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即559年6月20日,天空突然出現日食。掌管天文的太史對高洋說:“今年應當除舊布新。”高洋聽後十分疑慮,他把彭城公元韶召來問道:“西漢末年王莽奪取了劉家的天下,為什麼很快就讓劉秀奪了回去?”元韶說:“因為當初王莽沒把劉氏宗室全部殺光。”一句話,勾起了高洋的殺心。他下令把原皇室的宗室近親44家逮捕下獄,押到東市處死,前後共殺掉700多人,連嬰兒也無一幸免。
高洋的凶暴殘忍,使原魏帝的遠房宗族非常恐慌,他們聚在一起,商量對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脫離元氏,請求高洋賜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大丈夫寧願玉碎,不為瓦全,怎麼能拋棄自己的宗族,改從別人的姓氏呢?誰知元景安膽小怕死,他卑鄙無恥地把元景皓的這些話都報告了高洋。結果,景皓被處死,元景安得以苟且偷生。
我來告訴你
曆史上,有堅守氣節的英雄好漢,也有出賣靈魂的敗類孬種。麵對生死考驗,麵對各種誘惑,許多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也有人貪生怕死。貪生怕死者遭到千古罵名;而堅貞不屈者,他們的精神世代為人們所銘記。
留下丹青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從小在嚴父良師的教導督促下刻苦學習,20歲時即中狀元,後入朝為官。
此後十幾年中,文天祥斷斷續續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他為南宋朝廷披肝瀝膽,每每遇事,都挺身而出。可恨朝中奸臣當道,終被當朝皇帝宋理宗罷官。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汗位,又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4年,忽必烈發20萬元軍水陸並進,直取臨安。南宋政權一片混亂。
1275年,時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散盡家資招兵買馬,數月內組織義軍3萬,開始了戎馬生涯。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臨安門戶獨鬆關,離平江三天後,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關已失守。急返臨安,準備死戰,卻見滿朝文武紛紛棄官而逃,文班官員僅剩6人。
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岩、梅州,挺進江西。在雩都大敗元軍,攻取興國,收複贛州10縣、吉州4縣,人心大振,江西各地響應,全國抗元鬥爭複起,文天祥號令可達江淮一帶,這是他堅持抗元以來最有利的形勢。元軍主力開始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文天祥寡不敵眾率軍北撤,敗退廬陵、河州,損失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擄走。
第二年年底,文天祥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降元的張弘範勸降,遭嚴詞拒絕。文天祥曾寫《過零丁洋》以明誌:“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往大都,一路上“風雨羊腸道,飄零萬死身”,路過文天祥的家鄉時,怕有鄉親劫船,便把他頸項和雙足捆鎖在船裏。文天祥絕食反抗8天,因聽說船將在建康停留,又喚起了逃跑的希望,恢複飲食。在建康,被嚴密隔離囚禁的文天祥寫下了“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的詞句。
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被安置在高貴的房間裏,擺有佳肴美酒。雖然勸降的人一撥接一撥,都被他嚴辭拒絕了。忽必烈親自來勸降,並許以宰相之職,他仍不為所動。
元統治者將他投入地牢,囚禁折磨達3年之久,使他讀到正在元宮中充當女仆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來獄中探望。但文天祥不為百般折磨、千般利誘、萬縷親情所動,凜然作《正氣歌》,頌曆史人物不朽業績,抒“是氣所磅腐,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之誌向。
在押赴刑場的路上,披枷帶鎖的文天祥麵不改色,神色安然,他問旁邊的百姓:“哪邊是南方?”然後向南拜了幾拜,從容就義,在場的眾人都為這寧死不屈的民族豪傑流下了眼淚。
我來告訴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下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一生的寫照。當國家遭受侵略時,決不苟活,決不卸責,奮起反抗;當愛國和生存不可兼得時,毅然舍棄生命,以捍衛自己的愛國心。他的這種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和高尚情操,令其短暫的生命發出耀眼的光輝,並成為後人的楷模。
蓄須明誌
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不僅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蜚聲海內外,更以其抗戰愛國、蓄須明誌的崇高氣節為國人所傳頌。
上海淪陷後,梅蘭芳作為曾經兩度訪問日本而深受日本人民愛戴的著名人士,立即成為日本人的“親善”目標。樹大招風,梅蘭芳深知自己的處境。他一方麵靜觀事態變化,一方麵也在準備著應付辦法。果然不久有人找上門來,希望他到電台播一次音。雖然來人並沒有明說播什麼音,但梅蘭芳心裏有數,便以將去香港演出為由拒絕了。
當然,梅蘭芳也意識到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隻要他留在上海一天,對他的騷擾就不可能停止,而隨著拒絕次數的逐漸增多,相信日本人也將失去耐心,到那時,他的生命都可能難保。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逃離上海,前往香港,住在香港半山上的幹德道8號的一套公寓裏簡單地生活了長達4年之久。
梅蘭芳是世界知名藝術家,他曾經有王府花園般精美的處所,有錦衣玉食,有前呼後擁眾星捧月般的境遇。這一切生活上的奢華其實離他並不遠,甚至可以唾手可得。然而,他卻不屑於此,他寧願每頓隻有一碗飯、一筷子罐頭或者一小塊鹹魚,甚至提心吊膽地時刻警惕頭頂上呼嘯而過的炸彈,就隻是為了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所應當具備的氣節。盡管他視藝術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關頭,他毫不猶豫地將藝術讓位於民族氣節。
生活上的困頓,梅蘭芳能夠耐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危險,他也能直麵,但他難以壓抑精神上的苦悶,也深知難以抗拒即將到來的時時刻刻的騷擾,他用過太多的拒絕的借口,已經難以為繼,他要重新設計新的理由,那便是“蓄須”。老奸巨猾的日本駐港部隊司令酒井雖然猜到梅蘭芳蓄須的目的,但麵對這樣一位世界級的文化名人,這樣一位受日本人民愛戴的藝術家,他著實有些無可奈何,況且梅蘭芳以“我是個唱旦角的,年紀老了,扮相不好看了,嗓子也壞了”為由拒絕登台,也合情合理。
為了對付日寇的不斷搔擾,梅蘭芳一方麵堅持留須,一方麵不惜自傷身體。為了拒絕日偽的邀請,他請私人醫生為他注射傷寒疫苗,致使連日高燒不退,為此差點丟掉了性命,終於擊碎了日偽的妄想。他拒演的理由,除了“蓄須”外,牙疼、心髒不好不能坐飛機等都被他用做擋箭牌。盡管年複一年,生活因不能登台而逐日困窘,但他一直堅持下來,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我來告訴你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是中華民族氣節的主旋律,一個具有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的人,能夠抵禦各種名利的誘惑,不為強權所屈服,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作為先輩的繼續人,我們不僅要繼承這樣的氣節,更應該為它發揮光大。
別人做到的,我也能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17歲才進中學。他文化基礎差,學習很吃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為45分。校長要他退學或降級,經他再三請求,才勉強同意他跟班讀一個學期。
第二學期,童第周發憤學習。每天天沒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讀外語。夜裏同學們都睡了,他又到路燈下麵去學習。值班教師發現了,關上路燈,叫他進屋睡覺,他趁教師不注意,又溜到廁所外邊的路燈下麵去看書。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課終於趕上來了,各科成績都不錯,數學還考了100分。童第周看著成績單,心想:“一定要爭氣。我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辦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
童第周28歲時,得到親友的資助,到比利時去留學,跟一位在歐洲很有名氣的生物學教授學習。一起學習的還有別的國家的學生。舊中國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學生。童第周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
幾年來,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剝掉的實驗。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需要熟練的技術,還需要耐心和細心。同學們都不敢嚐試,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幾年也沒有成功。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鑽研,反複實踐,終於成功了。那位教授興奮地說:“童第周真行!”這件事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也為中國人爭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