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戈(2 / 2)

“祖母,您可是聽說了什麼?”許姝知道,若不是有什麼風聲,外祖母絕對不會這麼意有所指。

感歎於外孫女的敏銳,高寧大長公主拍拍她的手,道:“翰林院那邊已經有朝臣暗地裏寫了奏折,說什麼百事孝為先,可如今大曜國危難之際,當以國、事為重。都在挽留你爹爹呢。”

聽了這話,許姝心裏猛得咯噔一下。

外祖母這其實不是在擔心太皇太後和爹爹之間的明爭暗鬥,而是擔心王爺如何看這場戲。

縱然王爺心裏之前沒有嫌隙,怕也會因為這個,心中有了計較。

這若朝臣們集體上書,這樣的動靜絕對會讓王爺身邊那些幕僚,在王爺耳邊,胡說八道。

思來想去,許姝還是決定回許府一趟。

上一世,許家是什麼樣的結局,她根本不敢想。重活一世,她絕對不能讓許家重蹈覆轍。

話說太皇太後這邊,別提有多得意了。

在她看來,這百事孝為先,諒他許晟陽也整不出什麼幺蛾子了。

眼瞅著許晟陽過幾日就會把致仕的折子遞上來,她這心裏,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也因此,特意開了庫房,流水般的賞賜,送往了蕙太妃那裏。可這些,宮裏又有誰敢議論,新帝還小,宮裏年輕點兒的也都在活守寡,五一不仰仗著太皇太後生活。大家隻感慨蕙太妃忒有眼力勁兒,這不僅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而今連太皇太後都抬舉她,真是羨煞人了。

“娘娘,這南邊連連捷報,如今許閣老也即將致仕,奴才在這給娘娘道喜了。”

桂嬤嬤忍不住奉承道。

太皇太後抬眼,看著桂嬤嬤滿臉的堆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誰說不是,這老天開眼啊。他靖南王縱然再厲害,也抵不過這火箭的攻勢。”

說完,她看了看窗外的傾盆大雨,很是得意道:“怪不得今年京城的雨這多呢,這是把南邊的雨下到京城來了。就衝著這個,嬤嬤你說,老天爺是不是向著哀家?”

桂嬤嬤躬身笑道:“娘娘,南邊並未有雨水的消息傳來,可見您說的對,老天爺也是向著您的。”

主仆兩人似乎已經看到垂簾聽政,一手遮天的那一日,可兩人誰都沒想過,京城連日暴雨,南邊就真的能晴空萬裏?

靖南王真的就那麼不堪一擊,區區火箭就能把他堵在長江,一步都近不得?

她們更想不到的是,派出去的甘肅總兵早就倒戈,投入了靖南王麾下。

也不知道該說太皇太後太自大太狂妄了,還是就真的這麼無知。天下誰人不知,唯鎮北王可抵抗叛、軍。可太皇太後就是不信這個邪,怕鎮北王得了軍、功,更是如日中天,更是威脅李氏江山。

殊不知,她就快自己挖坑把自己埋掉了。

而今,唯一能讓太皇太後煩心的,不是叛軍,更不是外頭這連日的暴雨,也不是湧向京城的流、民。而是她那寶貝侄孫。提起這個她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怎麼能在眼皮子底下生了這齷、齪事?她雖知自己那侄子不是什麼東西,可怎麼都沒想到,會和傅瑤勾搭在一起。

憤怒之餘,太皇太後又不得不遮掩下此事。鎮北王貴為西北王,她仍不得不忌憚。何況,這還事關鄭家的顏麵,更別提那傅瑤肚子裏已經有了鄭家的種。這不管怎麼,鄭家都不能穿上褲子不認賬的。何況,這裏麵還牽扯許家,傅瑤可是被她一道懿旨指給許家三少爺做妾的,這若一個弄不好,她這太皇太後怕是顏麵無存呢。

可若真的收回懿旨讓傅瑤做了鄭國公府的大奶奶,她又怎麼甘心。她這輩子,最恨被人算計,被人威脅。

“娘娘,老奴覺得這事從始至終,都是那傅瑤算計的。否則,怎麼偏偏兩人就勾、搭在一起了。謝家姑娘隨許三少爺往西、北去,可不把傅瑤架在那裏下不來台了,她若什麼都不做,這輩子怕隻能活守寡了。所以,老奴敢說,這事兒絕對沒那麼簡單。”

太皇太後原本心裏就窩火,聽桂嬤嬤這麼一分析,更是氣不過了。

半晌之後,隻見她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容,冷冷道:“好啊,她不是想進鄭國公府的門嗎?不是想在鄭國公府養尊處優嗎?好啊,哀家可以成全她。”

桂嬤嬤一時有些不解,看自家主子的神色,仍然有些不甘,可這話,卻似乎又有成全傅瑤的意思,這真是讓人難以捉摸呢。

直到,太皇太後又一句輕飄飄的話丟下來,她直接就愣在了那裏。

“傅瑤這玲瓏心,哀家琢磨著,和康哥兒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左右她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也是鄭家的種,嫁給康哥兒,也同樣是進了鄭家的門,不是?”

這京城誰人不知,鄭家二少爺鄭康自打從大理寺出來,真真就成了廢人一個,和宮裏的太監,沒差的。可太皇太後卻要如此成全傅瑤,這戲可愈發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