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聽(1 / 2)

漣漪院

殷錦嫻握緊拳頭憤恨的坐在那裏, 這些日子她實在是想了許多, 那日從翊坤宮回府之後, 她原先也沒往別的地方去想, 隻當聖上給二姐姐賜婚了, 姑祖母是怕人言可畏, 才讓她回來的。

可那日之後, 姑祖母竟然沒再傳口諭讓她入宮陪伴。她這會兒若是再琢磨不出點兒什麼來,就白活這麼多年了。

她看看鄭姨娘,突地有些哽咽道:“姨娘, 這些年,若不是因為宮裏有姑祖母在,女兒和姨娘怕是更艱辛。您說, 姑祖母不會真的生女兒的氣了吧?”

鄭姨娘斂神坐在那裏, 她又何嚐不憂心。可那日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太後娘娘動了怒, 鄭姨娘到現在都沒問出個所以然來。

此刻, 看著女兒掩麵哭泣, 她的麵色變得愈發凝重起來。

若是別的事兒, 她可以不過問。可她和嫻姐兒如今能夠倚仗的也唯有宮裏的太後娘娘了。她如何能不心急。

說來, 嫻姐兒這些年出落的是愈發好了, 若是有太後娘娘在,婚配上總有些助益的。自打上次她自作聰明的往老爺書房送宵夜之後,老爺至今都未踏進她房裏一步。之後, 嫻姐兒又在許老夫人壽辰上說了犯忌諱的話, 老爺更對她沒好臉色,就是偶爾在高寧大長公主那裏請安的是遇上,在老爺眼裏,她就和個透明人差不多。

她知道,當年的事情老爺至今都未釋懷,她呢,這些日子過得更是如履薄冰。可不管如何,她是斷然不能讓嫻姐兒再失去太後娘娘這個庇護的。

所以,那日嫻姐兒為什麼往翊坤宮去,這事兒她是勢必要問清楚的。

見她再次發問,殷錦嫻倒也沒和前幾次一樣,幾句話把鄭姨娘給堵回去,她隻坐在那裏,拿帕子捂著臉,哭的愈發厲害了。

屋裏一陣的靜默,鄭姨娘一向鮮少動怒,這會兒,隻見她犀利的目光看向丫鬟寶鵲,厲聲道:“寶鵲,你說!那日嫻姐兒為什麼會往翊坤宮去?”

寶鵲這些日子本就膽戰心驚的,她知道鄭姨娘肯定要問起的,可這會兒還是忍不住嚇得縮緊了身子,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隻見她緊緊咬著嘴唇,小心翼翼的覷了殷錦嫻一眼。

“你別看她,今個兒你若是不從實招來,就別怪我把你發賣到窯、子裏去!我雖不得老爺歡喜,可發賣一個奴才,還是可以的。”

寶鵲的臉刷的變得更蒼白了,顫抖著肩膀,最終還是開口了,“是……是因為三皇子……”

鄭姨娘,身子猛地一僵,卻是再也坐不住了。她不可置信的看著嫻姐兒,顫抖著聲音道:“這些年我縱著你,姨娘總想著,若不是因為自己當了老爺的妾室,也不會連累你因為庶出,受了這麼多的委屈。可你,可你怎麼敢?”

這些年,她安分守己,縮在這漣漪院,就怕惹了什麼事端。她確實想讓嫻姐兒有一門好的婚事。可那可是三皇子,貴妃娘娘膝下唯一的兒子。

淑貴妃是什麼角色,這些年,她若不是有兩副相,如何能這麼多年聖眷不衰。內廷又那麼多的肮髒,這些年,宮裏也不是沒有年輕的妃嬪,聖上雖說不沉、溺女、色,可即便如此,每次選秀入宮的那些水靈靈的女子,哪個能有好的結果。如不是淑貴妃背後動手腳,何以如今宮裏妃位唯有賢妃和不得寵的容妃。

這些年,她什麼事兒都聽女兒的,什麼事兒都靠嫻姐兒拿主意,她怎麼都沒想到,她竟然暗暗把心思放在了三皇子身上。

她以為,有宮裏的太後娘娘罩著,她就能入了淑貴妃娘娘的眼了?當真是糊塗,太過糊塗了。

被鄭姨娘如此質問,殷錦嫻想要反駁,可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可她難道錯了嗎?因為是庶出,她永遠都不被人注意,因為是庶出,她骨子裏難道就隻能是卑微嗎?她也想和姝姐兒一樣,那般耀眼,那般被所有人都寵著。

她不想再這般狼狽了。她記得,她又一次見三皇子是在慈寧宮,三皇子過來給姑祖母請安。和府邸的兄長不同,三皇子一身書卷氣,著一身玄色錦衣,看著她時,還笑著和她打了招呼。

自己雖自小就常被姑祖母叫到慈寧宮,可宮裏的貴人們,眼裏哪有她。可那一次,嫻姐兒卻可以在三皇子的眼裏,看到她的影子。

殷錦嫻如何能不傾心,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想到自己若是能陪伴三皇子左右,她就感覺整個人都陶醉的很。

當然她也很矛盾,她知道,自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成為京城的笑話。可即便會痛苦,會掙紮,她還是忍不住想著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