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被兩個凶惡的大漢,用匣槍頂著押走的大哥,爺爺嚎啕大哭,直到天色慢慢黑了下來,這才拔腿跑回了家中報信。
自此以後,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太奶奶的眼睛突然變得昏花起來,年僅四十歲的她老人家突然花白了頭發,做針線都難以如願了,整日裏坐在院門口,看著大街上匆匆而過的行人,那樣子自然是期盼著自己的兒子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
根據爺爺提醒,我再次找到了大爺爺,試圖從他自己嘴裏打聽出兩次,不,是更多的發生在他身上的,乃至於發生在那個年代的故事來。
“大爺爺,衛國看你來了!”
“哎呀,是我家秀才回來了,太好了,快來爺爺屋裏坐,外麵熱著呢!”大爺爺對我倒是依舊熱情,提起馬紮子,拄著拐杖,拒絕了我的攙扶,晃悠著,但是依舊腰杆筆直地走向了小屋。
“還是多虧了你爸爸,給爺爺安上了電風扇,要不這小屋裏可是悶得慌!”大爺爺讓我坐到床沿上,看我掏出來一些城裏帶來的水果點心之類,樂嗬嗬說道:“你這孩子,和你爸爸一樣,總是惦記著大爺爺,沒少從城裏帶好吃得過來,比我家幾個畜生強多了!”
大爺爺罵的是自己的幾個親生兒孫,以為多種原因,大爺爺的幾個兒子很是不孝順,影響到下一代,我的那些堂兄弟也不夠孝道,幾乎從不過問大爺爺的生老病死,還是我的爺爺兄弟情深,一直從經濟和精神等各方麵照顧著大爺爺。據說爺爺離休之後,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鄉村老家,主要也是為了就近照顧大爺爺。
親情越加濃厚,大爺爺對我越來越喜愛,自從我考上大學時候,每當見了我爸爸,尤其見到我,更是變得喜悅起來。當然,在麵對別人的時候,依然是那個不愛說話,沒有笑容,孤獨而且倔強的挺拔老頭。
“拿上?頭和鐵鍬,跟爺爺到屋後去。”坐了沒一會,大爺爺突然命令我拿起工具,走到了小屋後麵。
“嗯,應該是這塊了!”拄著拐杖轉了幾步之後,大爺爺用拐杖敲敲地麵說道:“先用?頭挖下去,碰到硬東西之後,用鐵鍬清理掉裏麵的泥土,咱們再想辦法下去!”
懷著好奇和期待,不大工夫,我就挖開了一個多平方大小,半米多深的一個土坑,砰一聲清脆的響動,?頭被彈了起來,腦袋還算靈光,而且眼不花,耳不聾,隻是有著嚴重哮喘的大爺爺急忙喊道:“好,那是塊石板,把周圍泥土清理幹淨,掀起來就可以下到地窖裏。”
地窖裏倒是沒有多少值錢的玩意,但是其價值也不可低估,尤其是對於我這個曆史研究者來說,那可是一些活生生的證據,是小鬼子侵我中華的鐵證,同時也是大爺爺抗戰數載的成果之一。
“日式鋼盔十三頂,日式手槍三把,步槍十六支,手雷七顆,東洋刀五把。還有一件小孩子肚兜,和疊得整整齊齊的軍裝。當然了,子彈、飯盒、刺刀等更是到處都是,塞滿了狹小的地窖。”
震撼!我想這簡直是一座小小的抗日博物館,是塵封的曆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