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天下奇地,蜀國雖主修行武道,但是其他偏道也占有了很大的一部分。毒之一道,蠱之一道,控獸一道等等等等,各種偏道在蜀國盛行,使得蜀國披上了一層異樣的色彩。
而蜀國被稱為天下奇地,並不是因為如此,而是因為蜀國產奇物,各種奇花異草,靈樹聖枝,天下聞名之靈物盡可在蜀地尋覓的道。正因如此一道在此壯大,正因這一道蜀國可得以屹立於文武大陸。
這一道便是醫者一道,又稱煉藥一道,天下強者想要獲得強悍的實力,除了吸收天地精華外,靈藥也是途徑之一。星輝月華主要為衝破境界的桎梏,但並不是說他不能提升實力,隻不過星輝月華內蘊厚重卻少之又少,遠沒有陽產生的靈氣來的磅礴,所以都是用星輝月華來突破境界。
而靈藥卻和星輝月華有異曲同工之妙,天下靈物有靈氣孕育,同樣也有星輝月華孕育,隻不過星輝月華少之又少,這樣的靈物練成的靈藥更是屈指可數,但是並不是說它不存在。文武大陸的強者無數人效忠蜀國為的就是這些靈藥,以求突破境界變得更強。
靈藥的外賣給蜀國帶來了巨大的利潤的同時,也使其得到了足夠的威望,畢竟一個國家靈藥的數量左右了一部分人實力的強弱。如果和蜀國交惡,使其靈藥停止對其售賣,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而且蜀國通過靈藥可以獲得其他大國支持,敵國難以對他造成威脅,因而使其始終佇立在文武大陸。
齊國,這個天下讀書人的聖地,有著文人的聖級殿堂,文府。文府由齊國文之大家所創,因齊國本就是文之大國,再加上曆代文之大家的發展,一步步文府成為了天下文人的聖地。
天下無數的學子慕名而來,有的隻是為了聽上一堂課而已。
這天下文人的聖地,同樣驅使著無數的強者前來,因為這裏文風甚盛,文學大家不計其數,隻要答應他們的條件,突破境界指日可待。哪怕沒有人理會自己,隻要效忠文府數年,達成文府的要求,文府自然會派文學大家助自己一臂之力。
即便自己達不到文府的要求,得不到文之大家得幫助,隻要在文府裏看家護院也是好的,因為這裏是天下文人彙聚之地,吟詩作賦那是必不可少的,而其叩合天道喚來了星輝月華自己雖然吸收甚少,但是與外界相比這濃度也是難以想想的。
雖然這條路看似漫漫無期,但對於沒有背景的武者來說,起碼比星輝月華靈物煉製的靈藥要來的真切。所以天下人無論武者還是文人,學府都是其彙聚之地。哪怕是武山的出來的強者加入學府的也不在少數。
但與武山不同的是,學府完全由齊國掌控,可以說學府就是齊國的一部分。以學府的實力足以自成一派,是各國忌憚,更別說再加上一個齊國了。
再加上文之一道最講究忠君愛國,尊師重道,學府的子弟更是如此。可以說學府彙天下英才於一派,傲視天下。但齊國素來不參與戰爭,國內的軍隊也是少之又少,但即便如此,各國也不敢冒犯齊國,各國君主對齊王都是禮待有嘉。
如果說對待齊國的態度最為冷漠無非就是燕國了,燕國位處大陸中部,與多國接壤按道理來說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但是事實恰恰相反,燕國創立於何時已經不可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比外四國與內四國還要早。
相傳大陸原本是由燕國一統的,燕國將大陸分九州而治,九位不同的皇親國戚共同執掌天下。在那個一統的時代,燕國就如同一隻沉睡的巨龍,無人敢觸其胡須。
但在後來不知何種原因,燕國主動放棄大片的土地,九州執掌全部回到皇城固守大陸中部。並昭告天下,除大陸中部外各地不再為燕國國土,強者自可畫地稱王,燕國不再過問。燕國的昭示傳遍天下,立即引起了天下的震動,至此戰國的序幕緩緩拉開。
在戰國時期,各州的大家族無不想奪得一片江山稱王稱霸,戰亂紛爭持續了近百年,各大家族的實力被大大的消減,各個州的勝負已經明了,在除了中州以外的的八個州,各有一個家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建立了新的王權。
但因各大家族消耗過多難以再戰,所以天下就此平靜下來,這八個國家就是現在的外四國與內四國。
在八國確立天下歸於和平之後,文武大陸上的各國在隨後的幾百年間休養生息,各自的國土越發穩固,文武大陸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各國也因和平越發的繁榮,尤其是魏國。魏國經過百年的恢複,又經過司馬一氏三代權相的治理,已經越於八國之上成為八國之內內最強的國家。
因為實力盛強,所以當時的魏王目空一切,行事霸道,根本不把其他諸過放在眼裏。但即便如此,當時的魏王依舊不敢動看似沒什麼特別的燕國。因為他知道燕國這麼久的傳承,哪怕已經衰敗也不是自己可以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