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教育基金規劃——為子女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教育理財的規劃法則
孩子的教育支出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盡量、盡早根據家庭情況的特點建立起教育基金。
目前隨著教育收費地不斷提高,子女的教育費用已經占據了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人民銀行最近的調查顯示:城鄉居民儲蓄的目的中,用於子女教育的費用排到了第一位,位列於養老和住房之前。上海社科院有關專家學者也做過分析,目前養育一個孩子從0~16歲的成本已經達到了25萬元左右,如果加上子女上大學的費用,保守估計一個孩子需要40萬元人民幣。而隨著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家長們為子女存進銀行的教育資金也在不斷地“縮水”。
教育理財投資和其他投資一樣,有一定的步驟。一般來說,設定投資目標、規劃投資組合、執行與定期檢討是規劃子女教育基金的三部曲,其具體內容如下:
1. 設定投資目標:計算子女教育基金缺口,設定投資期間,設定期望回報酬率。
2. 規劃投資組合: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設定投資組合。
3. 執行與定期檢討:堅持子女教育基金計劃,堅持專款專用,定期做調整。
為了讓子女教育資金的收益增長速度超過通貨膨脹速度,我們應該選擇合理的理財方式使其保值增值。用單一的儲蓄方式給孩子規劃教育基金,難免會受到教育消費增長的影響。如果家庭出現了變故,自然也會對孩子未來的教育經費產生影響。
為了更好的合理規劃教育基金,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我們需要走出以下幾種理財誤區:
1. 不顧現在情況,盲目追求未來
目前,家長做孩子教育理財的最大誤區就是為了未來的教育開支而影響了孩子現在的教育。隻考慮未來,而忽視當下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不能一味地積累基金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對孩子需要的圖書、玩具、娛樂物品也要滿足,還要拿出錢來培養孩子感興趣的愛好,如音樂、舞蹈、美術等。如果孩子沒有初期教育所打下的基礎,那麼其後彌補起來會很困難。
2. 為了孩子的教育金而忽視了自己的養老基金規劃
這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人處於奉獻和責任的目的而為他人而活,但是同時也要為自己而活。最重要的是,一個健康快樂的自己也可以在未來減輕兒女的負擔。很多年輕人在30歲以後生孩子,孩子畢業之後自己也就到了快退休的年齡,這時的孩子剛剛步入社會還沒有能力贍養父母,因此我們在教育金和養老金之間一定要找到平衡點。
教育理財規劃還要遵循一套合理的規則,隻有把握這幾點原則,才能讓你輕鬆實現教育理財的目標。
1. 越早規劃越輕鬆
這條道理和越早理財越好的道理是相同的。教育資金的積累和增值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們必須通過細水長流的方式,充分利用金錢的複利效應來獲利。
2. 確立明確的教育基金目標
3. 按照不同的教育期限,準備好充足的教育基金
4. 以穩健投資為準則,劃定投資期限
子女教育基金理財規劃的目標重點就是在於擁有足夠的學費,其他的目標需要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
在規劃教育基金之前,頭腦中一定要對孩子所需要的資金數目有個大致的了解。子女教育理財規劃也應該按照這樣的資金需求做出一些調整。
一旦做出了儲備教育金的決定之後,我們要選擇好投資品種和適當的投資組合。為孩子規劃教育金,家長還需要高瞻遠矚,一是計劃性投資,二是要規避風險。發達國家流行的“理財金字塔”理念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鑒,60%支付日常生活花費,20~30%投資理財,7~10%風險管理。因此,為孩子儲備足夠的教育經費,必須及早和穩健地規劃,選擇一些較為穩妥又可以增值的理財投資產品。
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教育目標設定相應的投資期限。如果你的孩子還小,距離上大學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你可以選擇一些積極的投資工具,如股票型基金。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初中畢業,則可以選擇高配息的海外債券基金等,注重當期收益的投資工具。
在劃定投資期限之後,你就可以預定一個年回報率,當然,投資期限長的還需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預期回報一定要能夠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對於投資期限較短的投資,則要重點考慮其流動性因素,不能單純地追求高收益。
如何規劃籌備教育金
當我們決定為孩子儲備一筆教育基金之後,就該采取一些實際行動了。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子女教育金都必須提前規劃。
清華大學有關專家曾計算過中國教育的收益率,結論是中國城鎮居民為子女教育投入的差額收益率為3.96%。即子女每多受一年教育,將來收入可以提高
3.96%,如果加上省份因素,差額收益率則為4.88%。很顯然,教育投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它不但會帶來經濟上的收益,還會增強孩子的生存能力,從而使其享受幸福人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教育基金的籌劃,這不僅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有保障的未來,更是一種新穎有效的理財方式。那麼,在籌劃教育金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考慮子女興趣和能力的同時,不能忽略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和支付能力
在孩子學習成績和發展方向還未完全定型的小學和初中階段,子女的興趣愛好也是經常發生轉換的。針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讓教育金可應付他們未來的不同選擇。比如上藝術類院校還是普通大學,到國外留學還是在國內讀書。如果家庭的支付能力實在有限,家長應該和孩子針對教育深造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當然,子女也可以在參加工作後再確定是否深造,也可以用自籌部分深造費用或者申請國家助學借款等形式繼續學業。
2. 學會利用定期定額的理財方式來實現子女教育基金的儲蓄
積少成多的習慣性儲蓄會為孩子的求學夢想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雖然每次存錢不多,但是我們應該懂得滴水穿石的道理,定期定額的強製儲蓄是我們不應該忽略的一種有效籌備教育金的方法。目前可以利用教育儲蓄、保險等投資工具來強製儲蓄。
3. 教育理財應該以保守投資為主,不要冒太大的風險
選擇高風險的理財投資方式雖然獲利大,但是一旦失敗損失更高。況且,教育基金並非越多越好,所以不要因為籌備教育金的壓力而去選擇高風險的理財投資方式。
4. 可以多籌備些教育金,多餘的部分可作為自己養老的退休金
子女若獨立性較強,可能會假期打工賺取生活費,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小父母的負擔。但是由於這是不確定因素,在籌集教育金時最好多準備一些。這些多餘的資金可以用於自己未來的退休金,降低退休後給子女帶來的經濟壓力。
在子女教育基金的籌備中,我們還需要借助一些理財投資的工具。針對求穩定,並且更重視長期投資的教育基金來說,傳統的教育儲蓄和教育保險是人們比較喜歡選擇的投資方式。
1. 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的最大優勢在於采用零存整取定期儲蓄的方法,獲取整存整取的存款利息,並且還可以享受免繳利息稅的待遇。其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最高為2萬元,存期分為1年、3年和6年三個檔次。1年期、3年期的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6年期按開戶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與此同時,教育儲蓄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有資格辦理教育儲蓄的理財投資者範圍比較小,按規定,隻有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才能辦理教育儲蓄,而且隻有開具非義務教育的入學證明才能支取教育儲蓄款,否則不僅不能享受利率優惠,還不能得到免稅的優待。這也就將長達9年的義務教育費用排除在外了。
其次,存款數量小。單憑教育儲蓄最高存款的2萬元,肯定無法滿足孩子對教育金的需求。現在培養一個大學生,每年的學雜費少則5~6千元,花費上萬元的也不在少數,每月生活費約為1000元左右,普通大學幾年下來的學費也會在4~5萬元之間。如果一些孩子有出國留學的打算,這筆費用更是以百萬元來計算,顯然2萬元不夠支付如此巨大的教育金額。
最後,利率的影響。為孩子準備教育儲蓄的時候,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存款利率變動給存款帶來的風險。教育儲蓄是按開戶日利率計息的,如果在升息前存入,且選擇的存期很長,儲戶就不能分享到升息帶來的利益了。
2. 教育保險
教育保險的形式相當於將短時間急需的大筆資金分散開逐年儲蓄,投資年限通常最高為18年。這會給早投保的人帶來好處,越早投保,不僅意味著家庭繳費壓力減小,更會讓你領取更多的教育金。購買越晚,由於投資年限短,保費就會越高。在選擇了教育保險之後,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教育儲蓄險的提取範圍。教育儲蓄險的提取是受時間限製的,一般都是在孩子上初中、高中或大學的特定時間裏才能提取。如,投保年齡在0~9歲之間的孩子,12周歲時就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10%作為初中教育金;15周歲時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15%作為高中教育金;18歲時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25%作為大學教育金;25歲時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50%作為創業基金;60周歲後每年可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13%(女性為12%)作為養老金,直至身故。而10~12歲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領取初中教育金;13~15歲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領取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金了。
其次是教育保險也可分紅。在一般情況下,如果保額相同,具有分紅功能的教育保險保費要稍高一些。分紅型的教育保險可以在孩子上中學開始,從保險公司分期領取保險金,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物價上漲帶來的貨幣貶值風險。
最後,有關“保費豁免”的規定。所謂保費豁免,是指保單的投保人如果不幸亡故或者因嚴重傷殘而喪失繳納保費的能力,保險公司將免去其以後要繳的保費,而領保險金的人卻可以領取和正常繳費一樣的保險金。這一點避免了很多家庭悲劇的產生,它也因此和儲蓄有了最本質的區別。
在保險方麵不能隻顧優先為孩子投保,而忽略了家長本身。家長是家庭的支柱,如果隻考慮到孩子的幸福,為孩子買保險,家長不買,那麼當家長出現意外時,這個家庭很可能會因此陷人困境。因此,家長為孩子購買保險的時候應先做好自己的保險規劃。
[案例分析] 低收入家庭的教育理財規劃
在社會上存在著為數不少的低收入家庭,由於孩子教育的支出比例占據了家庭支出的絕大部分,對於他們來說,孩子的教育開支常常使他們捉襟見肘。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為數不多的資金進行合理地規劃,讓孩子接受到同樣質量的教育。
雖然我們知道家庭教育基金規劃的一些基本的規則和原則,以及一些注意事項。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會有一些疑問,因為每個家庭的經濟情況都不相同。在規劃教育基金之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下是幾家低收入家庭家庭教育金規劃的實例,希望您能從中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