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良好的儀表和風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經常照顧自己的個人形象。對頭發、手和牙齒的護理也相當重要,一定要細致周到,不能馬虎草率。修剪指甲的用具很便宜,人人都買得起。如果你實在買不起一整套用具,你可以隻買一把指甲刀,把指甲修剪得光滑幹淨。護理牙齒是件簡單的事,然而,人們在牙齒衛生上犯的錯誤可能要比在其他方麵犯的錯誤更多。有一些年輕人,他們衣著考究,對自己的儀表非常得意,但他們卻忽視了自己的牙齒。他們沒有意識到,人的儀表中沒有比髒牙、蛀牙或是缺了一兩顆門牙更糟糕的缺陷了。呼吸當中的惡臭更令人無法忍受。如果知道有這種後果,就沒有人會忽視他的牙齒了。
一位資曆相當高的銀行總裁,就規定男性員工不可以穿白襪子,所有員工的製服均為統一訂製可以表現出專業性的合身西裝與套裝。因為外表是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而超過九成的人會以第一印象來評斷是否與這個人有進一步的交往。
對於那些在社會上謀生的人來說,關於衣著的最佳建議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讓你的衣著得體,但不需要昂貴。”
衣著樸素具有最大的魅力,現在市麵上有大量物美價廉的衣物可供選擇,大部分人能買到好衣服穿。但是如果條件所限,不能買到更好的衣物,也不必為一套寒酸的衣服害羞。穿一件花錢買的舊外套,比穿一件不花錢的新外套更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不可避免的寒酸不會讓人產生反感,但是邋遢卻使人一見之下頓生厭惡之心。隻要你量入為出地打扮自己,不管多窮,你都可以穿得很得體。應該有意識地盡量拿出最好的儀表,注意幹淨整潔,竭力保持自尊和真誠,這樣才能幫助你渡過重重難關,帶給你尊嚴、力量和魅力,使你贏得別人的尊敬和欽佩。
衣服不能造就一個人,但好衣服能使人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你有400元錢,又需要一份工作的話,最好花200元買一套衣服,花150元買雙鞋,剩下的錢買一個刮胡刀、一個幹淨的領帶,然後去找工作。千萬不要帶著錢,穿著一身破舊西裝去應聘。
多數大公司規定不雇用衣衫襤褸、邋裏邋遢,或是應聘時衣冠不整的人。一家零售商店的招聘主管說:“招聘的原則必須嚴格遵守,對於一個應聘者來說,經受住考驗的最重要條件就是他的儀表。”
一個應聘者具備多少優點和能力沒有關係,但他必須重視自己的儀表。有些應聘者憑借良好的儀表獲得了一份工作,雖然很多被拒之門外的人要比他們優秀得多。得到工作的人的能力可能還不及那些被拒之門外的人的一半,但是既然有了工作,他們就會設法保住這個飯碗。這畢竟是為了自己的目標,目標是你的總指揮。如果一個好的、有風度的個人形象能有助於你走向成功,那就應該全力塑造你的個人魅力。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越是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和衣著整潔的人,就越能仔細地完成工作。個人生活邋遢的人工作也會馬馬虎虎。而關注儀表的人也同樣在意工作的效果。時髦的女售貨員一定很講究穿著,她會厭惡肮髒的衣領、磨破的袖口和皺巴巴的領帶。事實上,關注個人習慣和整體儀表,就會對邋遢散漫的習慣產生警覺。
此外,一個人的形象,除衣裝外,更需“心裝”,也就是內心要有足夠專業廣博的知識來支撐個人魅力,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美容”。否則,很容易被人看清在精致的外表下包裝的隻是一個“侏儒”的心靈。
通常,一個人最吸引我們的,不是容貌的美麗,而是風度。有很多人的心靈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層樓,向世人展示更優美的品質,正是由於個性中存在的棱棱角角。無論有什麼樣出色的品質,一旦表現出粗暴、唐突、不合時宜,其價值自然而然就會受損。而實際上,隻要我們多加修飾,注意舉止文明,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良好的風度可以替代財富。對於有風度的人,所有的大門都向他們敞開。他們即使身無分文,也隨時隨地會受到人們熱情的接待。一個言行得體、謙和友善、助人為樂、舉手投足無不具有紳士風範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將會暢通無阻。
有一次伊麗莎白女王在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說話的時候,流露出了居高臨下的語氣,傷了親王作為男人的尊嚴。親王就一個人進了自己的房間,把門鎖起來。過了大約5分鍾左右,有人過來敲門了。
“誰?”親王問道。
“我,給英國女王開門。”女王傲慢地回答。
但沒有絲毫動靜,隔了許久,又響起了敲門聲音,但溫柔多了,還聽見一個輕輕的聲音說道:“是我,維多利亞,你的妻子。”’
不用再多說什麼,大家都能猜到門會不會打開,兩個人是否會重歸於好。
有一個貧窮的牧師,他的經曆也非常奇特。一次,他在教堂門口看到幾個痞子在嘲笑、捉弄兩個老婦人。這兩個婦人身上穿著樣式很古舊的衣服,遭到眾人的哄笑,一下子顯得非常窘迫,。都不敢進教堂。牧師看見這種情形,過去推開眾人,帶頭領著她們沿中央過道一直走到教堂裏麵,又幫她們找到座位。兩個老婦人雖然和這位牧師素不相識,但在去世的時候,卻把一大筆財產留給了他,善心終有好報。
良好的風度足可以替代金錢的作用,有了它就像有了通行證一樣,可以暢通無阻。擁有良好的風度的人,他們即使身無分文,也隨時隨地會受到人們熱情周到的接待。他們不用付出太多就可以享有一切,他們在哪裏都能讓人感到陽光一樣的溫暖,到處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為他們帶來的是光明一樣的溫暖。
一切妒忌、一切卑劣的心思,遇到他們‘自然就會舉手投降,因為它們肯定也會受到他們那種翩翩風度的感染。
這正像英國政治家柴斯特菲爾德所說的:“一個人隻要自身有教養,具有良好的風度,不管別人舉止多麼不適當,都不能傷他一根毫毛。他自然就會給人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尊嚴,會受到所有人的尊重。而沒有風度的人,容易讓人生出侮慢的心理。”
報複心理、憎惡、怨恨、嫉妒等等一類的心理特征都是敗壞精神生活的毒藥,是傷害靈魂的凶手。所以,若要讓自己真正變得有風度,那麼就應該把自己的慷慨無私、溫和善良給予每一個人。
早在2000年前,亞裏士多德就曾描述過一個真正有風度的紳士應該是什麼樣子:
“無論身處順境、逆境,一個寬宏大量的人都會追求行事適度。他不期望人們的歡呼喝彩,也不讓別人對他嘲弄貶低;成功的時候不會得意忘形,遭受了失敗也不愁眉苦臉。他不會去做無謂的冒險,不會隨隨便便談論自己或者別人;他不在意別人的誹謗,也不會對人求全責備。”
有風度的人應當表裏如一。寶石上了光之後雖然更亮,但首先它必須是寶石。一個真正的有風度的人舉止溫文爾雅、謙遜知禮,不會輕易動怒,更不會主動挑釁。他從不惡意猜度別人,至於自己去作惡,那更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他努力克製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的品位,出言謹慎,尊重他人。真正有風度、有教養的人應該像瓷器一樣,上釉之前就把圖案畫好,再怎樣煆燒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以後即使沾染了什麼,也很容易擦去。他們可能會失去一切,但不會丟掉他的勇氣、樂觀、希望、德行和自尊。這樣,即使他失去了一切,但他實際上仍然很富有。
【方圓悟語】
☉ 風度美就像藝術美一樣,在於它的流線沒有棱角,線條始終保持連續、柔和的弧形。
☉ 璞玉渾金的價值不知要比拋光的玻璃高出多少倍,但是有時候就是明珠暗投。
9.和顏悅色
與人談話態度如何,一定程度上決定你是否受人歡迎。一個與人和顏悅色交談的人總能打動對方的心。那麼,怎樣才是良好的談話態度呢?歸納起來有五點: 表現出興趣
別人講話時,要注意傾聽,如果你望天望地望別處,或是玩弄著小物件、翻弄報紙書籍等等,別人就會以為你對他的話沒有興趣,會很掃興。
在人多的時候,你不能隻對其中的一兩個你熟悉的人發生興趣,你要把注意力分配到所有的人身上;對於那些話說得很少,或是精神不太自在的人,你更要特別留神,找機會特別關照一下他們。你的注意,你的關心,對他們是一種尊重和安慰,正好把他們從冷落中挽救出來。
表示友善
如果你對別人表現出刻薄的神情,或者你對別人所談的話表示冷淡或鄙視,那麼對方談話的興趣也就消失了。
哪怕你不喜歡聽他的話,或者你不同意他的意見,但是你對他本人還應該表示友善,不要因為他說了一句不得體、不適當的話就否定了他的人格。你尊重他,並不妨礙你表示與他有不同的意見。沒有經驗的人,一聽到不喜歡的話,立刻就表現出不快和不滿來,把彼此的關係弄壞、搞僵,而失去了繼續交談、深入了解的機會。
輕鬆、快樂、幽默
真誠、溫暖的微笑,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鑰匙。人的心靈好像對溫度有強烈的敏感,遇見抑鬱的、冰冷的表情就凝結了起來,便硬了起來,但遇見了歡樂的、溫暖的笑容就柔軟了、融化了、活潑了。所以,真誠的、溫暖的微笑,快樂的、生動的目光,舒暢的、悅耳的聲調,就像明媚的陽光一樣,使一切欣欣向榮,使談話進行得生動活潑,使大家談笑風生,心曠神怡。
至於幽默感,需要慢慢地培養,它是一種興致的混合物,富於幽默的人,常常能使客廳中充滿歡聲笑語,有時一個笑語,或是兩句妙語,就能驅散愁雲,消弭敵意,化幹戈為玉帛,化凶戾為吉祥。
適應別人
跟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就舒服,話多得很,一遇見趣味不投的人就感到別扭,不想開口。像這樣依著自己的脾氣去接近別人,真正投機的人就少了。
跟別人談話多關心別人,重視別人的口味,善於適應。有的人喜歡講大道理,有的人喜歡高談闊論,有的人喜歡娓娓而談,有的人喜歡深思,有的人拙於應對,你都要能調節自己去遷就一下別人的興趣與習慣。有滿腹經綸的,讓他盡情地宣泄;守口如瓶的,由他吞吞吐吐;失意的,多給予一些安慰與同情;軟弱的,多給予一點鼓舞和激勵。假如對方對某一個問題發生特別強烈的興趣,就讓他在這方麵繼續發展,暢所欲言;假如對方對某一個問題不想多談,就及時轉換話題把談話引到另一個方向,免得引起不快的局麵。
謙虛有禮
謙虛有禮絕不是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客氣話,謙虛有禮是一方麵真誠地尊重對方、關心對方的需要,盡力避免傷害對方。另一方麵嚴格地要求自己,對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帶著一種“可能有錯”的保留態度,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關心別人的感受和反應。
請記住吧,與人談話態度的好壞,是你和別人談話成功與否的關鍵。
【方圓悟語】
☉ 能和顏悅色地說話是一種修養,一種做人的水平。
☉ 能和顏悅色地說話,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好的,是要經過人生的修煉、沉澱。
☉ 和顏悅色說話的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得於好的心態。
10.為他人著想
馬爾茲說:“待人接物要想到別人是重要的,也應該把別人當作重要的人來看待。你與犬相處時要考慮到對方的感情。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地對待我們。”
人格優美、性情溫和的人,往往到處能得他人的歡迎,也能處處得到他人的扶助:有些商人雖然沒有雄厚的資本,卻能吸引很多顧客,他們的事業與那些資本雄厚但缺少吸引力的相比,進展必定更為顯著。
在交際上,如果你能處處表現出愛人與和善的精神,樂於助人,那麼就能使自己猶如磁石一般,吸引眾多的朋友?而一個隻肯為自己打算的人,到處會受人鄙棄。
慷慨與寬宏大量,也是獲得朋友的要素?一個寬容大度的慷慨者,常能贏得人心。
在交際上,還應說他人愛聽的話,在談話和做事過程中,要發揚他人的長處,而不去暴露他人的短處。那種習慣輕視他人、喜歡尋找他人缺點的人,是不可信賴的人,也不值得交結。
輕視與嫉妒他人往往是一個人心胸狹窄、思想不健全的表現,也是一個人思想淺薄與狹隘的表現,這種人非但不能認識他人的長處,更不能發現自己的短處。而有著健全的思想、對人寬宏大量的人,非但能夠認識他人的長處,更能發現自己的短處。
吸引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使自己對他的事情很關心、很感興趣。但你不能做作,你必須真誠地對別人關心、對別人感興趣。
好多人所以不能吸引他人,是因為他們的心靈與外界是隔絕的,他們專注於自己。與外界隔絕,久而久之,便足以使自己陷於孤獨的境地。
一個人,幾乎人人都不歡迎他,但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即使他參加一個公眾集會,人人見了他都退避三舍。所以。當別人互相寒暄談笑、其樂融融之時,他一個人獨處在屋中的一個角落。即使偶然被人家注意,片刻之後,他也依舊孤獨地坐在一邊。像這類人好似冰塊一樣,好似沒有吸引力的磁石。
這個人之所以不受歡迎,在他自己看來乃是一個謎,他具有很大的才能,又是個勤勉努力的人。他在每天工作完畢後,也喜歡混在同伴中尋快樂。但他往往隻顧到自己的樂趣,而常常給人以難堪,所以很多人一看到他,就避而遠之。
但他絕未想到,他不受歡迎最關鍵的原因乃在於他的自私心理,自私乃是他不能贏得人心的主要障礙。他隻想到自己而不顧及他人。他竟然一刻也不能把自己的事情擱起,來談談他人的事情。每當與別人談話,他總是要把談話的中心,集中在自身或自己的業務上。
如果一個人真正對他人感興趣,便有吸引他人的力量。而且對他人吸引力的大小,與對他人所感興趣的程度成正比。怎樣才能對他人感興趣呢?主要是要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能夠推己及人,給他人以深切的同情。
其實,人生最大的目標,並不應該在於謀生賺錢,更要把我們內在的力量、我們的美德發揚出來。這樣,我們就自然會具有吸引他人的力量:
一個人要真正吸引他人,應該具有種種良好的德行,自私、卑鄙、嫉妒都不能贏得人心;非但不能贏得人心,還會處處不受人們的歡迎。所以,我們應該多給他人以關愛、同情、鼓勵、扶助,這些東西不會因為我們的付出而減少,給別人越多,我們反而會收獲越多。
【方圓悟語】
☉ 一個人如果能時時對人懷著良好的善意,對他人表現出關愛和友善,那麼他自身的吸引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大增。
☉ 一個人如果隻顧自己,隻為自己打算,那麼就沒有吸引他人的磁力,就會使別人對他感到厭惡,就沒有一個人喜歡與他結交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