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七十六章 昆侖那些事 上(2 / 2)

從古至今,這恐怕是唯一讓人覺得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了,因為它一旦爆發,就會導致無數人死亡,人族當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死的人少,還能用“那是他命不好”這種屁話來安慰自己,可一旦死的人多了,人們就該慌了,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倒下的人會不會就是自己,恐懼侵蝕了人們的心智,有的人因為過度憂慮而死,更多的人成了瘋子。

眼看著自己的子民們過得這般淒慘,那些部落首領們看不下去了,但他們也沒有什麼法子,於是隻能向眾仙求助,可是眾仙早就騰雲駕霧飛走了,天知道他們去了什麼地方,昆侖山上倒是住著神仙呢,關鍵昆侖山那麼高,也爬不上去啊,這下可把首領們愁壞了。

可是愁歸愁,事情總得想辦法解決,既然求人不成,那就隻能求己,就在這時,一位部落首領因為曾經目睹過仙人采集百草,煉製仙丹,救活了很多將死之人,在這一刻他終於茅塞頓開,既然仙丹可以治病,而仙丹又是百草煉成的,那我為什麼不試上一試呢?

於是這位部落首領就帶著一幫手下開始了他漫長且艱辛的采集草藥之旅,也就那篇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神農嚐百草”。

且說這位部落首領為了醫治那些生病的子民,帶領手下走遍了名山大川,嚐遍了花花草草,再帶回來一一讓那些生病的子民試吃,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治好了瘟疫。

看到這個方法果然管用,這位部落首領便發誓要嚐遍所有的草,定藥性,為人們消災祛病,就這樣,他走遍了名山大川,嚐了不知多少種花草,因為曾經吃過眾仙賜予的仙丹,即便中毒也能很快化解,所以他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因為那時候沒有文字,隻能口傳心記,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病,他都記在心裏。

這一過程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時期、無數次的反複實踐,積累下來的藥物知識,都被一一篆刻記載,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步以書籍的形式固定下來,終於成就了最早的中草藥學的經典之作,也就是那本《神農本草經》。

且說《神農本草經》問世之後,人族的死亡率果然大大減小,恰好這個時候,眾仙又閑著無聊,下來觀光旅遊,順便看看人族的生活情況,看到這一幕之後,頓時很是欣慰,認為人族終於徹底自強起來了,正要離開呢,又被人族先祖給拽住了,眾仙就問了,你們人族現在過得就挺好,已經不再需要我們的幫助了,為啥還抱著我們大腿不放呢?

人族先祖就說了,現在是沒啥事,可萬一以後有啥事了聯係不上你們可咋辦?就像當初那場大瘟疫,要不是神農老祖聰明,我們都死絕了!

眾仙一聽這倒也是,畢竟人族也是自個兒一手帶大的,要是滅亡了多可惜啊,於是就留下了聯係方式,而這就是道家咒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