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海警巡邏艇很快趕到了,這是一種敞篷型快艇,可以坐八個人左右,上麵裝著警燈警報器,主要用於近海巡邏和快速出警。
隨行的有一個海警大隊的大隊長,他簡單地看了一下海圖和附近水流走向後,命令快艇到距離出事點稍遠的位置慢慢尋找,仍然一無所獲。此後換了幾個地點再找,還是沒有。
海麵上都是手電筒和船艇大燈的光亮,如一個個小探照燈似的晃來晃去,大家都睜大了眼睛,一點一點地搜索著。
快天亮時,又有三艘海警甲型交通艇趕到了事發現場,每條艇都有二三十個人,臨時成立的搜救指揮組成員省邊防總隊的任副總隊長、鄧參謀長,邊管處和宣傳處的處長,以及肖震等幾位支隊領導也都在其中。
這種艇為全鋼板結構的武裝公邊艇,排水量二百多噸,是海上執勤執法、組織海上救助時的主要交通工具。
艇上五六名戰士迅速換上天藍色的輕型潛水服,背上一個氧氣瓶,然後兩人一組順著一根預先放下的係了鉛墜的救生繩,身子向後躍入海中,大量的氣泡立時在水麵上泛起。
大家都緊張地注視著氣泡泛起的方向,目光隨著它的移動而移動。
十多分鍾後,第一組人員被拉上了艇,待救生繩換個位置,第二組兩名潛水員順著繩子滑了下去,氣泡再次泛起。
剛出水的一名潛水員摘下簡易的防水玻璃麵罩,喘著粗氣說,這片海域由於有漁民在搞近海養殖,水底下十分混濁,啥都看不清楚,又有暗流,水麵上看著平靜,底下卻暗流湧動,並且分布著很多破損廢棄的漁網,因此他們在水下根本不敢跑遠,隻能在救生繩的周圍一兩米範圍內摸索,一不小心就碰著漁網,行動十分困難。
這時,在周圍海麵上搜索的同誌也陸續報告,沒有發現李一鳴的蹤跡。肖震的臉色十分的陰沉,板著臉說:“繼續找!”便不再說話,眼睛關切地望著氣泡泛起的地方。已經過去了近四個小時,還是沒有一點蹤跡,李一鳴生還的機會越來越渺茫,船上的人都心急如焚。
第二組潛水員浮了上來,還是沒有收獲。因為這種輕潛服的手是外露的,有個隊員的手都被漁網刮破了,他呲著嘴說,底下的情況太複雜了,混濁的海水讓眼前感覺就是一麵麵的牆,到處都是障礙,還老被暗流帶著跑,控製不住。
根據這兩組人員反饋的情況,指揮組分析,必須綜合考慮漲潮退潮及暗流的流向與速度,以及可能出現的漁網纏繞,判斷出大致方位,再派下一組人員下去,搜尋成功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他們重新製定了搜救方案,確定一近一遠兩個點作為重點進行搜尋。
第三組潛水員下水了,考慮到底下漁網比較多,他們選擇的是就近的那個點。
氣泡泛起還沒過幾分鍾,救生繩一陣晃動,有情況!船上的人迅速將救生繩拉起,一個潛水隊員冒了出來,他摘下麵罩,氣喘籲籲地說:“找到了,快,給我匕首,他被漁網纏住了。”
有人忙遞過去一把匕首,他接過後,一個前翻滾,腳蹼劃拉了幾下,鑽到水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