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起開創未來(1 / 2)

如果有人拿著許多錢大搖大擺地穿街走巷,想要安然無恙沒被人搶那才是天理不容。鄭淵深諳此理,囑咐雷癸要多加小心,並特意讓他將十六人全都帶了去。所幸一百斤白銅所能抵押的也不是什麼特別大的數目,一路上有驚無險,最後雷癸連同他的手下帶著錢毫發無損回來。

因為這筆錢是分三家分別取來的,所以也不是什麼一色兒的銀錠,鄭淵所期待的銅錢倒是有,可這些印有開元通寶字樣的銅錢一看就知道是私鑄的,不但重量不一,更讓人惱火的是成色嚴重不足。鄭淵隨手拿起一枚銅錢,顏色發黑,明顯的鐵的成分要大大高於銅。鄭淵歎了口氣,道:“這也叫銅?看來以後和人結算必須得用銀子。”吳桑介插話道:“銀子和銅的比價太低了,開元、貞觀年間一兩銀子基本上可兌一千錢,如今這世道,兌八百錢都不可得。”鄭淵又是重重一歎,道:“這也好過拿白銅換這堆廢鐵。”

吳桑介卻仍是對鄭淵之言不以為然,他說道:“咱們吳國這邊還算好的,錢裏麵甭管多少至少還有銅的成分,楚國還有已經亡了的燕國那裏的錢才是真正的廢鐵。”

楚國的鐵錢也算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大特色,荊楚之地盛產茶葉、絲綢、漆器,同樣還盛產鉛,北地客商蜂擁而至,結果,他們帶來的貨物換了錢拿回去也沒什麼用,因為楚國境內流通的都是以十文當一文的鉛鐵錢,過往行商隻好再進行原地采購,如此一來,楚國就形成了五代十國中最具特色的鐵錢貿易順差之國,弄到後來汴京朝廷震怒封鎖邊境阻止和楚國貿易,最後還是楚國上表請罪再大大進貢了一筆才算事了。這種用鑄鐵錢來達到貿易盈餘的行為盡管乍看上去有莫大的好處,然而,其對民生和經濟卻是從最根本上的破壞,所以,這種行為也隻是楚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同樣作為的北燕已亡。

說完了銅錢之事,鄭淵又問起雷癸共抵押到了多少銀兩,待聽到雷癸的回答說共收到散碎和成錠的銀兩有一千五百兩之多時頓時忍不住驚道:“這麼多?”說著話又看向吳桑介,因為這個鄭淵所謂的最高指導價是吳桑介和三位商人洽談而成的,他本人反而不知道這些白銅究竟值多少錢。

吳桑介甚是得意,吹噓道:“百斤白銅全當銀錢來使亦不過一千六百兩,然則這等成色的白銅諒他們走遍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一百斤,而且這是打造成銅器的,需知這等成色的白銅器物販運到汴京,便是三千兩也不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鄭淵心中一動,心想這汴京不就是開封麼,朱溫的老窩,他的手下極喜好縱兵劫掠,搶來的錢還會少了?隱隱起了和汴京貿易的念頭,於是問道:“吳國可有商隊和汴京貿易的?”答案卻讓他非常失望——沒有,當然,即使有,像他這種新晉牙衛將軍也是參與不進去的。

鄭淵搖搖頭,暫時將這個誘人的念頭放一邊,眼下還是專心打通和吳越國的走私通道才是正事,可歎的是陸大陸二他們還無消息。

鄭淵說了句,好了,都去幹事吧,忽然又叫住他們,說道:“老吳留下,嗯,諸位也辛苦了,和大夥兒說一聲,晚上有加菜。”一眾家丁立時歡呼,走的時候個個喜形於色。

鄭淵指了指堆放在一起的錢,道:“老吳,這些錢你先將銅錢理出,然後都封起來,回頭還要原樣還給他們,另外,你再點出五百兩,放我這兒,另外的一千兩就由你來保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