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在韻腳的使用上很有特點,韻部本身便造成低回懇摯的語境,再加上詩人那沉重壓抑的情感,使全詩從內容到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統一和較強的藝術效果。
顧炎武
過蘇祿東王墓
豐碑遙見炳奎題,尚憶先朝寵日殫。
世有國人供灑掃,每勤詞客駐輪蹄。
九河水壯龍狐出,十二城荒向鶴棲。
下馬一為郯子問,中原雲鳥正淒迷。
蘇祿國東王墓: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東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巴都葛叭蘇裏和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領家眷一行340多人訪問中國,受到明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的熱情接待,在北逗留27天。在取道運河回國途經德州時東王不幸遭疾,病故德州。明成祖朱棣派禮部郎中陳世啟帶祭文趕運至德州為東王舉行了隆重葬禮。王妃及兩個兒子留居德州守墓,後改為溫、安二姓入籍中國。蘇祿國東王墓成為我國唯一的一座外國王陵,在曆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和意義。
葉燮
客發苕溪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歸帆趁疾流。
忽訝船窗送吳語,故山月已掛船頭。
詩的前兩句寫作者久客異鄉,雖已乘上歸舟,又是順水急流,可是思鄉的愁緒仍然時時縈懷。後兩句說,忽聞家鄉話傳進了船窗,詩人頓感無比親切,精神為之一振,隻覺得故鄉的明月已掛在船頭,人已到達家門口似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前後對照,構思別致,更顯出思鄉之情的深摯動人。
彭孫遹
秋日登滕王閣
客路逢秋思易傷,江天煙景正蒼涼。
依然極浦生秋水,終古寒潮送夕陽。
高士幾回亭草綠?梅仙一去嶺雲荒。
臨風不見南來雁,書劄何由達豫章?
這首詩是登滕王閣的寫景和詠古之作,點化貼切自然。“依然”二句:化用唐元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等句,說明古今景物不變。“高士”二句:詠當地史跡。高士亭,指孺子亭,在南旱的東湖,幾回庭草綠,言曆時已久。王莽專政,他棄官變姓名,為吳門卒,不知所終,人傳其為仙。《後漢書》有傳。嶺雲荒,言遺跡荒杳。“臨風”二句:寫盼望得到北方親友的書信。
倉央嘉措
情詩其六
入山投謁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意馬心猿到卿卿。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十四歲時剃度入布達拉宮為黃教領袖,十年後為西藏政教鬥爭殃及,被清廷廢黜,解送北上,道經青海今納木措湖時中夜循去,不知所終。倉央嘉措鄉居山南錯那,屬門巴族。該地抑製黃教,盛崇紅教,且生殖崇拜盛行,凡此種種,皆與日後他在拉薩狂蕩豔事有所淵源。傳聞倉央嘉措日間為活佛,夜則四出獵豔,且訴之詩篇,兩百年來廣為高原各族傳唱。已卯九月,予旅居川西,積日譯得倉央嘉措情詩六十餘首,大率以七絕樣式出之。原詩情韻頗似民歌,淳樸率真,多用比興,轉為絕句,貌似風雅,然其味減卻大半矣。
張翽
過商州
重關已過數峰西,繞盡羊腸踏盡梯。
滿耳水聲千澗曲,四圍山色一城低。
詩生動地描寫了商州獨特的山川風光。旅客穿行在盤旋曲折的羊腸山路上,泉水叮咚,奏出悅耳的曲子,簡直使人陶醉了。回頭一看,商州城已過,它被靜靜地放在迷人的環山合抱之中。詩的調子明朗,寫法精巧。
王士禎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詩寫的是江西地界的長江景色,煙雨、白波、寒潮,黃葉、歸雁,好一幅淒清雅麗的長江秋意圖。全詩著墨不多,卻出色地表現了吳頭楚尾的長江動人的神彩。
陳長生
春日信筆
軟紅無數欲成泥,庭草催春綠漸齊。
窗外忽傳鸚鵡語,風箏吹落畫簷西。
這首詩是寫庭園一角小景。風箏斷線墮地是春天常見的事,一經點化入詩,便覺得春意盎然。詩中所寫“吹落畫簷西”五字,不必說明東風而東風自見。
查慎行
官柳
種柳河幹比《伐檀》,黃流今已報安瀾。
可憐一路青青色,直到淮南總屬官!
它描寫民眾在河邊辛苦地采伐檀樹,諷刺統治階級的不勞而獲和殘酷壓榨。這句說:老百姓在河邊種柳樹好比《伐檀》詩中描寫的那種情景。這兩句說:從黃河流域直到淮河流域,那些老百姓種的柳樹長得鬱鬱蔥蔥,可是都變成官家的了。
厲鶚
歸舟江行望燕子磯作
石勢渾如掠水飛,漁罾絕壁掛清暉。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此詩寫詩人在舟中南望,見燕子磯山石的形勢,猶如一隻燕子掠水飛空。膽氣過人的漁人,竟能在絕壁上施網,詩人在觀賞磯上亭,自己卻也成了亭中人觀賞的對象。詩歌紀行寫景,富有理趣。
鄭燮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史,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善畫善書,尤喜畫竹,故而他的題畫詩也大多以頌竹為主題,譬如這一首。首句即點明自己的身份,“衙齋”即官邸,“蕭蕭”說明周遭環境優雅,同時也緊扣畫竹的主題。次句由竹葉聲響聯想到民間疾苦,一個“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第三句是說自己官職卑微,隻是一個小縣吏,然而隻要是有關民眾的,事無巨細,都會放在心上。“一枝一葉”表麵上看還是詠竹,實際比喻民間疾苦。
由於此詩是題畫詩,因而詩人從竹入手,托物言誌,表達了做好民眾父母官的心聲;又由於畫是送給上司巡撫大人的,故不有幾分勸勉之意。詩歌語言質樸,比喻的手法穿插類同,使全詩具有一種虛實相間的效果,更見意味深長。
黃任
西湖雜詩
珍重遊人入畫圖,樓台繡錯與茵鋪。
宋家萬裏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這五首寫杭州西湖景物兼詠南宋史事,寄慨頗深,亦饒風韻。“珍重”二句:寫西湖樓台景物之美,人遊其中,如入畫圖。繡錯,如錦繡交錯。茵鋪,如鋪地毯。茵,毯子。《湖山勝概》:“堤(西湖蘇堤)間桃柳,芳草鋪茵。”“宋家”二句:刺南宋統治者丟棄萬裏中原,而沉醉、玩樂於“十頃”之地的西湖。
曹雪芹
嘲頑石幻相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歎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曹雪芹筆下的“頑石”,是含有深意的,《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它不僅反映了作者巧妙的藝術構思,而且曲折地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塊“頑石”,原是婦女媧氏補天之時所煉成,後來剩下未用的,棄在大荒山青埂峰下。因為“無才補天”,便“幻形入世”。“頑石幻相”表麵指的是“通靈寶玉”,實際指的是賈寶玉。“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女媧煉石補天的事情都是荒唐的,更何況這塊“無才補天”的“頑石”,又能有什麼作為呢?封建社會這個“天”,已經殘破不堪,是無法再“補”了。“失去本來真麵目,幻來新就臭皮囊”。這塊頑石已經失去了它“補天”的真麵目,賈寶玉已經成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叛逆者,靠他來“補天”,更是荒唐不可能的事情。這個封建社會已到了末日,氯數衰敗,時運不濟,所謂“金玉良緣”隻能破產,這是無法挽回的曆史規律。在這樣的環境中,“公子與紅妝”又能有什麼好的下場呢?結局隻能是“白骨如山”,一切皆空。這樣的結局,一方麵無情地反映了封建末世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麵也明顯地流露出了作者因找不到出路,而產生的悲觀厭世的思想情緒。
〖BT2-*2〗〖ML〗蔣士銓
〖BT3-*2〗〖ML〗響鞋廊
不重雄封重豔情,遺蹤猶自慕傾城。
憐伊幾兩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聲!
詩寫春秋時吳王夫差寵愛西施,迷戀女色,以致造成亡國大禍的故事,就這件事抨擊了那些昏庸荒淫的君王。
袁枚
馬嵬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前兩句說:用不到去歌唱當年皇帝妃子的悲歡離合;在人間也有銀河,使得千千萬萬人家夫妻離散。後兩句說:象石壕村那樣的夫妻決別數也數不清,老百姓的淚水比長生殿上灑的那點淚水多得多了!
姚鼐
夜抵樅陽
輕帆掛與白雲來,棹擊中流天倒開。
五月江聲千裏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這首詩寫作者返回故鄉的情景。一葉小船和白雲一樣輕快,劃破水中的藍天,沿江疾駛,把作者從千裏以外一下子帶到了家鄉。整首詩把作者思鄉心切的感情生動地傾訴出來,非常輕快明朗。
李秉禮
榕樹樓晚眺
高閣登臨快晚晴,好風吹送葛衣輕。
雲中古寺疏鍾動,樹裏斜陽遠岫明。
被岸軟沙眠乳犢,蘸波垂柳囀流鶯。
歸途緩踏溪橋月,何處漁舟短笛橫。
首聯七個字,便把時間、地點、作者心情、詩的主題挑明。之後是“快晚晴”的展開。“輕”堪稱詩眼,極抒暢快之情。頜聯運用了虛實、疏密、視覺與聲覺等富於變化的對比手法,讀之有深邃空間的立體感。尾聯突然甩脫“眺”,形斷而意聯。
龔自珍
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方式。這個成語來源於龔自珍《己亥雜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是我國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1792年,他出生於浙江仁和(在今抗州)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他從小就喜愛讀書,特別愛學寫詩。14歲時,他就能寫詩,18歲時會填詞,20歲就成了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寫的詩,想象力很豐富,語言也瑰麗多姿,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他在詩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敗,主張改革,支持禁煙派,反對侵略,反對妥協,充滿著愛國熱情。他是個愛國主義者。龔自珍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在清朝政府裏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於他不滿官場中的腐敗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擠和打擊。1839年,在他48歲時,就毅然辭官回老家。在回鄉的旅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
一天,龔自珍路過鎮江,隻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打聽,原來當地在賽神。人們抬著玉皇、風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誠地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聽當代文豪也在這裏,一位道士馬上擠上前來懇請龔自珍為天神寫篇祭文。龔自珍一揮而就寫下了《九州生氣恃風雷》這首詩,全詩共四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詩中九州是整個中國的代稱。詩的大意說,中國要有生氣,要憑借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現在人們都不敢說話,沉悶得令人可悲。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於常規,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間來吧。後來,人們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簡成“不拘一格”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不拘泥於一種規格、辦法。
魏源
寰海後十首
曾聞兵革話承平,幾見承平話戰爭?
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
夢中疏草蒼生淚,詩裏鶯花稗史情。
官匪拾遺休學社,徒驚絳灌漢公卿。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社會上對戰爭的普遍驚懼心理。人們在戰爭中總是渴望安寧,誰又見過“承平”之際大肆談論戰爭的呢?首聯敏銳捕捉了“兵革”之際“話承平”和“承平”之中“話戰爭”這正常和反常的兩種現象,並用“曾聞”、“幾見”的怪訝語氣,著力突出了後者的異常。頜聯“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將“幾見承平話戰爭”的現象作了進一步的展開。作者巧妙地用了東晉淝水之戰“風聲鶴唳”的典故,一方麵描繪出“話戰爭”的內容──人們普遍地驚懼,以為軍情緊急,大禍將至;另一方麵,又暗示出朝廷的驚慌失措,草木皆兵,稍有風吹草動,就發軍書徵兵,以致人心惶惶,甚至連兒童、使女都紛紛談論著同敵國用兵打仗的話題。這四句雖隻寫了現象,但深刻的意蘊卻不言而喻;所謂的“承平”是朝廷用喪權辱國的“條約”換取的暫時緩解,並不能換來真正的和平,反而使侵略者更加變本加厲,虎視眈眈。之所以有“話戰爭”的異象,乃是“承平”原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