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可畏———王勃十四歲寫了“騰王閣序”而飲譽神州,他的成功就說明了一個現實,後生可畏。
後生可畏:
火樹銀花
成語意思
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近義詞:張燈結彩、燈火輝煌
反義詞:漆黑一團、黑燈瞎火、昏天黑地
唐代有位很會享樂的皇帝睿宗,每逢過節,他總會費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鋪張一番,供他遊玩。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要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點起五萬多盞燈,稱為火樹。後來有位詩人蘇味道就寫了一首詩來描繪當時的情形。他在詩裏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把當時熱鬧的場麵,毫無隱瞞的描繪出來了。
火樹銀花———每年的正月十五,街上掛滿了燈籠,張燈結彩,一片火樹銀花的盛況。
火樹銀花:
堅壁清野
成語意思
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近義詞:固壁清野
反義詞:夾道歡呼
東漢末年,潁陽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跟隨曹操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曹操一邊向屯駐兗州的呂布發動反攻,一邊準備奪取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得不到。眼下正是麥收季節,他們對可能發生的戰爭有所準備。這樣軍隊開到那裏,勢必無法立足,到那時,攻不能克,掠無所得,不出十幾天,全軍就要不戰自敗。”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就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占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在暫時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下,堅壁清野,拖延作戰時間,的確是個不錯的計謀。
堅壁清野:
間不容發
成語意思
間:隔開。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時間緊迫,事機危急。
近義詞:危在旦夕、迫在眉睫
反義詞:平安無事、安然無事
西漢的著名文人枚乘,是為吳王劉濞出謀劃策的人,他見劉濞積蓄力量準備反叛,便上書勸諫。枚乘在上書中分析了反叛的嚴重後果。他舉例說,如果在一根線上吊千鈞重物,這重物懸在空中,下麵是無底的深淵,那最笨的人也知道它極其危險。接著他又指出,戰馬剛剛受到驚駭又打鼓嚇它,線將斷又吊上更重的東西,其結果必然是線在半空斷掉無法連結,馬墜入深淵無法救援。這情勢的危急程度,就像兩者距離極近,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盡管枚乘以及其他一些謀士反複勸諫,吳王劉濞還是不聽,決定謀反。於是枚乘等人離開劉濞,前去投奔梁孝王劉武。
間不容發———在手術室內,病人因缺血型而徘徊在生死的邊緣上,醫生們對待此事間不容發,從速解決了這個難題。
間不容發:
井底之蛙
成語意思
井底的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短淺的人。
近義詞:一孔之見、坐井觀天
反義詞:見多識廣
一口廢井裏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裏來的海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裏多快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睡在磚洞邊。看看那些蝦和蝌蚪,誰也比不上我。我是這個井裏的主人,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裏來遊賞呢?”
海龜聽了青蛙的話,說:“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何止千萬裏;海的深度,何止千萬丈。住在那樣的大海裏,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裏,再沒有話可說了。
井底之蛙———小飛平時貪玩,不愛學習。有一天,表姐來家中做客,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令小飛十分羨慕。小飛慚愧的說:“與表姐相比,我真是井底之蛙,以後我一定努力學習。”
井底之蛙:
雞口牛後
成語意思
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麵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麵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近義詞:寧為雞頭,不做鳳尾
反義詞:背靠大樹好乘涼
戰國時期的蘇秦一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縱橫學”。鼓動秦國與其他六國建立友好“聯盟”,然後再各個擊破,但是秦惠王卻並不理會。後來,蘇秦決定采用“合縱”的方法,讓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蘇秦到了韓國後,對韓王說:“韓國領土遼闊,地勢險要,如果韓國屈服了,秦國一定會今年要一塊土地,明年要一塊土地,韓國國土畢竟有限,秦國的貪欲卻無止境。有人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韓國跟秦國連橫,那就做了牛屁股。”韓王認為蘇秦說的有道理,說:“我死也不會向秦國屈服!”蘇秦就這樣說服了六國,六國最終結成了以楚國為首的聯盟。秦國也被六國孤立起來。
雞口牛後———我寧願自己做,也不遠做雞口牛後。
雞口牛後:
江郎才盡
成語意思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在安逸享樂中才情減退。
近義詞:黔驢技窮、江淹才盡
反義詞:出類拔萃、初露鋒芒
南朝的江淹,年紀輕輕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而且退步不少。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江郎才盡———小華的哥哥以前是鼎鼎大名的青年作家,現在他不寫書啦,總感歎自己江郎才盡了。
江郎才盡:
見獵心喜
成語意思
比喻舊習難忘,觸其所好,便躍躍欲試。
近義詞:躍躍欲試、觸景生情
反義詞:無動於衷
北宋的著名學者程顥,從小聰明好學,青年時代就在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在他十六七歲的時候,迷上了打獵。後來因為集中心思研究學問,便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說:“我今後再也沒有打獵的愛好啦!”他的朋友周茂叔聽到這番話後,對程顥說:“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程顥沒有辯解,哈哈大笑。周茂叔的這番話在十二年後得到了驗證。一天,程顥在田野裏見人打獵,頓時興奮起來。但他忽然想起周茂叔說過的話,便壓製了打獵的欲望,徑自回家去了。
見獵心喜———王爺爺以前就是個戲迷,現在看見孫女在吊嗓子,一時見獵心喜,也跟著練了起來。
見獵心喜:
雞鳴狗盜
成語意思
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近義詞: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反義詞:光明正大
齊國的孟嚐君帶著隨從出使秦國,秦昭王想到孟嚐君以後會危害到秦國,便想找個借口殺掉他。
孟嚐君決定求助秦昭王的寵妃,妃子要求拿珍貴的狐白裘交換。狐白裘已經獻給秦昭王,孟嚐君左右為難。有位門客最擅長鑽洞偷東西,於是他就把狐白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就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嚐君的念頭。孟嚐君帶著隨從連夜逃跑,守城的士兵要聽到雞叫才開城門,另一個門客就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官兵隻好把門打開,放他們出行了。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嚐君逃走了,立即派兵去追,此刻,哪裏還能追得到啊。
雞鳴狗盜———爸爸經常批評劉濤,說他不努力學習,整天和一些雞鳴狗盜的人打交道,總有一天會毀了自己的前程。
雞鳴狗盜:
九牛一毛
成語意思
九:表示多數。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近義詞:滄海一粟、一絲一毫
反義詞:不計其數、舉不勝舉
漢朝時,有位大將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匈奴的國境,英勇作戰,許多大臣都祝賀漢武帝善於用人,後來李陵戰敗投降,原來祝賀的大臣又責罵李陵不忠心為國。武帝見司馬遷站在一邊一聲不吭,就詢問他的意見。司馬遷就為李陵辯護,又說到皇上的近親李廣利從正麵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武帝大怒,將司馬遷關在監牢裏。廷尉杜周為迎合皇帝,竟對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
司馬遷受到這種摧殘,痛苦之餘,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更會惹人恥笑。於是,發奮寫作,終於完成了空前偉大的曆史的著作———“史記”。
九牛一毛———語文老師經常說,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我們學到的隻是九牛一毛而已。
九牛一毛:
百發百中
成語意思
每次都命中目標,形容射箭或射擊非常準。後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辦事成功,決不落空。
近義詞:彈無虛發、百步穿楊、百無一失
反義詞:無的放矢、百不一存
百發百中———我的技術好,每一次都是百發百中。
百發百中:
養由基,是春秋時楚國的名將,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有一次,晉厲公攻伐鄭國。楚共王出兵援鄭,和晉軍相遇於鄢陵戰鬥中,晉將射傷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給養由基兩枝箭,要他代為報仇。結果,養由基隻用了一枝箭就把晉將射死,而把另一支箭還給楚共王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