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最終審判2(1 / 2)

趙佶強忍住心中的怒火,他對李綱憎惡的極點,但不得不承認,他的話並非沒有道理,隻是此時此刻,他需要的是完全臣服,任何大臣也不能違背他的意願,“李綱,你既然認可朕是一國之主,是萬法所係,朕現在要是取下你的功名,你可心服?”

李綱雙膝跪下,雙手摘下頭上的官帽,平放在胸前,平靜的說:“微臣為官多年,時刻把烏紗帽捧在手中,日日端詳,這頂官帽是皇上所賜,是皇上對臣子的信認。臣每次審理案件,都要捫心自問,臣是否是秉公執法了,臣是否維護國法尊嚴了,如果臣問心無愧,臣才敢把官帽安安穩穩的戴在頭上,如果哪一日臣沒有秉公執法,而是徇情枉法,臣會自願把烏紗帽呈給皇上,求皇上治罪。臣審理案件上千起,至今沒有感到無心有愧。皇上今日如要收回臣子的烏紗帽,臣立即呈上,但是臣隻有一句話,自皇上賜給烏紗帽至今,這頂烏紗帽依然清新如楚,沒有受到絲毫玷汙。”

李綱的一雙虎目布滿血絲,那是他連夜審理案宗熬夜的結果,幾點淚花在他眼中泛起,令他眼神異常明亮攝人。

這才是耿直的大臣啊,趙佶感到一陣心痛,不錯,他是一個風流輕佻的君王,但他不是一個昏庸無度的帝王,他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奸,什麼樣的行為是忠,李綱這樣的舉動,正是一個耿臣的表現,可是,你為什麼不能變通一下,非要揪住朕的駙馬不放呢,如果朕任你處置駙馬,瑗瑗向朕哭鬧朕該怎麼辦呢?

趙佶的臉色在陰晴之間轉換不定,最後,拂袖離開,留下一句冷冷的話,“你們都給朕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向朕彙報!”

趙佶剛退到後殿,隨侍的太監立即傳喚蔡京過去。

蔡京早就擦亮眼睛,等著皇上的召喚,聞聽太監傳話,立即快步追上趙佶。

蔡攸又嫉又恨的看著父親,雖然他跟皇上玩得非常親近,仍比不了父親跟皇上多年的交情,遇到大事難事時,皇上還是先想到父親。

見皇上離開,群臣開始議論開來。

王黼一方猛然攻擊李綱和吳中信等人。

陳挺楷虎目含淚,大步走到李綱麵前,威武而憤怒的瞪著他,生氣的說:“李大人,老夫隻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與西夏的征戰中致殘,至今癱瘓在床不起。陳世偉是老夫的小兒子,老夫年老之後全靠他在身前盡孝。老夫如果在哪裏冒犯過李大人,老夫在這給李大人陪禮,還請李大人高抬貴手,放過犬子一馬。”

李綱也衝陳挺楷還過禮,從容不迫的說:“陳都檢見怪了,你我都是國家重臣,都是為國盡忠,陳都檢從沒有冒犯過下官之處。陳駙馬一案,事關國體聖威,並非你我之間的個人恩怨。下官身為大理寺卿,事事以審案維法為重,陳駙馬違犯了朝綱國法,理應受到法律嚴懲,所以請陳都檢明白,並非是下官跟陳駙馬過不去,而是大宋刑法跟陳駙馬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