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理財觀念——觀念到位錢到位(2 / 3)

在猶太人的經商法則中,就有一條很重要的秘方:有錢不能存入銀行生利息。在18世紀以前,猶太人熱衷於放貸業務,就是把自己的錢放貸出去,從中贏得高額的利潤。19世紀直到現在,猶太人還是寧願把自己的錢用於高回報率的投資或者買賣,也不肯把錢存入銀行。

美國著名的理財專家大衛·金恩認為,理財上獲得成功的人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而這也對人們能否理財致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富人懂得如何管理金錢,其對金錢的管理是看重於有效性。富人在理財上有著明顯的共同點:即消費不能超過收入,而積攢下來的錢要用於投資。如果一個人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錢財,合理地節省並有效地投資,他的財富就會一點點增多,而善於管理錢財的人最後自然會比不善於管理錢財的人富有。窮人賺錢主要用於消費,富人賺錢大多用來投資。富人會將金錢作為資本,投資於能增值的項目,如房地產、黃金或其他有價值的資產,在他們看來,錢財隻有靠自己的科學打理產生價值才會讓自己走向富有。

在《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把金子埋在花園的樹下麵,每周挖出來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一個賊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鄰居來看他,當他們了解事情的經過後,問他:“你從沒花過這些錢嗎?”他回答道:“沒有!我每次隻是看看而已。”鄰居告訴他:“這些錢有和沒有對你來說都是一樣。” 這個寓言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財富閑置等於零。有句很有道理的俗話道出了理財的重要觀念:“有錢不置半年閑。”在理財中,我們需要一定量的資本積累。但是本錢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采取合理的方式,利用“錢”生“錢”。

有位資產過億,名叫凱爾的商人,他很少把錢存進銀行,而是將大部分的資金放入自己的公司賬戶裏。一次,一位在銀行擁有很多存款的日本商人向凱爾請教道:“凱爾先生,對我來講,生活中如果沒有儲蓄,就沒有了保障,將會非常不安。你擁有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存進銀行呢?”凱爾很鎮定地回答道:“也許儲蓄被你們日本人看做生活的保障。你們認為,儲蓄的錢越多,生活保障的程度就越高。但這樣也會極大限製錢‘生錢’的功能,同時也減少了自己獲利的機會。”日本商人反問道:“您的意思是反對儲蓄麼?”凱爾解釋道:“我不是完全否定儲蓄,但是我反對將儲蓄看做一種嗜好。在儲蓄到一定時間以後,我們可以將其取出,活用這些錢,讓它為我們贏得比銀行利息更多的利益。當我們在銀行中的錢越來越多之時,就會在心裏產生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一味依賴儲蓄利息的心理,會極大地鈍化其理財投資的才能。”可見,隻有通過我們的理財投資行為,讓錢處於流動狀態,讓其處於流通領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它“生錢”的作用。儲蓄可以讓你積攢一些小錢,但是你卻永遠賺不到大錢。

由此可見,當市場經濟逐漸穩定和繁榮之時,我們就需要拿出我們積蓄的財富,使自己的資本增值。在現代,“有錢莫亂藏,存款到銀行”已經成為了落後的思想。我們必須明白:金錢和財富不僅是靠簡單積攢而增值的,更是靠理財的方式來增值的。

時時捕捉理財信息

在平時的理財活動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同樣的信息,對於那些信息敏感性較強的理財投資者來說是機會,他們往往憑借著這種機會做出正確的決策,獲取財富。當然,在了解信息之後,還要注意抓住和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正確的抉擇。

古人憑一葉知秋,牛頓因蘋果下落而得出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受到開水沸騰的啟發而發明蒸汽機。事實上,當我們具有感知身邊事物的高超能力之時,就會對我們的人生發生深刻的影響。理財投資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多注意一下各種各樣看似無所謂、不重要的東西,時時捕捉市場信息,就會對我們在理財中正確識別機遇產生積極作用。

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裏,理財投資行為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個人信息意識強弱,以及利用信息能力高低的直接影響。在曆史上,就有一位美國奇人憑借著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獲得了巨額的利潤。

在1975年初,美國人菲利普·亞默爾在報紙上看到墨西哥發現了疑似瘟疫病例的消息。當時他就想,如果墨西哥發生了瘟疫,那麼很有可能通過加利福尼亞州或德克薩斯州邊境傳到美國來。而這兩個大州恰好是美國肉食供應的主要地區,這樣勢必會導致美國肉類供應的緊張,肉價也一定會飛漲。他當天就派專業人士前往墨西哥考察。幾天後,前往墨西哥的人發回報告,證實了那裏發生了嚴重的瘟疫。亞默爾接到電報立即將手中的全部資金購買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的牛肉和生豬,並且及時運送到了美國的東部。不出亞默爾所料,瘟疫很快就傳到了美國。美國政府下令禁止了包括牲畜在內的所有食品從這幾個州外運。於是,美國國內肉類短缺,導致價格暴漲。在這時,亞默爾將早先購進的牛肉和豬肉拋售。短短的幾個月,他淨賺了900萬美元。

可見,作為一名理財投資者,重視和依靠信息來開展理財投資行動是非常重要的。

1865年,美國的南北戰爭宣告結束。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戰勝了南方種植園主,當時的卡耐基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他認為:在這種曆史背景下,戰後經濟必將複蘇,而經濟建設必須要依靠鋼鐵。他義無反顧地辭去了鐵路部門的工作,合並當時的兩大鋼鐵公司——獨眼巨人鋼鐵公司和都市鋼鐵公司,創建了聯合鋼鐵公司。當時的美國還擊敗了墨西哥,奪取了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決定在那裏建造一條鐵路。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籌劃在美洲建造一條橫跨大陸的鐵路。卡耐基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十分欣喜,並且認為投資鐵路將會是一個賺錢的行為。不久之後,他就在工廠中建起了一座高22.5米的建築,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方式,買下了“兄弟鋼鐵製造”和“焦碳洗滌還原法”的專利,這些舉措讓卡耐基的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當他從社會上的各種渠道得知經濟會走向蕭條的信息,很多鋼鐵企業紛紛鳴金收兵之時,卡耐基卻又花費百萬建造了新的鋼鐵製造廠,結果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由卡耐基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卡耐基的成功與其積極捕捉信息,並果斷做出有效識別有著密切的聯係。

理財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並非每一條都是真實和有利用價值的,當我們捕捉到理財信息之時,還需要對其進行鑒別。好的理財信息,通常具有以下幾個要點:

1. 獲取及時、最新的理財和財經信息

市場變化萬千,但是隻有及時的、最新的信息才具有時效性。遲到的信息已經被大多數人知曉,所產生的作用也就減小了。掌握新的消息,很可能幫助你在投資理財市場上賺到盆滿缽滿,或者幫助你全身而退。總之,越早越及時的消息越有用處。

2. 注重信息的準確性

除了具有時間效應,理財投資信息還要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如果信息出現了錯誤,那麼很有可能讓你血本無歸。現代的很多理財投資者會找理財顧問幫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獲取及時正確的理財投資信息。

3. 價格低廉

如果獲取及時、準確的理財投資信息需要投資者承擔昂貴的費用,那麼這也不是一般的投資者能承擔得起的。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應該選擇大眾化的傳媒來獲得信息,這樣不僅及時,還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4. 服務周到

很多人會選擇銀行等專業機構獲得理財信息,並定製一套理財服務。但是,當我們在考慮這些服務時也要注意服務的質量。我們應該選擇服務周到、評價準確、跟進及時的服務者。

想要成為理財投資高手,就一定要及時地獲取理財信息,並對其加以評估和鑒別。信息,不僅是了解市場的觸角,更是獲利的機會。掌握理財投資信息,並正確識別,合理地運用,這會提高你的投資成績,給你帶來更多的致富機會。

正確識別投資的機遇

機遇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在理財投資中更是如此,要想獲得財富,就必須主動地去爭取機會,如果一味消極地守株待兔,那麼很難獲得理財上的成功。聰明的理財者都明白,有時抓住了生命當中的一個機遇,你就會獲得成功。

被稱為“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全球最大的投資者,“金融巨鱷”——索羅斯就非常善於把握投資理財的時機。1973年,索羅斯和好友羅傑斯創建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剛開始運作時隻有三個人:索羅斯是交易員,羅傑斯是研究員,還有一人是秘書。當時根本沒有人在意他,但是索羅斯卻一直在積攢力量。他訂閱了大量的商業期刊,每天研究成堆的報告,他尋找著每一個機會。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大舉入侵以色列,武器落後的以色列最終以慘敗結束戰爭。從這場戰爭中,索羅斯聯想到美國的武器裝備也可能過時,美國國防部可能會花費巨額資金購買新式武器來重新裝備軍隊。於是索羅斯基金開始投資那些掌握大量國防部訂貨合同的公司股票,這些投資為索羅斯基金帶來了巨額利潤。善於抓住時機是索羅斯成功的重要秘訣之一。

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把握住稍縱即逝的理財投資機遇呢?很多人在介紹自己理財投資經驗之時曾經說過:想要抓住機遇,就必須要做到“準確、快速、機智”。從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理解:

1. 準確就是指要看“準”領域

林紹良是印尼林氏集團董事長,印尼政府經濟顧問,印尼首富,美國《投資家》雜誌將其列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曾被稱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這位華裔印尼富商成功的理財投資秘籍之一就是準確地選擇市場,從而抓住了難得的機遇。在20世紀40年代,林紹良還在靠為別人做體力活謀生,成為富翁隻是他的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當時的曆史給了他一個絕佳的機會。當時,位於印尼的中爪哇生產的丁香煙遠近聞名,每年所需要的丁香達2萬噸,但是原料卻供不應求。林紹良看準了這個領域的市場,就開始販賣丁香。當時正值印度尼西亞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時期,運輸很困難。到盛產丁香的原料地返回,需要先將貨物運送到新加坡,再通過荷蘭軍隊的封鎖線才能運到爪哇。林紹良利用自己與中爪哇的印尼駐軍軍官較為密切的關係,為他們提供軍需物品的同時,也為自己打開了運輸通道。林紹良不僅選準了市場,還獲得了人生的第一筆巨款。

在理財投資之中做到準確地看準市場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選對投資市場。我們要選擇能夠讓我們獲利的領域進行理財投資活動,而在選擇自己沒有經驗,完全陌生的領域時一定要謹慎和小心。

其次,抓住市場的大趨勢。選擇好了投資的領域,下一步就要對市場的發展進行了解,並判斷出市場趨勢是屬於“熊市”還是“牛市”,以采取相應的策略。如果不能準確地參透市場的趨勢,那麼將會對我們的投資理財活動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

最後,判斷出大趨勢中不同階段的發展態勢。準確抓住了大趨勢,隻是“準確”的一部分,我們要了解,在大趨勢的背後,還有著很多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市場形態。特別當你選擇了短線投資之時,更需要注意大趨勢中不同發展階段的態勢,必須分析清楚大態勢下的每個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

2. 快速就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不猶豫,不拖泥帶水,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顯然是一個成功理財投資者必備的素質。毫無疑問,“股神”巴菲特做到了這幾點。在別人的眼裏,股市是個風險之地,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沒有風險。他說過:“投資的決定可用六個字來概括,即‘簡單、傳統、容易’。” 1963年捷運公司的倉庫遭受了巨額詐騙,損失了1.5億美元,股票大幅度跌落,許多人紛紛拋售。但巴菲特在調查中發現,捷運卡在生活中依然廣泛運用,它應該隻是麵臨暫時的困難。於是他立刻開始果斷地分批購買大量捷運公司的股票,最多時約占他的投資資金的40%。1965年,捷運公司開始走出低穀,1967年,股價飆升至每股180美元。巴菲特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人們開始叫他“股神”。

在理財投資中做到“快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要勇敢,並且杜絕猶豫不決。猶豫不決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同樣也是理財投資活動的最大阻力之一。如果你有心理障礙,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前思後想,害怕犯錯誤,等到你做出有關的決策之時,恐怕你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理財投資機會。成功的理財投資者,一定會在仔細分析、研究、調查、總結、觀察的基礎上做出果斷的決定。

其二,不用計較一時得失。在理財投資市場上,很多人都對於價錢斤斤計較。如當股票價格比預期時貴一點,人們會因為嫌貴而放棄購買。結果常常出現這種情況,當股票繼續上漲時購入的成本也就更大了,於是很多人也就隨之喪失了賺錢的大好時機。理財投資,不能因貪圖一時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

3. 機智就是指在理財投資之中要善於運用策略

首先,不畏懼大額買賣。對於有實力的理財投資者來說,要運用智慧去理財,樹立信心,不畏懼大額買賣,因為風險越大,你的收益就會越大。

其次,不能將全部的財產做“賭注”。理財投資者應該合理地組織投資組合,長線、中線、短線,三線相結合,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