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人心莫測(1 / 2)

寧姐兒才不害怕莫世安呢,她握起小手,放在唇邊,輕輕打了一個哈欠,才懶洋洋地道:“我可沒有說錯。要是這濟北王有心想要幫清妃娘娘,早就開始動作了,又何必在京城裏頭都鬧翻的時候寫了這樣一出戲來?他的名頭是響亮,他寫的戲影響是廣,可是這事兒要是能成了,世人自然會記著清妃娘娘的好,但也不會忘記了濟北王。而且……”

她自如意的肩頭探過身子來:“而且,世人還會因為這件事情將濟北王的地位抬高,高於南安王,甚至會以此中傷南安王。濟北王但凡有心要幫助南安王,便不會選擇寫這出《風月女俠》。他有那麼多條路子可走,卻偏偏走了這一條,難道不是心思不簡單嗎?”

“寧姐兒,休要胡說!”

莫老夫人有些慌張起來,竟然不顧自己已經上了年紀,從如意懷中接過了寧姐兒,回頭就吩咐如意:“你去前頭找老爺,就說我有急事找他,快去!”

如意被莫老夫人嚇到了,還愣了一下,才提著裙角往外頭跑,後頭的瓔珞就跟了上去:“如意姐姐,提著燈!”

祖孫三個就守在碧秋亭旁邊,等瓔珞氣喘籲籲地跑了回來,紮煞著雙手:“老夫人,咱們沒有燈,這……”

“要什麼燈,明晃晃的大月亮地裏,咱們四個人,還怕什麼不成!”

說罷,莫老夫人就當先一馬,抱著寧姐兒在前頭兒走,莫茹萱抿著雙唇在後頭跟著,瓔珞也不發一言,先跑到前頭開路去了。

寧姐兒說的是啊。濟北王這麼做,將來事情成了,有心人就會想到,當初是南安王隨口提出了這麼一件事情,他自己卻做起了甩手掌櫃,什麼事情都推給了清妃娘娘和濟北王來做。

南安王在平城一身輕鬆,整日裏優哉遊哉的,可京城局勢多麼緊張,清妃娘娘在宮中步履維艱,濟北王又是冒著多麼大的風險寫了這出《風月女俠》。事情做成了,好名頭都讓南安王一個人給占去了,這怎麼行?

濟北王在寫這出《風月女俠》的時候,到底有沒有想到這一層?若是沒有,他便是十足十的蠢人,若是有,他的心思就深不可測了。

不管有還是沒有,對於莫家來說,都不可大意。這也是為什麼莫老夫人此刻這麼著急想要見到莫世安的緣故。

莫茹萱抬頭往趴在莫老夫人肩頭迷迷糊糊又要睡過去的寧姐兒看了一眼,不知道前世這樣小小的女娃娃在孟州老家,是怎樣淒涼地慘死。她這麼聰明的女孩子,鄭姨娘也是個精明人,到底是因為什麼緣故被莫老夫人和莫世安厭棄呢?

要知道,寧姐兒可是永安帝欽封的福寶君啊。莫家怎麼會隨隨便便就將寧姐兒給丟到孟州老家呢?

莫老夫人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抱著寧姐兒,又走得這樣急,不一會兒功夫,這額頭上就見了汗珠子了。

莫茹萱連忙趕上前去,要接過寧姐兒,莫老夫人就道:“你哪裏抱得動她。”喊了瓔珞來,讓瓔珞背著寧姐兒,一摸,寧姐兒後背上都是汗珠子,莫老夫人就歎氣道,“怕是要著涼。”

想來是福氣太盛,寧姐兒是從胎裏就帶來的弱病。今兒個天氣熱,寧姐兒頭晌就頂著大太陽跟著花氏一路跑進福榮堂,被莫瑾歡掐了一把,哭了半晌,又守著冰,傍晚又在外頭因著鄭姨娘大哭一場,這晚上又吃了些螃蟹,內冷外熱,兩廂一交加,可不就得病嘛。

“祖母莫要著急,咱們回去煮了薑湯就給寧姐兒喝下去,發散出來也就好了。”

這會兒著急也沒有什麼用。

莫老夫人一把就抓住了莫茹萱,道:“萱姐兒,你記住了,今晚上寧姐兒這話你可要爛在肚子裏,千萬不要和別人提起,你娘親也不行。寧姐兒太聰明了,不是一件好事兒,我會跟你爹爹說,以後不管是家中事,還是外頭的事情,一律不能在寧姐兒麵前提起。”

囑咐了她,卻沒有囑咐瓔珞。

是因為想要一會兒回去再敲打瓔珞,還是認定瓔珞因為太害怕而不會將這件事情說出去,抑或是,莫老夫人如此信賴瓔珞?

她想起莫老夫人但凡有什麼事情需要找莫世安,總是打發了如意去找,從來不假手別人。今兒個吃螃蟹的時候,也隻讓如意和瓔珞留下來伺候,並沒有喊了平常看起來十分信重的珍珠。這是不是說明,莫老夫人其實私心裏更加信重如意和瓔珞?

莫茹萱點點頭,輕聲應了一聲是,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把今兒個在梨歌館外頭遇見鄭姨娘的事情說了出來:“……當時見寧姐兒哭得厲害,我想著回頭兒祖母知道了生氣,就沒告訴祖母,想著回頭再慢慢地說給祖母聽。想來寧姐兒存了不痛快在心裏頭……”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莫茹萱本來是不想將這件事情告訴莫老夫人的,反正她不說,自然有珍珠去打小報告。可是瞧著寧姐兒乖巧的模樣,莫茹萱又不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