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處世離不開陽光心態
我們身邊常常有兩類人:一類人與人相處融洽,整天快快樂樂,擁有高品質的生活,人緣也特別的好;一類人剛好相反,他們整日默默無語,動不動愁眉苦臉、自怨自艾,抱怨命運的不公。同在藍天下,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人群呢?是因為心態!陽光心態讓人積極向上,陰暗的心態讓人悲觀失望。所謂“人格缺陷”,也多是心態缺陷。
小麗的苦惱
有個叫小麗的中學生,雖然成績優秀,並有那麼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但卻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心胸狹窄,她容不得別人比她強,受不了老師的一點兒批評。因此,她和同學的關係很緊張,有時也會跟老師鬧矛盾。
上幼兒園時,她經常為了一些小事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有一次,她和一個小朋友爭吵起來,老師批評了,她便覺得自己很委屈,回家又哭又鬧,逼著媽媽給她轉幼兒園。媽媽拗不過她,隻好給她換一所幼兒園。
上了學,小麗的老師都挺喜歡她,但她心胸狄窄的壞毛病還是沒有改。班上如果某個同學在哪方麵超過了她,她就會非常氣憤,想方設沒打擊、報複或者誹謗人家,以發泄心中的不滿,同學們知道小麗有這樣的毛病,都疏遠她。
小麗也不能接受老師的批評,一次,老師說她學習好,工作能力強,就是工作方法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同學關係有時會出現一點緊張,希望她能稍微改變一下。老師說得很委婉,也很誠懇,但心高氣傲的小麗哪裏聽得進去。為了這件事,她一連幾天吃不下飯,也不說話。她覺得太不公平了,老師怎麼能這樣對待自己呢?
我來告訴你
心胸狹窄的人在人際關係中多是失敗者。因為心胸狹窄使他不能容忍別人,隻能看到別人的短處,無法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別人的長處,結果使人際關係越來越僵,朋友越來越少,有苦無人訴,有難無人幫,致使情緒陷入消沉和悲觀,難以擺脫。心胸狹窄是人格的失敗,會使人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
雞蛋的別稱
有個南方人,從來不吃雞蛋蛋。
一次,他出遠門到北方。在路上走得累了,肚子也咕咕直叫,就進了一家小店坐下,吃些東西。
店裏的夥計一看有客來了,忙過來打招呼,殷情地邊擦桌子邊問:“客官,您想吃什麼?”
這個南方人第一者次來北方,對北方的菜很不熟悉,就隨便地說道:“有什麼好菜就上吧。”
夥計應道:“本店的木樨肉做得可拿手了,您可以嚐一嚐。”
不一會兒,菜端上來了,南方人一看,原來裏麵有自己不吃的雞蛋,可他又怕如果說出來,別人會嘲笑自己無知,就不願明說,隻是問道:“還有別的什麼好菜嗎?”
夥計說:“還有攤黃菜,也是本店的拿手名菜。”
南方人心裏嘀咕:攤黃花是什麼玩意兒?不管它,先要了再說吧。菩薩保佑,可千萬別再有雞蛋呀!便說道:“太好了,就這個吧!”
等到菜送來一看,仍然還是有自己不吃的雞蛋。不好再推了,他隻好說:“菜不錯,可異我肚子挺飽的,不想吃東西。”
他的仆人餓實在不行了,便勸他說:“前邊的路還很遠,不吃的話,待會兒恐怕要挨餓的。”他於是借梯子下台階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吃些點心吧。夥計,有好點心呈?”
夥計答道:“有臥果子。”
他說:“那就多拿幾個來吧。”
等到“臥果子”被端上來,他一看不禁傻了眼,竟然又有自己不吃的雞蛋。他心中又羞慚又惱火,再也找不出什麼理由了,人得餓著肚子趕路,直走得疲憊不堪。
我來告訴你
有的人不懂裝懂,多半是好麵子,擺架子,用假象來掩蓋自己的無知,以維護自己的虛榮心。這樣的結果,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虛榮心是非常有害的,它會使人誤入歧途。最好的辦法是:放下架子,保持謙虛,虛心學習,掌握知識,這樣才不會自欺自人。
兩隻酒桶
路邊有兩隻酒桶,一隻桶裏盛滿了美酒,另一隻桶則是空的。空桶覺得很無聊,便開口說話了:“老兄,咱倆賽跑吧,看誰跑得又快又穩。”酒桶同意了。兩隻桶同時從很高的地方向低處滾去。酒桶因為裝滿了美酒,跑得又沉又穩,它所經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道又深又直的印跡,也沒有什麼大的聲響。空桶因為身子輕,滾起來總是會隨著路的高低起伏又蹦又跳,發出很大的聲響,還揚起一路灰塵。路上的行人看見空桶那嚇人的架勢和帶起的滾滾煙塵,都趕快捂著鼻子躲到一邊去了。空桶看見了,以為人們都敬畏自己,得意地哈哈大笑。空桶的笑聲傳到酒店老板的耳朵裏,店老板很生氣,追出來舉起斧子就把這個不安分的空桶給劈了。
我來告訴你
有知識的人,知道力量大無邊,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所以,為人很謙虛,很穩重,懂得禮貌;沒有知識的人,卻以為自己有知識,別人都不過如此,因而目中無人,自以為是,誇誇其談,不可一世。你是喜歡第一種人呢,還是喜歡第二種人?生活中,我們總是討厭那些大話連篇和不學無術的人,敬重有學問的人。因此,我們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就要多掌握知識。
麻雀和鷹
某國王宮的屋頂上有一隻麻雀,它正用很輕的步伐,小心謹慎地走著。麻雀的妻子奇怪地問道:“你為什麼這般謹慎地走路?”
麻雀答道:“因我的身體比較重,如果我不輕輕地走,這座美麗的王宮不是要被我的重壓壞了嗎?”
這時,一隻鷹正在空中盤旋著,聽見了麻雀的大話,十分生氣,想要懲戒它。但是,麻雀已經知道鷹的意思了,它立刻離開王宮,飛到樹上,逃回巢裏躲著不敢出來。
麻雀的妻子又問道:“你為什麼又回來得這樣匆忙呢?”
麻雀答道:“當然要趕快回來呀,如果我再多停留一會兒,不是要將王宮壓倒嗎?我因為要挽救這座大建築物的危險,所以就立刻離開它呢。”
鷹聽見麻雀又在那裏說大話,更是生氣,想去教訓它,但是這隻麻雀卻安全地住進巢裏了,鷹沒有辦法,隻得離開,它自言自語地說:“幸虧麻雀的身體渺小,不然,它們的口氣這樣大,世界上何處可以容納它們呢?”
我來告訴你
有人之所以說大話,是因為愛麵子,自吹自擂,用虛假的誇大的語言來掩蓋真相,以維持自己不堪一擊的自尊心。這是一種可怕的心理現象,它從自欺欺人開始,又以損人不利己告終,其結局是讓人小看和輕視。
假癡不癲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負起了“北定中原”的重任.公元234年,諸葛亮第六次北上伐魏.他親率三十萬大軍,一千隻運糧木牛流馬,經劍閣,直抵祁山大本營。
魏國皇帝曹睿得知諸葛亮出兵的消息,焦急萬分.他派大將司馬懿率領軍隊,日夜兼程,趕到渭河,屯兵南岸,背水為營,阻擋蜀軍.探子飛馬來報:“諸葛亮親自率領一支軍隊占領了五丈原。”
司馬懿大喜:“我早料到諸葛亮用兵謹慎,會以五丈原為依托,穩紮穩打.眼下我軍隻要堅守,疲勞蜀軍,拖延時間,蜀軍必敗。”司馬懿在渭南寨內堅守不出,任諸葛亮多次挑戰,全不理會。
一日,諸葛亮派使者送了一隻裝滿女人衣物的大盒到司馬懿賬前,道:“將軍甘心窟守士巢,和女人的行為又有什麼兩樣?”司馬懿大怒,正待發作.轉念一想:這豈不是諸葛亮的激將法嗎?立即壓下怒氣,欣然接受了東西,還笑問使者:“丞相起居如何?”使者答:“丞相日理萬機,夜不能寢,飯量卻不行。”
魏軍將領聽說諸葛亮送來女人衣物以示侮辱,個個摩拳擦掌,十分憤怒,向司馬懿請戰.司馬懿說:“天子命我堅守不出,如果諸位定要出兵,待我上奏。”眾將領隻好同意.使者回到蜀寨,將司馬懿上奏朝廷請戰一事稟報諸葛亮。
諸葛亮正在病中,長歎一聲道:“這是司馬懿用的假癡不癲計。他是假裝不能作主,其實是拖延時間,疲勞我軍。”魏蜀兩軍相持百餘日,仍難分勝負。
這天,蜀軍突然從五丈原撤退.司馬懿覺得蹊蹺,趕到五丈原蜀軍營地察看,隻見滿地糧草戰具,心想,莫非是諸葛亮死了。果然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病死軍中的消息不久便得到證實。渭河兩岸的百姓奔走相告:蜀軍退入山穀,哭聲震天,軍中遍插白旗.司馬懿這才率兵追趕.然而山道上滿是蒺藜,人馬行動遲緩.待魏軍追到赤岸坡,蜀軍早已走遠.司馬懿對眾將領說:“蜀軍不會再來,可以高枕無憂了。”
我來告訴你
中國古代有許多“激將”的戰例。“激將”的結果:落於對手事先挖好的陷阱中。但有許多並不上當的例子,麵對對手的“激將”,而一笑了之,從而使對手的計劃落空。試想,如果司馬懿像周瑜那樣動輒生氣,不顧一切,那麼司馬懿還有後果的戰果嗎?可見,我們做人要有氣度,要有雅量,以免落入“小器鬼”的下落。
青蛙的願望
河邊的一隻青蛙,對自己的走路方式極為不滿,四條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看那些人,兩腿直立行走,又高級又瀟灑,要能像人那樣走路該有多幸福啊!
於是,青蛙不停地到河邊寺廟中去拜佛許願,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樣走路。年複一年,青蛙的誠意終於打動了神靈,青蛙的願望實現了。
青蛙驕傲地站了起來,邁開兩條長腿(原先的後腿),大步流星走了起來,可是它莫名其妙地離河邊越來越遠,怎麼也走不回水邊去了,也無法再捕捉到食物,饑渴難當的青蛙終於死掉了。
原來,青蛙站起來走路後,它的眼睛卻隻能望見後麵,腿往前走,眼往後看,這樣的怪物自然無法生存。
我來告訴你
盲目的攀比,反而自討苦吃。人生在世,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家庭條件、生活環境和自身素質都存在著差異。看到別人在某方麵比自己強,就眼紅,就看齊,甚至力圖趕超別人,這其實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一個好結果。隻要自己盡力了、奮鬥了,即使趕不上別人也沒有關係,同樣會得到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