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枕無憂
成語意思
墊高了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平安無事,不用擔憂;或放鬆警惕。
近義詞:無憂無慮、歡天喜地
反義詞:憂心忡忡、牽腸掛肚
春秋時候,齊國有個叫孟嚐君的人,他有三千個聰明的人為他出謀劃策。其中有個叫馮諼的人,孟嚐君對他特別好,馮諼心想:“孟嚐君對我這麼好,找機會一定報答他。”
有一次,孟嚐君叫馮諼去薛縣討債,馮諼到了當地就下令所有欠孟嚐君錢的人都不要還了,大家都知道孟嚐君是個重“義”的人。後來孟嚐君回到薛縣時,當地人民熱烈歡迎孟嚐君,讓他感受到“義”的好處。過了不久,馮諼又找機會讓梁惠王重金聘請孟嚐君去梁國做大官,齊國國君聽說後,又趕快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嚐君回去齊國做大官。同時,馮諼又在薛縣建城牆,保證薛地的安全。城牆建好後,馮諼對孟嚐君說:“現從今天起,您可以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了。”
高枕無憂———要時刻準備同一切阻礙我們前進的敵對力量作鬥爭,絕不能高枕無憂。
高枕無憂:
各自為政
成語意思
指各按自己的主張辦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慮全局,各搞一套。
近義詞:各自為營
反義詞:同心協力、顧全大局
公元前607年,鄭國出兵攻打宋國。
宋國派華元為主帥,統率宋軍前往迎戰。兩軍交戰之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殺羊犒勞將士。忙亂中忘了給他的馬夫羊斟分一份,羊斟便懷恨在心。交戰的時候,羊斟對華元說:“分發羊肉的事你是主帥你說了算,今天駕駛戰車的事,可就得由我這個馬夫說了算了。”說完,他就故意把戰車趕到鄭軍陣地裏去。
結果,堂堂宋軍主帥華元,就這樣輕易地被鄭軍活捉了。宋軍失掉了主帥,因而慘遭失敗。
各自為政———根據全國一盤棋的精神,大家互相協作,消除了在個別部門曾經存在過的各自為政的現象。
各自為政:
華而不實
成語意思
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近義詞:金玉其表、虛有其表
反義詞:表裏如一
春秋時,晉國一個叫陽處父的大官出使到魏國去,回來路過寧邑縣,住在一家客店裏。店主姓贏,看見陽處父舉止不凡,十分欽佩,對妻子說:“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今天我看陽處父這個人不錯,我決心跟他去了。”於是,店主就跟著陽處父一起走了。
一路上,陽處父同店主東拉西扯。店主邊走邊聽。剛走出寧邑縣境邊,店主便決定和陽處父分手。店主的妻子見丈夫突然折回,心中滿是疑惑。店主說:“我看到他長得一表人才,以為他可以信賴,誰知聽了他的言論卻感到非常討厭。我怕跟著他沒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禍害。”
陽處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個“華而不實”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離開了他。
華而不實———老師教育我們寫作文時,一定要有內涵,不能華而不實,泛泛而談。
華而不實:
好好先生
成語意思
一團和氣、與人無爭、不問是非曲直、隻求相安無事的人。
近義詞:明哲保身
反義詞:混世魔王、凶神惡煞
東漢時期,有個名叫司馬徽的人善於識別人才。但由於當時政治鬥爭十分尖銳複雜,他就裝糊塗,別人無論和他講什麼事,不管是好是壞,他都回答“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問他身體怎樣,一向安好嗎?他回答:“好”。又有一天,有個老朋友到他家裏來,十分傷心地談起自己的兒子死了。誰知司馬徽也回答:“好!”那個朋友走後,司馬徽的妻子就責備他說:“人家以為你是講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裏話講給你聽。可是你聽人家兒子死了,反而說好,這算什麼?”司馬徽不緊不慢地說:“好!你的話太好了!”他的妻子又好氣又好惱,哭笑不得。
好好先生———做人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因為怕得罪人而變成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
狐假虎威
成語意思
假:假借,憑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它野獸。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去欺壓別人。
近義詞:仗勢欺人、狐虎之威
反義詞:獨步天下、獨擅勝場
森林裏有隻老虎,動物們都怕它。
一天,老虎餓了,邊走邊尋找獵物,它看到一隻狐狸,於是便抓住了它。
狐狸很害怕,可是它很聰明,它對老虎說:“您可不能吃我啊!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在你前麵行走,你跟隨在我後麵,觀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
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有道理,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都是害怕狐狸,相信了狐狸是天帝派下來做野獸首領的。於是,老虎就把狐狸放了。
狐假虎威———抗日戰爭時期,那些出賣民族利益的漢奸、特務,狐假虎威到處欺壓百姓。
狐假虎威:
汗流浹背
成語意思
浹:濕透。汗水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慚愧。現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濕透了。
近義詞:揮汗如雨、汗如雨下
反義詞: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漢文帝想了解一下國家與人民百姓的事情,於是他就把朝中大官周勃找來,問他:“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判決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聽愣了一下,低著頭,回答漢文帝說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全國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濕了,因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分別有掌管的人,問審理案子的事,有主管案件的官員;問財務的事,有主管財務的官員,隻要把他們都找來,一問就知道了。”漢文帝聽了點點頭,對陳平的回答十分滿意。事後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己反應、機智都不如陳平,於是借著生病想回家鄉養老的理由,辭官回家養老去了。
汗流浹背:
汗流浹背———太陽如往常一樣炙烤著大地,步履匆匆的行人,更是汗流浹背,狼狽不堪。
後來居上
成語意思
居:處於。後來的超過先前的。有以稱讚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近義詞:青出於藍
反義詞:一代不如一代
漢武帝時,朝中有三位有名的大臣,分別是汲黯、公孫弘和張湯。汲黯進京供職時,資曆很深而且職位也很高,公孫弘和張湯官職很小,但是辦事能力很強,也就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來,官職都排在汲黯之上。汲黯心胸狹窄,很不服氣。於是找漢武帝評理。汲黯說:“皇上,您見過農人堆積柴草嗎?他們總是把先搬來的柴草鋪在底層,後搬來的反而放在上麵,您不覺得那先搬來的柴草太委屈了嗎?”漢武帝不解。汲黯又說:“公孫弘、張湯論資曆論基礎都在我之後,可現在卻一個個後來居上,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農人一樣嗎?”漢武帝聽後覺得汲黯片麵的看待問題,不通情理,強壓怒火拂袖而去。此後,漢武帝對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職也隻好原地踏步了。
後來居上———自古英雄出少年,後來居上這是人類進步的必然。
後來居上:
合浦珠還
成語意思
現在比喻失物複得或人去複還。
近義詞:物歸原主、完璧歸趙
反義詞:據為己有
東漢時,合浦縣沿海盛產珍珠,人們稱它為“合浦珠”。當地百姓都以采珠為生,以此向鄰縣交趾縣換取糧食。為了撈到更多的油水,官吏不顧珠蚌的生長規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縣內,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采珠為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後,派了一個名叫孟嚐的人當合浦縣的主管。孟嚐到任後,很快找出了當地漁民沒有飯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定,並不準漁民濫捕亂采,以便保護珠蚌的資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
合浦珠還———他丟了幾十年的古董,在鍥而不舍地追尋下如今終於合浦珠還,欣慰之情,不言而喻。
合浦珠還:
後起之秀
成語意思
秀:特異,優秀,表示後輩中的優秀者。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
近義詞:青出於藍、後來居上
反義詞:一代不如一代
東晉時,王忱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才氣,很受親友的推祟。他的舅父範寧,是當時著名的經濟學家,對王忱也很器重。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張玄。張玄早就聽說王忱誌趣不凡,很想與他交談。他年齡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給自己打招呼,就端坐著等候。不料,王忱見張玄這等模樣,也默默坐著,一言不發。張玄見他這樣,對坐了一會,怏怏不樂地離去了。事後,範寧責備王忱說:“張玄是優秀的人才,你為什麼不好好與他談談?”王忱傲慢地回答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來往,完全可以來找我談談嘛。”範寧聽了這話,反而稱讚起外甥來了:“你這樣風流俊逸,真是後起的優秀人才。”
後起之秀———在教育戰線上,我們欣喜地看到一批後起之秀,朝氣蓬勃地活躍在講台上。
後起之秀:
後生可畏
成語意思
後生:青年人,後輩;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近義詞:少年老成
反義詞:少年老成
孔子經常到各地遊曆,有一天,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回答:“打鬧能害人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說,撕破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坐在裏麵,也不給孔子讓路。孔子又問:“你坐在裏麵,為什麼不避讓車子?”孩子說:“我隻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孔子大大的讚歎他。小孩卻說:“我聽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遊泳,馬生下來,三天就能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驚小怪呢?”孔子不由感歎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