國崛起。宋室為了收複燕、雲諸州,便聯金滅遼,但其虛弱也為金國所洞悉。就在滅遼的同一年,即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兵分兵兩路大舉南下侵宋。東路大軍由斡不離指揮,西路則由粘罕指揮,共同進攻太原。此時,宋朝的局麵已經大亂,徽宗迫不得已將皇位讓於太子趙恒,是為宋欽宗。寄希望於能改善局麵,抗拒金兵,以扭轉不利局勢。此時,金兵已到達黃河岸邊,直迫宋都開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軍隊在丞相李綱的指揮下,擊退了金軍,暫時製止了金國的南侵,但由於徽、欽二帝的無能,一心想和金國求和。他們先後答應割地賠款給金國,又罷免了李綱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無忌憚。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軍攻陷汴京。靖康二年(1127年)春,金廢宋帝為庶人,立宋臣張邦昌為皇帝,國號楚。至此,北宋王朝宣告滅亡。其間共曆七世九帝,享國一百六十八年。

北宋皇帝

太祖趙匡胤(927-976)960年稱帝,在位17年。 父趙弘殷,匡胤從小喜習武藝,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統一全國後,建立新的軍事製度,加強中央集權。976年卒。廟號太祖。

太宗趙光義(939-997)976年即位,在位22年 趙光義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後繼續太祖未完成的統一全國的事業,978年吳越王投降,979年,北漢王投降,但在兩次與遼國的作戰時,均遭受慘重失敗。也開始了宋朝與外族作戰屢戰屢敗的曆史。

真宗趙恒(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 真宗趙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學”,前期頗勤於政事。但在軍事上卻無所作為,不顧寇準等反對,與遼國議和,簽定“澶淵之盟”,每年向遼國進貢。另外,宋真宗時,發行“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仁宗趙禎(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歲,由皇太後垂簾聽政,1033年親政,仁宗“好近女色”,軍事,政治均無大作為,與西夏交戰戰敗,起用範仲淹變法也失敗。死於1063年,廟號仁宗。

英宗趙曙(1032-1067) 1063年即位,在位5年 宋太宗曾孫,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因仁宗無子,被立為皇太子,仁宗死後即位。英宗“有性氣,要作為”,提倡簡樸,隻是在位時間過短,死於1067年,時年36歲,在位5年。

神宗趙頊(1048-1085)1067年即位,在位19年 英宗長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變法,新法推行了十幾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下,於神宗死後廢除。神宗在位時,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通史。

哲宗趙煦(1076-1100)1085年即位,在位15年 哲宗趙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時10歲,由祖母宣仁太後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將王安石的變法盡行廢除。哲宗死時25歲。

徽宗趙佶(1082-1135)1100年即位,在位26年,1125年傳位給欽宗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後,無子由哲宗弟趙佶繼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敗。在位期間,爆發了諸如宋江,方臘等農民起義。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傳位於其子趙恒(欽宗),自稱太上皇。1127年為金兵俘虜北去,死於五國城(1135)。 宋徽宗是一個敗國皇帝,但卻是一個藝術家和書法家。,他工畫花鳥,書法首創“瘦金體”。

欽宗趙恒(1100-1156)1125年即位,在位1年,1127年被金兵俘虜,1156年被殺,終年57歲 徽宗長子,宋欽宗即位後“聲技音樂,一無所好”,頗有振作之意。殺或貶蔡京,童貫等奸臣。任用李綱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殺,終年57歲。據說現在的黑龍江赫哲族,就是徽,欽二宗的後人。

北宋的文化

北宋年間,雖然戰亂連連,但由於其統一了全國的大部分地區,使得有一些地區相對安寧一些,故而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都有了明顯的進步,作為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版印刷術,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此外,由於戰爭的需要,在宋朝時火藥被首次應用於軍事。西方各國的現代戰爭武器正是由於北宋年間經由西亞各國傳播的火藥製造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科學,宋在文學藝術方麵,更是名人輩出。宋朝的科舉製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發展的空間。其中,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範仲淹、司馬光等人,而宋朝的詞作品也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它與唐詩並成為我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瑰寶。在繪畫、書法藝術上,當首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通過描繪汴京的風物,使近六百人躍然紙上,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不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