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朝堂大辯論1(1 / 2)

早朝,文德殿。

文武大臣匆匆上朝麵見皇上。

蔡京一改往日的步履蹣跚,快步向大殿走去,急行幾步,來到刑部尚書吳中信身邊,打招乎說:“吳尚書早。”

吳中信年約六十,與蔡京一樣也是朝中原老級的人物,但他的官階與蔡京相比差了一些。吳尚書見是老太師,立即轉身回禮,“太師早,這幾日朝中無事,太師還是多在家休養為好。”

“是啊,朝中無事,但聽說京城卻發生一件大事,弄得滿城風雲。”

吳尚書肅然起敬,正色說:“請太師指教。”雖然吳中信與蔡京並無深交,但敬重他為官之道,所以聽他一說,立即正色,請他指教。

“哈,吳尚書慢行兩步,否則老夫跟不上。”

吳中信會意,立即跟在蔡京身側,慢慢向大殿走去,他知道蔡京想避開其他朝官。

蔡京從袖子裏抽出一張宣紙,遞給吳中信,“吳尚書可以慢慢看,這是老夫從一份街頭小報摘抄的內容,說有個鄧縣的女子到開封府狀告陳駙馬,告他薄情寡幸,忘恩負義,殺人滅口,欺君犯上。吳尚書身為刑部長官,掌管天下刑獄,如果被他人先行稟報皇上,顯得吳尚書信息不暢啊。”

“多謝太師指點。”吳中信急忙打開小報,快速閱讀上麵的內容,臉上神色忽喜忽憂,變幻不定,最後興奮異常,追問,“還望太師賜教,這宗案情是否屬實。”

蔡京不悅的說:“老夫怎麼會騙你刑部尚書,如果你不敢稟奏皇上,老夫就要越權進柬了。”

“請太師不要見怪,這件案情太過重大,下官心有疑惑,既然太師指教,下官感激不盡。”吳中信連連給蔡京行禮賠不是。

此時,朝中大臣都已進得大殿,誰也沒有注意蔡京與吳中信二人的舉動。

趙佶登坐龍椅,眾大臣三呼九拜。

今天的國家大事就在殿上議論開來。

就象往日一樣,一些大臣提出無關痛癢的奏折,皇上很快批閱處理。

眼看朝中大臣無人奏本,趙佶倦意上來,想早點退朝。昨晚與後宮貴妃玩得太盡興,此時精力還沒有恢複過來。

刑部尚書吳中信上前奏本,“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趙佶漠然說:“吳愛卿請講。”

“微臣昨天到府外視察民情,偶然查獲一宗大案,此案事關皇上聖威,微臣連夜搜集案宗,好早朝呈給皇上。”吳中信倒會邀功,把蔡京整理的案情都歸功於他個人。

“什麼案情會引得刑部尚書當麵奏明朕,你先給朕說說大概。”

王黼看到吳中信奏本,說有重大案情稟報皇上,臉上開始變色,他心知駙馬案終究沒有壓製下來,案情開始激化。

吳中信展開案卷,朗聲念:“駙馬爺薄情寡幸,弱女子拚死上告。鄧縣民女秦紅芍狀告新科狀元、欽點駙馬陳世偉三宗罪,一宗罪是玩弄少女情懷,當日說得山盟海誓,過不幾日就忘得一幹二淨,另結新歡;二宗罪是謀害親子愛妻,明知昔日戀人已經身懷重孕,雖無明媒正娶,但已有夫妻之實,為了攀附權貴,狠心謀害愛妻及親子;三宗罪是欺君犯上,明知鄧縣有一位戀人在等待,卻欺騙皇上說未曾婚配,騙取皇上信認,欽點駙馬身份。民女秦紅芍懇請青天大老爺為民申冤,為民請命,嚴懲薄情寡幸謀妻子欺君犯上的陳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