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1 / 2)

趙家突然獲罪, 原本因為流言蜚語已經滿目肅穆的紫禁城愈發的陰冷了。

許姝不知前邊和泰殿如何維持表麵的風平浪靜, 可翊坤宮這邊, 她卻可以感覺得到, 在這歌舞升平的背後, 每個人都膽戰心驚的, 生怕這個萬壽節, 再生了什麼事端。

終於,大家熬到了能出宮的時辰,有膽小一些的, 這才出了翊坤宮,就忍不住小聲嘀咕一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長長的宮道上, 大家各懷心思,走路都輕了許多。誰能想得到, 那趙家夫人今個兒早上還隨她們一同在翊坤宮吃茶, 這才不過一日的功夫, 就遭了這劫難了呢?

眼前這長長的宮道, 還有十米紅色宮牆, 這會兒看著格外的讓人心生膽顫。

許姝忍不住攥緊了帕子, 隨著引路的太監,緩步走出了內廷。

再穿過一道宮門就是宣武門了,顧氏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 不過想著近日的流言蜚語, 加上今個兒趙家這檔子事兒,太子算是暫時安全了。如此多事之秋,聖上就是再不喜太子,也不會動太子這個儲君的。

許姝也這麼想著,不過她覺得這一切都不應該是偶然。今年萬壽節,成元帝召回了在外的幾位藩王,尤其是鎮北王傅祈鈺,聽說成元帝都有收回他兵權的心思。這個節骨眼兒上,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生事端,恐怕,這些背後少不了鎮北王的手腳。

好多人都說鎮北王不過一介武夫,出身寒微,可他若心無城府,若沒有過人之處,上一世如何會顛覆李家王朝。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一行人終於是走出了宮門。外麵等候的各府的奴仆,見自家主子出來了,忙恭敬的上前侍奉。

隨著許姝的目光掃去,卻見不遠處,一個小太監弓著身子,像是在恭送什麼人出宮門。那人腳下一雙黑色錦鞋,穿著墨色銀紋錦衣,身上披著黑色披風,大拇指上有一枚白玉扳指。

像是感受到有人看他一樣,那人突地回頭,一雙犀利的眸子直朝許姝看過來。

許姝的身子猛地一僵,這人不是鎮北王傅祈鈺,又是誰?

自重生以來,她從沒想過,自己會這樣和鎮北王遇上。

這日回府之後,許姝才淨了麵,換了身常服,就聽聖上下旨給昱王世子和芙姐姐指婚了。

許姝最怕這事兒上因為今個兒成元帝的震怒而生了什麼意外,這會兒,她的心終於是放在了肚子裏。

可關於戶部侍郎趙家今個兒獲罪之事,卻有了更多的流言。

聽說成元帝當即震怒,說趙家有不臣之心,下旨滿門抄斬。可那司禮監掌印兼稟筆太監馮振卻說,趙大人平日裏算得上忠心,晾他一個人沒這膽子來尋聖上的晦氣。這背後,定是有人刻意致使。

成元帝深覺有理,直接就把這事兒交給馮振了。近來誰不對馮振掌管的東廠避之不及,這趙大人和趙家幾位少爺,卻直接被帶到了東廠。

東廠的手段誰不清楚,太監這無根之人,誰落在他們手中,還不得給蹉跎死。

三日之後,又有關於趙家的消息傳入了出來,聽說馮振找個大甕,把趙大人塞進去,然後在甕下麵用柴火加熱,逼趙大人招供。

期間趙大人暈過去幾次,馮振見他不見棺材不掉淚,又讓人把趙家嫡出的趙大公子給押了進來。

當著趙大人的麵兒,對趙大公子施了宮刑。趙家大公子自小就是趙家老夫人的心肝寶貝,哪想到,竟受了這屈辱。當場就撞牆死了。

“嘖,這馮振也太狠毒了,閹人卑賤,他這不故意作踐趙家公子嗎?”

平日裏鮮少道人長短的許嵐忍不住嘀咕道。

萬壽節已過,顧氏早已找了許嵐,說了貼心話,再過半個月,她就要隨著大姐姐往靖南王府去了。許是因為要離京了,平日裏姐妹間吃茶時,她的話也多了一些。不過神色間,卻難掩憂愁,自大伯母找了孫姨娘,告訴她嵐姐兒要雖大姐姐往靖南王府去,孫姨娘就一直臥病在床。

而自己不日就要離京,想著再也不能侍奉在姨娘身邊,許嵐心裏如何能不感傷,不過是礙著日後姨娘還得在太太手裏討生活,她才咽下了所有的委屈。

私底下,許姝也曾聽有丫鬟嚼舌根,說三姐姐就是沒投生到大夫人肚子裏,否則,如何會受這樣的委屈。

之前,對於三姐姐往靖南王府一事,許姝更多的是覺得棘手,畢竟隔了一房。可前幾日成元帝給昱王世子和芙姐姐的指婚的旨意,卻讓她覺得,有些事兒,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既然芙姐姐的命運可以改變,那麼三姐姐,為什麼就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