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生活也需要忍讓

生活中離不開忍,英雄等待出頭之日需要忍,別人打你耳光需要忍,甚至連夫妻生活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能,忍中具有真善美。

忍是一個人生存的能力,能屈能伸方為做人的本色。生活中,夫妻的相處更需要忍來調和。我們都需要忍,都要學會忍。要想學會忍就得學會彎曲的做人藝術。山路十八彎,水路十八盤,人生之路也必定充滿了荊棘坎坷,這就決定了我們在人生旅途上不僅要有挑戰困難的決心,更應具有一顆學會彎曲的心。

有一對夫婦,他們的個性都比較好強,在生活中處處爭強,不知道忍讓,因此他們的婚姻正瀕於破裂的邊緣。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他們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於是他們來到一條山穀,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穀。山穀很平常,沒什麼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長滿鬆、柏等樹,而北坡隻有雪鬆。

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紛紛揚揚的大雪,他們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北坡的雪總比南坡的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鬆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的程度,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彎,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南坡由於雪小,總有些樹挺了過來,所以南坡除了雪鬆,還有柏樹等樹木。

帳篷中的妻子發現這一景觀,對丈夫說:“北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壓毀了。”丈夫點頭同意。過了片刻,兩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相互擁抱在一起。丈夫興奮地說:“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對於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學會彎曲一下,像雪鬆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

大自然中的樹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彎曲中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它並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順應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彎曲的藝術。做人能懂得彎曲並敢於彎曲,是一種本領,更是一種境界。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兩個身受不白之冤的人被關在同一所監獄。一個看到的是窗口外明亮的星星,而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四周的高牆。看到星星的人甘於默默忍受困苦,而看到高牆的人終因承受不了外來的流言蜚語,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上吊了。十年後,案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那個看到星星的人被洗掉了冤屈,重獲了自由。可歎的是另一個悲觀的人卻早已命歸黃泉。

可見,生活中不要什麼事都過於苛求,懂得彎曲,也不失為大丈夫。這種靈活的變通不是見風使舵,不是奴顏婢膝,不是昧上欺下,相反,它是另一種意義的人格和超脫。懂得做人要忍讓,是為了不放棄正直的原則。有時候,適當的忍讓是一種理智。忍讓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做法。忍讓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忍讓不是毀滅,而是為了退一步的海闊天空,是為了讓生命鍛煉得更堅強。

生活中,夫妻相處需要一點彈性的空間,這也是家庭和睦相處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對方也會很累。而適當地忍讓一下,也許你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會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那麼,夫妻間的相處,也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夫妻不要過分幹涉彼此的私人空間

手上的沙子握得越緊,它流失得越快,夫妻之間也是一樣,要讓彼此有一個自由的空間,那會使你的婚姻生活更加的完美。

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甚至最終導致離婚,並不是因為第三者等外部因素,而是夫妻雙方自身的問題。不少這樣的女子,她們對丈夫一向奉行“高壓和管理政策”,一方麵她們不甘心平淡,希望丈夫成為人上人,於是想方設法、旁敲側擊地施壓,給予男人很大壓力。

李明太愛自己的丈夫了,望夫成龍,同時還想牢牢地抓住丈夫。她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使自己失去事業依托,而丈夫事業有成後,更是將人生所有的重心和希望都寄托於婚姻。然而因為過分地幹涉彼此的空間,她越想抓牢婚姻就越是抓不牢,可以說正是這種心態導致了情感上的失敗。

一般情況下,在丈夫真正成了氣候之後,女人往往自己還在原地踏步,於是有了危機感,拚命想“抓緊”婚姻,比如幹涉丈夫的生活,除了管生活小事,還要管他的錢包、查看他的短信,就連對方的工作都恨不得插一手,管來管去兩個人感情越來越糟,可是她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有什麼問題,反而覺得理所應當,她們認為自己為這個家、為對方付出了一切,當然應該享受這份婚姻,享受到丈夫更多的愛,更可怕的是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失去對方便無休止地懷疑和猜忌。

可是,她們忘了,她們的愛已經成為了一種沉重的枷鎖,套在了男人的身上,對方已經感覺不到一絲愛的甜蜜。其實,女人看重婚姻本沒有什麼錯,隻是當你越想牢牢地掌控婚姻,拴住男人的時候,那婚姻卻越容易出現危機,那男人反而會離你越來越遠。

其實婚姻中的男女,應該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由的私人空間、擁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愛好、自己的事業。不想因過分依附於對方,而失去自我。在感性的愛情裏也不要忘記留存一點理性的生活空間,不要試圖去主宰什麼,因為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成為他人的傀儡。有一個小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個女孩問她的母親:“在婚姻裏,我應該怎樣把握愛情呢?”母親沒說什麼,隻是找來一把沙,遞到女兒麵前,女兒看見那捧沙在母親的手裏,沒有一點流失,接著母親開始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紛紛從她指縫間泄落,握得越緊,落得越多,待母親再把手張開,沙子已所剩無幾。女孩看到這裏,終於領悟地點點頭。

婚姻的道理與此相似,要想讓婚姻長久、美滿、幸福,那就不要每天“盯著”,“看著”,“防著”,“握著”,恰恰是別把婚姻“抓”得太緊!夫妻間有所保留,這不能視之為對愛情的不忠,這是一種夫妻相處的藝術。夫妻就像兩隻相互依靠彼此取暖的刺蝟,遠了,溫暖不到對方;近了,會被對方身上的刺紮到。一次次衝突之後,慢慢調整距離。

某一天的早晨,耿先生在臨出門之前,突然說,今天和朋友出遊。以往,去哪裏,耿太太不多過問,他也會隨口告訴她。可這一次,耿先生招呼不打一聲就宣布出門。她有些生氣。出遊這件事,一定是事先約的,至少前一天就約好了,他為什麼不說一聲?他還有多少事瞞她?耿太太心裏不悅,攔著讓耿先生說清楚。耿先生心裏著急,嚷嚷了道:“我的吃喝拉撒睡,是不是都得給你彙報?”然後摔門而去。

耿太太開始賭氣,在接下來的好幾天裏,不管是晚回家、和朋友吃飯,還是去娘家,一概不告訴耿先生,也閉口不問他的一切事情。耿先生終於忍不住了,跟太太說:“我現在才知道,你絲毫不在意我。是嗎?”

“你不是說吃喝拉撒睡都不用向我彙報嗎?”耿太太狡猾一笑。耿先生一楞,也笑了起來。此後,耿先生有事外出都會先說一聲,讓耿太太放心。

我們和朋友一起吃飯,大家點菜總是以合適為原則,寧可少一點欠著一點,但是感覺舒服,胃有空間心靈才有空間。同樣,對待感情,夫妻之間的要求也是半飽為好,彼此都有空間才不會那樣局促無奈。不過,空間的距離很好測量,心理的距離卻難以把握。愛情的安全線,恰恰是看不見而不摸不著的心理距離。有些時候,真的就是這樣,夫妻雙方因為愛而彼此走近,近得恨不能不分你我。於是走進婚姻,長相廝守。此後,彼此的距離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拉開,親密有間。

給彼此一些空間,不要以為走進了婚姻就是走進了墳墓,夫妻雙方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的愛好,偶爾出去放放風也未嚐不可。這樣不至於兩個人天天拴在一起,熟悉的產生陌生感,無話可說。距離產生美,婚姻生活也需要距離來為它保鮮。

不要忽略對方的感受,夫妻之間需要溝通

夫妻之間朝夕相處,當然要懂得傾聽,這不僅是關愛、理解,更是調節雙方關係的潤滑劑。每個人在煩惱和喜悅後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對人傾訴。

婚姻中的你往往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忽略了對方在說什麼,而造成各說各的話的後果,溝通的質量也大打折扣。傾聽是指站在對方的觀點,用心去了解對方的口語與非口語所表達的訊息。不隻包含聽到對方說什麼,還觀察到對方非口語行為所蘊涵的意義,注意到其手勢、表情、神態、聲調、身體動作,當一個人心口不一時,往往可從非語言信息看到真正的含意。然後對於所聽到、觀察到的,給予適當而簡短的反應,讓對方知道你在聽,也會讓對方感受到尊重。

那是一個聖誕節,一個美國男人為了和家人團聚,興衝衝地從異地乘飛機往家趕。一路上幻想著團聚的喜悅情景。恰恰老天變臉,這架飛機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風雨,飛機脫離航線,上下左右顛簸,隨時隨地有墜毀的可能,空姐也臉色煞白,驚恐萬狀地吩咐乘客寫好遺囑放進一個特製的口袋。這時,飛機上所有人都在祈禱,也就是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飛機在駕駛員的冷靜駕駛下終於平安著陸,於是大家都鬆了口氣。

這個美國男人回到家後異常興奮,不停地向妻子描述飛機上遇到的險情,並且滿屋子轉著、叫著、喊著……然而,他的妻子正和孩子興致勃勃地分享著節日的愉悅,對他經曆的驚險沒有絲毫興趣,男人叫喊了一陣,卻發現沒有人聽他傾訴,他死裏逃生的巨大喜悅與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強烈的反差,在他妻子去準備蛋糕的時候,這個美國男人卻爬到閣樓上,用上吊這種古老的方式結束了從險情中撿回的寶貴生命。

夫妻之間需要溝通,更需要傾聽!當你在傾訴時,卻發現無人在傾聽,這種痛苦,無疑是很大的打擊!懂得傾聽的人才能懂得尊重別人。懂得傾聽,不僅是關愛、理解,更是調節雙方關係的潤滑劑。每個人在煩惱和喜悅後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對人傾訴,他希望傾聽者能給予理解與讚同,然而那位美國男人的妻子沒有做到,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傾聽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一種主動行為。當你感覺到對方正在不著邊際地說話時,可以用機智的提問來把話題引回到主題上來。傾聽者不是機械地“豎起耳朵”,在聽的過程中腦子要轉,不但要跟上傾訴者的故事、思想內涵,還要跟得上對方的情感深度,在適當的時機提問、解釋,使得會談能夠步步深入下去。

傾聽,是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當然,掌握傾聽的藝術並不難,隻要克服心中的障礙,從小事做起,肯定能夠成功。夫妻間尤其要注重傾聽技巧的修煉,因為家是他們真正放鬆的地方,不管是高興的事情還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煩,他們都希望在最親的人麵前一吐為快。

當然,這種一吐為快,應該看準時機。一般人隻顧自己此時此刻的情緒,非得一吐為快,卻忽略了聽者現在是否聽得進自己所說的話。當一個人煩悶疲憊的時候,將不再有餘力去傾聽和關注配偶的訴說,反過來也會使說話者因不受重視而心生挫折感。所以溝通意見或討論事情,最好選擇雙方心平氣和的時機,才能產生良好的結果。切勿家醜外揚

不要同鄰人或親友談論你的婚姻問題,因為你不可能找木匠來拔你的牙。家醜不可外揚,畢竟人言可畏。家中的是是非非本來就是說不清的事情,如果再加進外界的風言風語,自尊心一定會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