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自喜(2 / 2)

女兒這是想比照著嫡出的姑娘來琢磨自己的嫁妝,這,這真的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她的臉色忍不住的開始泛白,嫻姐兒畢竟是庶出,這公中都是有定數的。而且,太太嫁入府邸時,手中原本就有嫁妝,外麵那些莊子產業每年也有不少的進項。單這一項,她們如何能比?說到底,她心裏還是怪自己出身卑微吧。

鄭姨娘越想越覺得傷心,越想越覺得委屈。她自覺對不住嫻姐兒,可這和嫻姐兒打心裏瞧不上她這姨娘,是有很大區別的。老話說,子不嫌母醜,她畢竟是她的生母,她如何能說出這些話呢。

“你出去吧,姨娘累了,想歇歇了。”

鄭姨娘擺擺手,神色悲愴道。

看她這,殷錦嫻恨恨道:“姨娘,你不去可以,沒事,女兒過去。女兒原也不該奢求您什麼的。這些年,若不是女兒這麼一口氣,說不準早就嫁給什麼落魄秀才了。如今,既然女兒貴為未來的三皇子妃,那就證明,女兒沒錯。”

從鄭姨娘這裏出來,殷錦嫻就直接往上房去了。

其實比起爭那些嫁妝,她更多的是想由太太借著這次二姐姐大婚,把她引薦給那些內外命婦。這之前啊,有大姐姐二姐姐還有許姝在,她每次出去都是默默無聞,哪怕是想出一點風頭,別人也隻會說她不知規矩。可如今,不一樣了。她是未來的三皇妃,這些人裏麵,少不得有人借勢巴著她。這對她日後,也是很有益的。

看她這麼巴巴的過來,蘇氏心裏不會瞧不出她這些小心思。不過也沒當麵戳穿。

“太太,聽聞漢中之地夏天極其酷熱,冬天又極冷,雖不下雪,可地氣極重。二姐姐過了那裏,難道有些不適應的。”

“不如太太找些人,幫著二姐姐把宅子裏也弄些地龍,這樣,冬天就不會冷了。至於夏天,左右府邸也有冰庫,到時候,也方便的很。”

蘇氏微微蹙眉,這昱王和聖上一母同胞,雖說這些年聖上寬厚,可昱王府也是戰戰兢兢。嫻姐兒這話表麵上看著是好心,可細細分析,若真這麼做了,惹了聖上那邊疑心不說,昱王府爺會覺得嫻姐兒精貴,對她這兒媳婦,也不會有多喜歡。

她這當母親的,一個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想到這些,她緩緩抬眸,看向殷錦嫻,半晌,她沉聲道:“你二姐姐既已外嫁,那便是昱王府的人了。母親哪裏能事事插手,反倒是徒惹一些流言蜚語。”

說著,她頓了頓,又道:“你呢,不日也要出嫁了,宮中規矩森嚴,不比家裏,你這些日子還是不用往上房來了,多在閨閣學學規矩為好。淑貴妃規矩重,這少不得要派身邊的嬤嬤進府教你學學規矩。”

蘇氏這話一方麵存著警告殷錦嫻的意思,另一方麵,其實說的也是實話。淑貴妃確實是有這樣的想法,而且,今個兒早上已經差人和她通過氣兒了。

殷錦嫻卻不惱。她才不怕呢,其實在聖上指婚的旨意下來之後,她就已經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了。這些苦,她並不認為是苦,隻要她忍了這幾個月,不還是人上人。至於日後,她有的是法子懲處那些曾經折辱過她的奴才。

也不知道是她太過自信了,還是真的心境不一樣了。若是往日,麵對太太的警告,她心裏或多或少會有些憂心,怕太太真的拿她的婚事拿捏她。可這會兒,她絲毫都不怕,太太再怎麼囂張,再怎麼端著她嫡母的生分,也笑不了多長時間了。

等著吧,等她入主中宮,等她站在權利的最高端。她才不顧及天下悠悠眾口,一定會讓太太心甘情願的把正室的位子讓給姨娘。

到時候,平日裏一直因為自己是嫡出就高人一等的大姐姐,二姐姐,看她們再怎麼得意去。太太若是讓出了這正室的位子,她們也就成了京城的笑話。宗親貴族最是要臉麵的,尤其是那老恭親王,最是懂得看人眼色,到時候不用她說什麼,大姐姐的世子妃的位子,恐怕也不安穩了。至於二姐姐,也是一樣的道理。

她就是要把這些曾經瞧不起她的人都踩在腳底下,她就是要讓她們知道,誰才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想著這些,她從上房出來時,腳步前所未有的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