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府,寧國六府十七州之一,地處寧國中心,背靠寧國第一大河——清河,車馬船舶彙於此而散向四方,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蘇長生此時正站在太守府門前的廣場上,身邊有一二十個年歲相若的孩童,皆是滿臉嚴肅,目不轉睛直直站著。唯他自己左顧右盼,對四周顯得無比好奇。
離家已有半月,一路乘馬車緊趕也不過三日前方到,堪堪沒有耽擱。這半月倒從四伯那裏學來不少規矩禮儀,雖然他並不喜歡。
今日便是挑選伴讀的日子,蘇長生換了一身青白色綢衣,頭發小臉都洗得幹淨,整個人莊重幾分,顯得更是漂亮可愛。
正自無聊,便見太守府開了大門,從裏麵走出許多人來,蘇長生忙站直了身子,隻拿眼睛好奇的打量。
當先一人身著布衣,四旬上下,相貌英俊,留了半寸美髯,麵無表情,不怒自威。身後半步跟著一位體形偏胖,衣著華麗,相貌與前一人幾乎無二的中年人,隻臉上多了幾分笑意,透出一股子親近。
兩人身後站著一位相貌美麗端莊的中年婦人,一手牽了一個七八歲的俊美少年,另一手將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抱在懷裏。
三人身後散落不少從人,隱隱將這三人圍在中間。
當前那人往這群孩童裏望望,向後擺擺手,便有一位小廝越出眾人,身著青衣皂帽,手裏拿著一疊草紙,走向眾孩童。
這小廝剛走幾步,婦人懷中的小女孩突然伸出手指,嘴裏咿咿呀呀地道“要,要!”也不知她要什麼,手指卻正指著蘇長生。
前麵那人回過頭來,看了看小女孩,又看了看蘇長生,旁邊便有一個五十多歲的管家打扮老者快步上前,低聲道:“稟大老爺,這是三陽人氏蘇長生。”末了也不知想起了什麼,又說道:“是貢月樓蘇賬房的本家侄子。”
那大老爺也不說話,旁邊那稍胖男子似笑非笑的看著那管家,直將他看的麵皮發青,頭上冒出一層細密汗珠,才開口道:“蘇四海嗎?升他作華清府地界大管家吧。”
那大老爺皺了皺眉,點點頭,便徑自回府了,身後眾人也都跟上,隻留下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領著幾個仆役。
那老者摸了摸花白的胡須,指指蘇長生,道:“你過來。”
蘇長生見他滿臉皺紋,臉上神情雖和藹,卻掩不住一股威風,心裏有些害怕他,忙快步走到他跟前站好,心下的興奮也不敢表露半分。
待他到了跟前,那老者又對其餘孩童和聲道:“咱們董府向來優厚,一會你們大人過來,記得去領兩錠白銀,算作盤纏吧。”回頭對眾仆役喝道:“你們幾個留在這裏,將孩子看護好了。”
老者將蘇長生拉進太守府,拐進旁邊門房,方笑道:“你倒好運氣。”
蘇長生畢竟年幼,興奮漸淡,心下不免緊張,連話也不會說了,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也不言語。
那老者又接道:“你稱我董管家便可,咱們董府規矩雖不多,有些事卻需記牢了,也免得來日被趕將出去。”
蘇長生忙躬身應是。
“咱們大老爺姓董,諱上必下星,乃是啟元年的魁首。二老爺諱上必下昌,年歲極小便在酒樓做雜役,賺錢給大老爺上私塾,如今產業更是遍布天下。兩位老爺相依相扶,感情是極好的。咱們董府沒有什麼宗親族室,若說有,怕也就我這半截入土的糟老頭子算是遠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