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1 / 3)

第1篇

○譯文

“道”,是不可以用言語來說明的,否則就失去了“道”的真實涵義。“名”,是不可以用文字來表述的,凡是可以用語言說清楚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

道法自然,無為而為

欲速則不達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守柔處雌,以柔克剛

○譯文

翹起腳尖要站得更高,反而站立不穩;一步跨作兩步想要前進得更快,反而不能前行。

功到自然成

⊙原文

大器晚成。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第一章

○譯文

貴重的器物總是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做成。

不要逆勢而為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榮辱毀譽不上心

⊙原文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道德經·第十三章》

○譯文

什麼是“寵辱若驚”呢?恩寵是上對下給予的額外的恩賜,所以受寵者就會感到震驚。如果失去了額外賜予,也會因為失寵受辱而感到震驚。這就是“寵辱若驚”的意思。

○譯文

大自然的規律,豈不就像拉弓一樣嗎?弦位高張,就被抑低,弦位低就被拉高。有餘的被減少,不足的被補充。減少有餘,彌補不足,這正是大自然的規律。人間的法則卻不是這樣,總要剝奪不足,而用來供奉有餘。

⊙原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自然而然得自在

○譯文

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則純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樣子為法則。

⊙原文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道德經·第十三章》

無我則無憂

○譯文

我們之所以會有憂患,是因為我們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們忘掉自我,我們還有什麼憂患的呢?

無為而治

⊙原文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譯文

治理天下經常用清靜無為的方法,如果政治措施繁多嚴苛,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多領導少管理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道德經·第十七章》

○譯文

最好的管理者,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水平次一點的管理者,大家熱愛他,讚美他;水平再次一點的管理者,大家都畏懼他;再次的管理者,大家輕侮他。

無為而無不為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譯文

求學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界。如果能做到無為,那就可以無所不為 。

清靜心無敵

⊙原文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譯文

運動能承受寒冷,入靜能承受炎熱,清靜無為才可以作為治天下的準則。

內心安詳,俯仰無愧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

——《道德經·第十六章》

○譯文

進入虛無之境,安守於深靜厚重。

別讓浮躁趕走好運

⊙原文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譯文

輕率會喪失根基,暴躁則會喪失主宰。

不生氣誰能奈何我

⊙原文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譯文

善於領兵打仗的人,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被對方激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動輒就跟敵人爭鬥。

私心越重所失越大

⊙原文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道德經·第七章》

○譯文

有“道”的人把自身利益擺在最後,反而先得到利益;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得以保全自身性命。

養心莫善於寡欲

⊙原文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譯文

最大的災禍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災難就是貪得無厭。所以知道到什麼地方該滿足的人才能得到滿足。

貪多則會迷惑

⊙原文

少則得,多則惑。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文

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則會迷惑。

放下就是快樂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十二章》

○譯文

色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聲音喧囂令人聽覺失靈,五味錯亂令人敗口。奔馳遊獵令人心狂,稀有寶貨誘人盜竊。所以,聖者隻求飽腹不求悅目,有所放棄從而才有所獲取。

享受要適可而止

道德經

《 道 德 經 》 品 讀

道德經

⊙原文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道德經·第九章》

○譯文

金玉滿屋,誰能萬世守住;富貴而驕,必然自招禍災。

智者察於未萌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其未有,製之於其未亂。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文

局勢安定時容易維持,事情沒有露出苗頭時容易籌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情微小時容易散除。要在事情還沒有發作時處理它,要在局勢還沒有動亂時治理它。

第一章

不爭能贏可避禍

道法自然,無為而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種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間的聯係之後,所作出的論斷。“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間的關係,是人們處事必須遵循的原則。

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人受大地的承載之恩,所以其行為應該效法大地;而大地又受天的覆蓋,因此大地應時時刻刻效法天的法則而運行;然而,“道”又是天的皈依,所以天也是效法“道”的法則周流不息;“道”是化生天地的萬物之母,其本性是無為的,其發展變化是自然而然的,這又好像“道”是效法“自然”的行為,因此說“道法自然”。實際上“自然”是“道”的自性,“道”本來就是自然無為的。

天地萬物都是自然生成的,而自然規律更是自然產生的,所以有許多事物發展變化,不是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人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規律。

老子認為,懂得人的行止,立足於自然的規律,居處於自得的環境,明白應變,屈伸自如,就可以說是道的較高境界了。

在自然狀態中,人們自由自在。人,呈現出天然本質,物,也呈現出天然本性。人,假如能常守自然本性,便能外在態度安詳,內在精神平靜,有一種天德,也就成了生命自然的寵兒。於是,人敬人愛,外物也不傷不害。我們應當明白:行事,隻能行可行之事;辯論,隻能辯可辯之理;智慧,就是在發現不可勉強進入的地方,叫人止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從天地而來,本該秉從天地的稟性,自然而然地來到這個世界,又自然而然地長成,自然而然地求衣食,又自然而然地離開這個世界,回到天地的懷抱。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過猶不及。

這裏又出現一個問題,什麼是自然呢?自然就是一人一物一事的自身本來的樣子。世間一切都是自然的,人也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也是自然,不增加什麼,也不減少什麼,就是自然。加或減都是損害自然。

老子認為,人之所以有驚恐、疑懼、喜悅、苦惱、憂傷、快樂,是因為人向來有改變自然的衝動,也就注定背起苦難去追求幸福。但實際上,人的本來天性卻是另外一個樣子的。

老子以神悟天慧的心與口說:“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若保持先天而來的那種同於天地的自然德性,那人就和天地一樣泰然自若,又像天地一樣寬宏偉大,這樣的人就可稱“王”了。當然,這個王不是帝王的那種王,不是帝王的那種殺伐、霸道、強橫的赫赫威勢,而是有如天地的那種自然造化之功,寬宏和順之德。當然,有此功德者,也就是名副其實的王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一味迎合他人,強裝笑臉,自己屈心抑誌,憋得慌,在一旁觀看的人,也覺得難受得很。有的人故作高傲,完全按自己的主意行事,與人交往時合則留,不合則去,比自己強的人不接近,比自己差的人不遷就,這使自己的心靈很寂寞,也很壓抑。

然而,有的人則自然地與人相處,把功利放在一邊,把評價放在一邊。這樣,別人舒服,自己也舒服!

⊙原文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邪陽都(今山東臨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軍事家,蜀漢丞相,諡號忠武侯。

○譯文

就是由於他不與人爭來爭去,因此,天下就沒有人能與他競爭了。

禍福相倚要看透

以平常心做事,自然水到渠成。

《道德經》品讀

⊙原文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複為妖。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是非由於多開口

⊙原文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譯文

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宏大的氣勢景象似乎沒有一定之形。

○譯文

災禍嗬,幸福就倚傍在它旁邊。幸福嗬,災難就藏伏在它之下。誰知道它們的究竟?並沒有一個定準!正忽而轉變為邪,善忽而轉變為惡。

順逆不足喜憂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道德經·第二章》

一切順其自然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第一章》

○譯文

世人都知道了美之為美,也就知道了何謂醜惡;都知道了善之為善,也就知道何謂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並而生,難與易互相成就,長與短互相對比,高與低互相映襯,音節與旋律彼此應合,前與後連接相隨。

在老子的哲學體係中,“道”不僅是其哲學的總稱,也是其研究對象的代名詞。這個“道”是什麼呢?老子認為,“道”並非固定形式,亦非常形,是對世界的抽象認知,又是對具體事物具體分析的活的思維。所以,“道”是虛無,無法說清楚、講明白的。老子說,要是能說清楚、講明白的話,那顯然就不是正常、恒久不變的道了。

“道”在老子眼中是特指事物的規律性,而規律是不可見的,同時又是存在於事物形態中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態,因此物與物往往是以形態來區別的,而不同形態的事物又往往體現不同的規律性,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