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得老夫人心(1 / 2)

莫老夫人眼睛一亮:“萱姐兒又是怎麼想到宮裏頭的那位的?”

從莫老夫人的神情上來看,莫茹萱就知道了,莫老夫人怕是早就知道了背後有清妃娘娘這一層,方才不過是在試探她。

“祖母,您想啊,這若是做的好了,那有心人肯定要揪著這一層不放,又要往南安王頭上安罪名,懷疑南安王覬覦儲君之位,反而會給南安王帶來危險。這時候推出來清妃娘娘,將這所有的功勞都安在清妃娘娘頭上,不管是民間也好,朝堂上也好,就是聖人心裏頭,清妃娘娘的功勞是最大的。

可祖母想一想,南安王這一招妙還是不妙?”

不等莫老夫人回答,莫茹萱就自顧自地笑著說了下去:“妙計啊!清妃娘娘在後宮坐穩了地位,南安王又何懼之有呢?祖母,您就告訴我,這次白鹿書院開女課,是不是南安王牽的頭?”

說到興起處,莫茹萱已經完全忘記了和莫老夫人之間的隔閡,甚至就連對莫老夫人的稱呼都從“老夫人”變成了“祖母”。

莫老夫人笑著拍了拍莫茹萱的手,道:“誰說咱們萱姐兒是榆木疙瘩呢?我看啊,咱們萱姐兒倒是個頂頂機靈不過的丫頭了。”

“祖母,快別這麼誇我了,我哪裏有祖母和父親聰明。”

莫老夫人又問道:“那萱姐兒倒是說說,白鹿書院開女課這件事情,咱們是響應南安王呢,還是反對,抑或是靜觀其變?”

莫茹萱認真地想了想,才道:“祖母,孫女兒認為,還是積極響應的好。這件事情不管成功與否,總歸是功德一件,做的不好了,上頭還有南安王頂著。做的好了,咱們莫家也有份功勞,何樂而不為呢?”

莫老夫人就低頭沉吟起來,莫茹萱便知道,莫老夫人想來是心裏頭早就有了主意了,怕是已經和莫世安都商議好了,莫世安在官場上是個老狐狸,精明得頭頂上都長滿了眼睛,想來定然是要先靜觀其變了。

莫茹萱對朝堂之事知之甚少,也不怎麼感興趣,莫世安精明謹慎,對於她來說,也是好事一件。畢竟莫家好了,莫茹萱才有的好。

“萱姐兒是個好孩子,這件事情就萱姐兒和祖母二人知道,旁的人問起來,萱姐兒可不興說。”

莫茹萱忙答應了:“祖母放心就是,我不會出去隨便亂說話的。”這種事情說出去,她怕是嫌命太長了。

祖孫兩個又拉扯起別的閑話來,莫老夫人揚聲喊了珍珠進來,添了些蜜棗茶,莫老夫人漸漸地就將話題給引到了莫瑾歡身上來:“你三妹妹那個人,是我給寵壞了,我瞧著她心思倒是不壞。隻是這性子太過於刁蠻了一些,你作為長姐,日後可要多多擔待一些。”

莫茹萱低頭冷笑,到底是莫老夫人心尖尖上掛著的人,莫瑾歡頑劣不堪,莫老夫人也還在為她開脫。

“祖母放心就是,我一定會好好教導三妹妹的。”至於怎麼“教導”,那可就是她這個做長姐的說了算了。

“歡姐兒那個性子,一時半會兒也扭轉不過來,我想著,等你娘將咱們府裏的事情都上手了,就給你們找個教導嬤嬤過來。”莫老夫人鬆開了莫茹萱的手,倚靠在大迎枕上,“我已經寫了信給你大姑姑了,讓她在京城裏找個教引嬤嬤來。你韓家表姐規矩學得那樣好,全賴了教引嬤嬤的功勞。你們雖然已經離了京城,但將來總歸要回去的,在平城這樣的地方,沒了教引嬤嬤教導規矩,性子學的這麼野,將來回了京城,看不讓人笑話。”

莫茹萱輕聲附和著:“祖母說的是。”

時辰差不多了,莫老夫人便讓丫頭喊了寧姐兒起來:“晌午頭睡多了,晚上再走了困。”

丫頭們頓時就忙活起來了,打水,取衣,梳頭,將穿著小衫子的寧姐兒抱過來的時候,小丫頭還睡眼惺忪的。

莫老夫人擼起她的袖子看了看,那塊破皮的地方青紫得駭人,不免又心疼起來。

莫老夫人這麼疼愛一個庶出的孫女兒,還是在不待見鄭姨娘的前提下,這裏頭倒也有個緣故。

皆因寧姐兒不僅僅給莫家“帶”來了皖哥兒,還是永安帝欽封的福寶君。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封號,是因為寧姐兒降生之前,大秦內憂外患,北有蠻夷胡虜入侵,南有水匪猖獗,而京城周邊更是已經四個月滴雨未下。

恰巧寧姐兒出生那日那時,天降甘霖,北方軍隊大捷,而南邊梧州也傳來了消息,梧州駐地將士搗毀了最大的一股水匪,至此,水匪潰不成軍。

說來也奇了怪了,寧姐兒出生那日,這京城周邊可一個生孩子的都沒有,別說是京城了,就是忻州,也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都沒有。

永安帝龍顏大悅,欽天監又說寧姐兒乃是天上星宿,永安帝雖然不信這些個東西,卻還是開玩笑地封了寧姐兒一個“福寶君”的稱號,有封號,無封地,享一品供奉。就連寧姐兒的這個名字也是永安帝給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