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李彥高升(1 / 1)

政和八年,夏。

皇城,福寧宮。

王貴妃的病情突然加重了。

愛女瑗瑗還未過門,未來的駙鄧就被斬首,美麗可愛的天之嬌女頓時變成令人可憐的小寡婦。

王貴妃受不了這個打擊,稍有好轉的病體立即陷入迷危狀態。

聽到太醫的急報,趙佶立即放下朝政,來到看愛妃。

“愛妃,朕來看你了。”趙佶坐在床邊,握住愛妃冰涼的小手,動情的說。

王貴妃睜開秀目,看見趙佶看她,一顆熱淚從眼角滾落,“皇上,臣妾恐怕不能再服侍皇上了。”

“不要嚇唬朕,朕不需愛妃離開朕。”

“朕妾也不想離開皇上,隻是,臣妾恐怕無福消受了。臣妾走後,望皇上能善待楷兒他們。”

“愛妃放心,朕貴為天子,天下任何事情也能做的,隻要愛妃能開心。”

“有皇上這句話,臣妾走中路上也放心了,唉,隻是可憐了瑗瑗。皇上,臣妾始終有個心結,為什麼那日你會授權李綱判刑。”

“愛妃,一想起那日上朝,朕又矛盾又痛苦。那天,太師曾給朕說了一席話,他說,李綱做的對,皇上為萬法所係,刑法為皇上懲治暴徒,民法為皇穩定民心,役法為皇上增強國力,稅法為皇上豐盈國庫,皇上的聖威和尊嚴是一切法律的基石。如果皇上的威信可以任人踐踏,那麼將會朝無朝綱,國無國法,江山社社稷會陷入混亂無序狀態,大宋的萬世基業將會遇到危機。所以,太師說,個人私情事小,江山社稷事大。可歎朕空有天大權力,卻不得不下旨懲辦駙馬。”

“皇上,太師說的對,李綱也做的對,隻要能夠讓江山社稷萬世長存,個人的幸福算不得什麼。聽皇上這席話,臣妾才真正放心,皇上懲治駙馬並非是不疼愛瑗瑗,而是以江山社稷為重。皇上,臣妾如有幸進入天界,臣幸依然天天為皇上掛念。”

王貴妃說完這些話,小手一軟,溘然長逝。

“愛妃!”趙佶終於哭出聲來。

趙佶是性情中人,王貴妃曾給他帶來許多樂趣,早已在他心中留下深厚的感情。

福寧宮中哭聲一片。

王貴妃親生的三子三女都跪拜在生母的床前,

三子是益王楷、莘王植、陳王機,三女是康淑、順德、柔福帝姬。

柔福帝姬一身孝服,嬌美的臉蛋早已哭得梨花帶雨。

陳駙馬被斬首的當天,柔福帝姬就已披上孝服,皇上已親口許諾把柔福帝姬嫁給陳世偉,皇命一出,柔福帝姬就已視同出嫁女,她為亡夫披掛孝衣合情合理。

駙馬剛死,生母又撒手西天,可憐的嬌嬌女跪在母親床前,哭得象個淚人似的。

益王趙楷是長子,領頭給母親跪拜,流淚說:“皇娘,請你放心,兒會看好弟弟妹妹,隻要有你楷兒在,誰也不能欺負你的兒女。”

依宋朝帝製,王貴妃死,下葬在城西鞏義宋王陵。

柔福帝姬失去生母,更加讓趙佶寵愛,除了疼愛之外,趙佶還對這個女兒有份愧疚之情。

大太監李彥因獻寶石有功,再加上他能言擅辯,討得皇上歡,被賜封為西城括田所總監。

作為內侍太監,他們都有兩大願望,第一個願望是在宮內討得皇上、皇後或愛妃的歡心,被提升為宮中總管或大總管;第二個願望是被皇上賜封為朝官,委派到宮外做具體的事情。第二個願望可以說是所有太監們的終極願望,所謂伴君如伴虎,不管這些太監如何得勢,在皇上皇後和貴妃麵前,他們永遠是低人一等的下人,每日要哈頭彎腰,讒言媚語,生怕一不小心惹惱了主子,而委派到宮外做官則不然,到宮外,他們就變身為太上皇,當地的官員不論幾品見了他們無不禮讓三分,在皇上看不到的地方,他們可以為所欲為,毫無顧忌。如果能在任上做出一點成績,獲得皇上的讚賞,他們會提升為更大的官,得到更大的權限,在地方上更是成王成霸,作福作威。

童貫在西北監軍多年,靠不不朽軍功晉升為武職的最高階樞密使,並在城內置下豪宅大院,添置仆從使女,享受朝中權貴們同樣的優越生活,是宮外太監最大的官職,也是所有太監們都渴望學習的偶像。

李彥得到西城括田所總監的委任,心情異常興奮,決定提拔對他有恩之人,首先想到獻石有功的韓希文。對於韓希文現在的處境他也清楚,既然韓希文已經淨身,封官加爵已是不可能,唯有帶他入宮,讓他在宮裏享受享受才是最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