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1 / 3)

成元帝駕崩, 緊接著皇太孫繼位, 鄭太後順利成為太皇太後。於鄭太後而言, 根本無所謂什麼喪子之痛, 確實, 聞著成元帝逝去的那一瞬間, 她有些感傷, 可這一閃而逝的感傷算的了什麼,能比得上她如今至高無上的地位嗎?

尤其是她往東暖閣去時,那跪了一地的六宮妃嬪, 哭的要多傷心有多傷心。可這裏麵,有多少人是真的是哭皇上,更多的, 是哭自己不幸罷了。

祖宗的規矩, 這後宮佳麗,又子嗣的, 許還能撈個太妃, 在宮裏榮養, 而沒有子嗣的, 大抵都逃不過去外頭的庵堂了此餘生, 而更不幸的, 會挑選幾人殉葬,帝陵修的再繁華,到底到了那邊, 怕寂寞, 不說真的和生前一般,後宮佳麗三千,可美人該有還是得有的。

看著戰戰兢兢跪了一地的妃嬪,鄭太後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和以往不同,成元帝還在位時,她雖也地位尊貴,可還是缺了些什麼,沒如今這麼有底氣。尤其地上跪著的這些人,那哀傷絕望無助的目光,鄭太後更意識到,權力果真是個好東西。

“主子,這次殉葬的名冊您看看,可還有什麼遺漏的?”

桂嬤嬤這幾日也得意的很,走路都有些飄忽。雖四處是哀樂,可在她看來,紫禁城的天從未這麼藍過。

她是知道太皇太後一直都視那溫氏為眼中釘肉中刺,而今,先帝爺去了,太皇太後若是想借此出去溫氏,誰還敢說一個不字。

人死如燈滅,太皇太後確實想拔掉心頭這根刺,可如今越是身處高位,越是得行事謹慎。三皇子雖被廢黜,可乾州離靖南王屬地不遠,就怕到時候生了什麼事端。所以,即便她再恨淑貴妃,這時候,也得留她一條命。

甚至,她還準備封淑貴妃為淑太妃,依舊住在翊坤宮。

“到底是娘娘考慮長遠,奴婢自愧不如。”聽了鄭太後的顧忌,桂嬤嬤笑著奉承道。

鄭太後嗬嗬笑了笑,“你呀,哪裏是沒考慮道,不過是慣會哄哀家開心罷了。”

說罷,她不由想起了如今還在淑芳閣的蕙嬪許氏。依著宮裏的規矩,她無育嗣之功,先帝又是在和她顛龍倒鳳時出了事兒,這不管怎麼,總沒有留她的理由的。

尤其新帝還格外的黏著她,鄭太後確實想留一枚棋子在自己身邊。她雖不至於眼老昏花,可新帝的性子,之前東宮壓抑的很,又被圈禁在禁宮那麼久,性子免不了有些喜怒無常。這個年紀的孩子,當然不喜歡她這老婆子管束,她呢,也拎得清,皇帝喜歡什麼,那就一切都隨他的意,沒得等他翅膀硬了之後,心底和她生了嫌隙。

可留著這許氏在新帝身邊,她多少還是有些防備之心。這許氏,野心大的很呢,否則,當初也不至於選秀時就早早爬了先帝的龍床。

猶豫幾秒,桂嬤嬤低聲勸慰道:“主子,奴婢倒覺得許氏留著還有用。不說別的,就皇上的性子,雖說年紀尚小,可卻看著是個心思重的。這您若執意取了許氏的性命,皇上心裏,怕會暗暗記您一筆,不劃算的。”

“奴婢知道您怕許氏心思不軌,可她算什麼的東西,雖是許府出來的,可不過一個庶女,許閣老怎麼可能在乎她。她如今連命都是您給的恩旨,日後,您便是她的主子。這道理,她不會不懂的。畢竟,這天下,除了您,沒人會管她的死活。奴婢再說句僭越的話,皇上雖黏著她,可之前,皇上不也黏著錦繡那宮女。可錦繡落水而死,您看皇上嚷嚷著找錦繡了嗎?可見,皇上是個寡情的。這樣的性子,縱是許氏真的有什麼心思,也成不了大事。”

新帝的囂張跋扈,喜怒無常,這幾日鄭太後早就體會到了。別看小小的一個孩子,瞧著什麼都不懂。可他卻知道,自己當皇帝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不,昨個兒傍晚在禦花園放風箏,一個小太監侍奉的不如意,直接就差人把那小太監扔在湖裏了。

這樣的陰晴不定,這樣的殘暴,出現在一個孩子身上,多少讓鄭太後有些唏噓,有些心驚。可思來想去,這也未嚐就不好,一看就是扶不上牆的阿鬥,也不會成為她的威脅。她隻要更加縱著他,更加順著他,那用不了多久,整個天下都會知道,宮裏的太皇太後才是真正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