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番外之元昭篇(1 / 2)

多年前,武英殿曾在一場大火中被焚毀,重新修建後,新帝仍然選了此處作為議事大殿,當然,這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昔日的新帝如今已穩坐皇位十餘年,在他治下,各地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

在經曆過幾近毀滅性的打擊後,經過蕭元昭的努力,蕭氏的皇權終於得以漸漸穩固,隻是有一點,至今仍讓朝中百官頭疼,那就是皇帝至今膝下無子。

其實蕭元昭修為精純,四十多歲時看上去不過也三十左右,生個孩子完全不成問題。

最讓文武百官擔憂的是,他自即位起便後宮空置,不僅後位空懸,連個普通妃子都沒。

連母雞都沒有,哪裏來的蛋?

為了皇嗣之事,一眾大臣幾乎連著上諫了十多年,但效果完全沒有。

畢竟這種事,完全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事兒,他們就算再著急,也隻能一封一封奏折地上呈,關鍵決定還是要皇帝自己做。

他們就算是再憂心皇嗣的事兒,也不能強按著皇帝去生孩子吧……

再說了,他們的皇帝是拂曉山莊莊主的親傳弟子,就憑他們那三瓜兩棗的本事,這按也按不住啊!

不是沒人嚐試過,下藥灌酒之類的,結果統統以失敗而告終。

平日裏溫和寬容的皇帝,在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上卻異常嚴苛,凡是膽敢做這件事的人,無一例外都被嚴懲,後來便沒人敢動這心思了。

皇嗣是要緊,但自己的小命更要緊啊!

於是這皇嗣的事兒,一拖便拖了十幾年。

直到消停了幾年後,某日舊事重提,朝堂上頓時吵得不可開交,隻不過這一次的爭吵重心,已經從請皇帝充實後宮誕育皇嗣,轉為從宗室旁支中選取合適的太子人選了。

皇帝一開始麵無表情地聽著眾人爭論,直到宗正寺卿提到了已經雲遊多年不知行蹤的燕王,皇帝才驟然色變。

因為當年那場大亂的緣故,皇室嫡係一脈幾乎折損殆盡,先帝遺留下來的皇子,也就隻有燕王蕭遲和梁王蕭天寶了。

如今這兩位王爺都雲遊在外,且梁王身世終有疑點,所以爭論的焦點便在燕王身上了。

“燕王殿下成婚已久,按理說應該有了子嗣,臣以為,陛下應當下詔召燕王一脈回京,再從長……”

宗正寺卿一句話沒說完,禦座上的皇帝便驟然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人麵麵相覷,不知道這又是哪句話觸怒了皇帝。

蕭元昭一路急匆匆地走出了武英殿,待到了自己寢殿門口時,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時,不由得放慢了腳步。

鴻離卻是迎了上來:“陛下。”

“師父,我說過很多次,你叫我元昭便好。”這樣的對話,在這十幾年裏重複過無數次。

從來都是灑脫不羈的拂曉山莊莊主鴻離,平日裏從不把等級規矩放在眼裏,卻唯獨守著這一點君臣的死腦筋不放。

這一次,鴻離卻隻揮揮手表示帶過了這個話題,急切道:“有人在等你。”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又猶豫著補充了兩個字:“故人。”

蕭元昭眉尖一跳,連心跳也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