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婚姻禁忌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夫妻之間需加強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才能杜絕猜疑的發生。各自為政,互不幹涉的原則必定會導致婚姻的破裂。要適度的保持距離,切不可讓你的過度關心讓他窒息。隻有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幸福之花永不衰敗。疑來愛則去

如果說信任是夫妻之間愛情的基礎,那麼猜疑便是愛情的蛀蟲。如果因丈夫或妻子與異性接觸而無端地懷疑對方,甚至發展到監視對方的做法,對夫妻感情和家庭穩定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曆來是害人害己的禍根,是卑鄙靈魂的夥伴。有句俗話說:“猜疑把你和我都變成了蠢驢”。然而我們還是經常推斷別人的思想和行為。夫妻之間要充分信任對方,不亂猜疑。外國有句俗話,叫做“疑來愛則去”,深刻地揭示了猜疑的危害。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他的名著《奧塞羅》中就敘述了類似的一個悲劇。

國王的女兒苔絲德蒙娜衝破家庭和社會的阻力,同奧塞羅這樣一個出生卑賤、膚色黝黑的將軍結了婚。婚後的生活十分美滿。然而,奧塞羅部下的一個軍官尼亞古出於卑鄙自私的目的,編造謠言,製造陷阱,挑撥他們的夫妻關係,使奧塞羅對忠誠純潔的妻子產生了猜疑之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竟用被子將苔絲德蒙娜活活悶死了。後來,奧塞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追悔莫及,自刎於妻子的腳下。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每天都在上演著這樣的家庭悲劇。夫妻兩個人並不是時時刻刻生活在一起的,各人都有各人的心事和社會活動,如何鞏固感情,除了相互進行感情交流,增加互相了解外,就是首先打下互相信任的基礎。輕易懷疑對方,勢必造成夫妻間的隔閡,以至感情破裂。

丈夫李剛深深地愛著他漂亮的小妻子曉晴,他像一位老大哥似的整日看護著妻子,從走路姿勢到頭發式樣,從一言一行到一舉一動,從口紅的濃淡到穿褲子還是裙子,可以說,他把他滿腔的愛都恨不得全部傾倒在妻子身上。對於他這種“老大哥”式的愛,他的妻子曉晴膩煩透了,她渴望衝出丈夫精心織下的愛網,自己獨立到外麵闖一闖。於是,經朋友介紹,她進了一個劇組,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效率的工作贏得導演的好評。有一次,天下起雨。下班後曉晴發現自己忘了帶雨傘,正好導演和她家順路,就用摩托車送她回去。就在導演帶著曉晴衝出劇組大院時,迎麵正碰上李剛騎著自行車給曉睛送傘。由於雨很大,坐在導演身後的曉晴沒有發現丈夫李剛的身影,摩托車一溜煙地衝進了雨幕。李剛手裏拿著雨傘,癡呆呆地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於是,李剛便斷定妻子曉晴和導演有染,一怒之下,請了長假,去廣州度假。李剛走後,曉晴竟然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李剛並不相信孩子是他的。丈夫的無情和多疑反而使曉晴生下孩子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那圓乎乎的大眼睛和上翹的小鼻子活脫脫是他的再版,事實不說即明,孩子無疑是他的親骨肉。李剛後悔了,他使用了各種辦法想挽回他的過失,喚回妻子的愛,但是,妻子曉晴那顆冰冷的心再也無法暖和過來。他們隻好分手了。

猜疑是夫妻關係的大敵,是感情破裂的一大隱患。生活中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古人雲:“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夫妻之間更需加強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杜絕猜疑的發生。

夫妻間的感情必須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的基礎上,而猜疑恰恰違背了這些原則,它是夫妻真摯情感的殺手。婚姻中倘若有了猜疑,悲劇便會產生。因此生活中,夫妻雙方要做到忠貞專一,相互信任,共同對家庭負責,彼此忠誠,這樣,不管什麼樣的風浪,愛的小巢也會堅如磐石,安然無恙,永葆愛情的青春。

不要強調絕對的獨立

三分流水二分塵,不要奢望把所有的事探究個一清二楚,就算你天生有一雙火眼金睛,也不可能洞察世事的全部。

人都想獲得獨立的自由,這本無可非議,而且應該大力提倡。一些人把這種獨立看成絕對的獨立、自由,不允許任何人幹涉,一旦別人觸及他的某一領域的利益,他往往做出強烈的反應。比如在經濟上,獨立固然是好的,但獨立並不等於說夫妻二人各掙各的錢,各用各的錢,嚴格劃分二人之間的界限,絕不允許對方侵犯一點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樣的兩個人,雖名義上是夫妻,實則在情感上往往形同陌路,非常淡漠。管得太死,就會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這叫物極必反,對方不僅不認為這是愛的表現,反而覺得你太多疑,對自己不信任。你整日疑神疑鬼,他整日提防你,這樣的愛會累死人的,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裏,愛情之火是會窒息的。

不要企圖改造對方,不要企圖將對方變成另一個你。這樣做很愚蠢,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引起對方的反感和反抗心理。

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是政府裏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妻子是一家國有工廠的工人。丈夫業餘時間喜歡動動筆杆子寫點東西,或捧著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妻子漂亮熱情,業餘時間喜歡去舞廳跳跳舞。起初,丈夫硬著頭皮陪妻子去舞廳。但那種燈紅酒綠的生活令他眩暈,他懷著厭煩的情緒勸導妻子不要再去那種地方,妻子卻反駁道:“如果我不讓你看書,不讓你寫作,你願意嗎?”丈夫啞口無言。丈夫覺得妻子的理由是靠不住的,讀書寫字,乃文人雅趣,格調高雅,陶冶人的情操。幽暗放蕩的舞廳,三教九流的閑人,有很多是窮得隻剩下錢的人,在那裏一起瘋狂地搖擺,哪能與讀書吟詩的雅事相提並論。以前,家裏的“財政大權”無需商量,自然牢牢地掌握在妻子手中,丈夫在勸妻子戒舞失敗後,決心“凍結”妻子的經濟來源。起初,他不再將自己的工資交給妻子,認為妻子微薄的工資一定供不起她每日去舞廳,經常換舞鞋以及購買高檔化妝品,結果他發現妻子幾乎把自己的工資全部花在了跳舞上。妻每天玩得高高興興,回到家中嘴裏還哼著輕快的舞曲。於是,他隻好另想辦法。他首先從妻子的屋中搬了出來,每日和妻“橫眉冷對”,接著,又將一切家務一分為二,列出清單放到妻的床頭。飯自然由妻來做,衣自然由妻來洗,孩子自然由妻來照顧,哪怕妻子由於工作忙而沒時間洗碗,他也絕不動它一指頭。因為那是“和約”上寫明的,各司其職,絕不互相幹涉。幫忙,豈不也是“幹涉”的一種?至於經濟上,他不但自己的錢分文不交妻子,甚至到妻的單位,利用他的“領導”身份,將妻的工資事先領走,妻找他理論,他卻振振有詞:“以前家中財政大權由你掌握,我說過什麼嗎?現在由我來管,有什麼不可以?”妻竟也無言以對。於是,妻也采取“冷戰”政策,丈夫的衣服也不洗,丈夫的飯不給做,丈夫的東西全被扔到“丈夫的房間”裏,孩子,每人帶一天,誰也不肯讓步。總之,整個家似乎被分成了互不相融的兩部分。

最後,妻子幹脆辭掉了廠裏的工作,自己去租了一組櫃台賣服裝。由於眼光敏銳,有膽有識,竟然幹得有聲有色,不久便自己開了一家時裝店,作起了上司,財源滾滾而來,遠非她昔日那點工資可比。“家”的名存實亡,在她的心中留下了很濃的陰影,她決定提出離婚。丈夫起初不同意,並以孩子可憐為由,試圖留住妻子,但妻子去意已堅,不可動搖。“我們現在這樣生活與離了婚有什麼兩樣?不同吃,不同住,互不幹涉‘內政’、‘外交’,我們跟兩個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有什麼區別?缺的隻是那一紙離婚證書。”丈夫想想,再冷靜地想了又想,覺得妻說的確實有道理,便同意離婚,一個原本很溫馨很美滿的小家庭就這樣解散了。

由意見分歧互不相讓到“各自為政,互不幹涉”,這個家庭由“名存實亡”走向了真正的破裂,這裏麵的教訓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與重視。假如丈夫與妻子中有一方稍做妥協,不采取那種將家庭一分為二的分庭抗禮的措施來冷淡對方,而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似的柔情去感化對方,那麼又將會出現另一種結果。其實,把配偶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幹涉對方的社交活動和限製對方的行動,是十分愚蠢之舉。

聰明的人,三分流水二分塵,不會把所有的事探究個一清二楚,就算你天生有一雙火眼金睛,世事洞明,到頭來傷了的不僅僅是眼睛,還會連累婚姻。隻要把握住婚姻生活的大方向,不偏離正常的軌道,不偏離道德的航線,試試在小事上裝一次傻,說不定你會愛上“裝傻”這種生活方式,因為這種方式離幸福很近。

不要讓婚姻在瑣碎的小事中破裂

婚姻的成功與否其實暗含著很多原因。我們要有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寬容的能力和自我承擔的能力。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理解和寬容才能營造愛情繼續生長的環境。

夫妻之間的相處,難免會遇到一些磕磕碰碰,在細節中給予對方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不要動不動就揪住“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這樣你會發現生活更美好了,家庭更和睦了。在生活中,如果妻子發牢騷,丈夫決不能采取“以牙還牙”的頂撞態度,而應有“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量,暫且不去計較妻子的話說得難聽或是否符合事實,而要多想妻子平時對自己的恩愛,過後再找機會向妻子說明原因,這樣就可避免一場不愉快的“衝突”。

有一天,夫妻二人決定坐下來好好地談談。他們之間實在是存在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了。

妻子說:“你有多久沒有回家吃晚飯了?”

丈夫說:“你有多久沒有起床做早飯了?”

妻子說:“你不回家陪我吃晚飯,我有多寂寞啊。”

丈夫說:“你不給我做早飯吃,你知道上午工作時我多沒有精神。上司已經批評我好幾回了。”“早飯你可以自己弄的啊,每天回來那麼晚吵我睡覺,我怎麼能起得來。你可以不回來陪我吃晚飯,我就可以不給你做早飯。”妻子不高興地說。

“你知道我一天上班有多辛苦,壓力有多大。一個晚飯,自己吃怎麼了,難道你還是孩子,要我喂你不成?”丈夫也沒有好氣地說。

妻子抱怨說:“你總是喝得爛醉而歸,有多久沒有給我買花,多久沒有幫我做家務了。”

丈夫也不甘示弱地說:“你知道你做的飯有多難吃,洗的衣服也不是很幹淨,花錢像流水,有多久沒有去看我的父母了……”就這樣,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互不相讓,最後竟翻出了結婚證要去離婚。在去街道辦事處的路上,他們遇見了一對老夫婦正相互攙扶慢慢走著,老婦人不時掏出手帕給老公公擦額頭上的汗,老公公怕老婦人累,自己提著一大兜菜。這對年輕夫婦看到這個情景,想起了結婚時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攜老。休戚與共,相互包容。”可是現在竟然……於是他們開始互相檢討。

丈夫說:“親愛的,我真的很想回家陪你吃飯,可是我實在工作太忙,常常應酬,並不是忽略你啊。”

妻子不好意思地說:“老公,我也不對,不應該那麼小氣,你在外工作掙錢不容易,早上我不應該賴床不起的。”

“早飯我可以自己熱,每天回家那麼晚一定吵你睡不好覺,你應該多睡會兒的。”

妻子也忙檢討自己……

就這樣,這場離婚風波平息了。從這之後,夫妻倆變得互敬互愛,彼此寬容忍讓,更多地為對方著想,恩恩愛愛。其實,導致婚姻失敗、愛情終結的常常都不是什麼大事,而是一些日常瑣碎小事中的摩擦。

埋怨隻能讓彼此疏遠,讓愛情更早地被葬送。爭吵的危險傾向是算舊賬、翻老底,爭吵的最好結局是達成新的諒解。寬容才能讓彼此互相交流、融洽,寬容才能讓感情維係長久。但寬容也是有原則的,並不是一味地忍讓,而是不要斤斤計較,付出就索取回報。要常常換位思考一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要給予對方解釋的機會。

我們有的時候要學會變通,婚姻的另一方,一不小心撒了謊,大可不必刻意去揭穿他,更不用和他拚命,就算你洞悉一切,你仍然可以傻傻地笑著說,我隻是擔心你。潛台詞就是我知道,但我不打算計較。特別是有第三方在場的時候,你給他留足了麵子,他一定會心存感激,感激你的包容和護佑,會把你當成同盟,當成分享秘密的另一方,這種唾手可得的甜蜜我們可不要將它辭掉。白頭偕老不是一句空泛的誓言,而是融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細節裏的行動。白頭偕老不僅僅需要愛情的支撐,更需要彼此的寬容和禮讓,而這寬容正體現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