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淑貴妃的話,容妃的睫毛顫了顫,看著有幾分拘謹,緩緩道:“勞娘娘記掛,臣妾謝娘娘恩典。”
宮裏誰不知道,容妃這病是多年鬱結於心,整個一藥罐子。可她不得聖上歡心,如何請得動太醫院那邊的常太醫。
近來她身子是愈發不好了,又在萬壽節當口,她哪裏敢因為這個又討了成元帝的嫌。
想到自己在這內廷的尷尬,她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大家怕已經習慣了容妃的窘迫,淑貴妃笑笑:“賢妃既然身子不舒服,就先回去歇著吧。”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把手中的戲單子遞給了身側的賢妃。
容妃臉色嘩的一下更白了,她如何不知因為大皇子庶長子的身份,淑貴妃耿耿於懷。
這些年,淑貴妃倒是從未為難過她,可她畢竟是宮裏聖眷優渥的貴妃娘娘,底下那些辦事兒的,哪裏能不揣摩著她的心思行事。
今個兒萬壽節,她也知道自己來了不定討得了喜,來不來,她都是錯的。可這會兒,中途退場,豈不留了話柄。可她能不依嗎?貴妃娘娘隻會說她是體恤她身子微恙,她若是強撐著,那便是不知好歹。
她緩緩福了一福,輕輕道:“多謝娘娘體諒,臣妾就先告退了。”
一旁賢妃神色複雜的看著淑貴妃遞過來的戲本子,嘴唇微微一動,可最終也沒吭聲。貴妃娘娘暗中為難王氏,還不就是因為大皇子是庶長子的緣故。
她不由得想到了四皇子,內廷從無小事,淑貴妃向來就不喜老四跟著大皇子屁股後麵,為著這事兒,賢妃也好幾次的提點過兒子,可沒辦法啊,也不知道那大皇子下了什麼迷魂湯,兒子死皮賴臉的還是瞅著機會就往大皇子跟前靠。
人多說她們這些人年輕的時候靠姿、色,可長久下來,最終靠的還是子嗣。賢妃從未有過和淑貴妃相爭的心思,她了解自個兒兒子,有點兒愚鈍憨厚,這樣的人,不適合皇位。她的心,也沒那麼大。
就在她猶豫著該點哪出戲才能討了淑貴妃的歡心之時,隻見戶部侍郎趙家夫人身邊的小丫鬟不知怎麼,臉色蒼白的在趙家夫人耳側低於幾句。
眾人也瞅著一愣一愣的,貴妃娘娘再此,這小丫鬟怎的如此不知規矩。
可還沒晃過神來,卻見著趙家夫人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猛磕了幾個響頭,哭泣道:“貴妃娘娘,求您救救我家老爺。”
淑貴妃麵色有些慍怒的看了身邊的總管太監張德子一眼。
身為內廷太監,像他們這樣的人,總是耳觀八方,如何能不知聖上在前邊的壽宴動了怒。
“娘娘,是趙大人給聖上的壽禮,那嵌玉□□人祝壽盆景上的仙桃,不知為什麼,竟然掉了下來。”
眾人聽著這話,也一陣唏噓。萬壽節生了這樣的事兒,當真是不好的兆頭。
那趙家夫人見狀,磕頭磕的更厲害了,地上已經是一地的鮮血,“娘娘,我家老爺是無心的。為了給聖上備壽禮,我家老爺費盡心思,專門差人從南方尋來了這寶貝。一路上更是精心護送,我家老爺斷斷不敢有不臣之心啊!”
淑貴妃輕輕抿了一口茶,搖了搖頭。
下一秒,早有幾個太監捂了這趙家夫人的嘴,拖了下去。
半晌之後,戲台子上又是咿咿呀呀,就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