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西方的經濟與文化的不斷交流,人民之間的交往愈益頻繁,了解餐桌上的禮儀變成了十分必要的事情。尤其是參加西餐宴會更應該注意某些方麵的禁忌。
用餐不能沒有禮貌,即使很餓也不能過於心急,應等全體客人麵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後才開始用餐。餐巾應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較小,可以全部打開。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進餐時忌沒有坐象。身體要坐正,不可過於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旁邊的客人。使用刀叉時,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隻用叉時,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時,不要將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絕不要用叉子去叉麵包。取麵包應該用手去拿,然後放在旁邊的小碟中或大盤的邊沿上,取黃油應用黃油刀,而不要用個人的刀子。吃色拉時隻能用叉子。應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時也上了麵包、餅幹的話,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塊麵包或餅幹,幫著把色拉推上叉子。
不要用水衝嘴裏的食物。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麵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水果核也應先吐在手心裏,再放入盤中。進餐時更不要將碗碟端起來。喝湯可以將盤子傾斜,然後用湯匙取食。喝茶或喝咖啡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裏。
吃飯咀嚼時不要發出響聲,特別是喝湯,應該閉嘴。
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是非常不雅的行為。如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說對不起。要注意的是在飯桌上剔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
在餐桌上,一般的食物都應用刀叉去取。隻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幹點心、幹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和麵包等可以用手拿著吃。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
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麵的刀叉一起傳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餐桌上的食物不是每樣都可以隨便吃的,如麵包、黃油、果醬、泡菜、幹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方可取食。用餐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後,再一起隨著離席。男賓應幫助婦女把椅子歸回原處。
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作為以吃為講究的泱泱大國,餐桌禮儀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則去做,有助於加強人們之間的互相尊重,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赴宴的禁忌
禮儀社交是一種才能,是一種創造,更是一種需要和期待。我們要充分利用社交的魅力,把它變成通向成功之途的魔力。
赴宴不能盲目而行,無論接到任何方式的邀請,都應盡快明確地表明自己是否應邀,以便主人掌握出席人數。宴請時間臨近還未通知主人自己是否出席是不符合禮儀要求的。是否接受邀請的態度要明確,不能態度曖昧、語意含糊。否則,如果屆時有人缺席,使席位空著,酒菜浪費,對主人是極不尊重的。接受邀請後要做好赴宴準備。
不論主人還是客人,穿著都不應過於隨便。在出席比較正式的宴會前都應特別注意修飾自己的儀表,使其合乎宴請場合的禮儀要求。在國外出席宴會對來賓的著裝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有時主人甚至將對客人著裝的具體要求在請柬上專門注明。一般認為,穿T恤衫、牛仔褲、背心和西式短褲、寬鬆式上衣配健美褲等赴宴都是不妥當的。
赴宴時,既不可遲到也不可過於提前,應保證準時。到場太早容易為主人添麻煩,遲到卻非常失禮,不僅會給主人帶來不便,也會使其他賓客感到不悅。到達後,應先到休息室等候,在主人引導下與其他賓客一起入席。如沒有休息室,可直接進入宴會廳,但切忌提前到餐桌旁落座。
入席忌沒有禮貌。當主人邀請賓客入席時,首先入席的應該是主人夫婦與主賓夫婦,依次為其他賓客及陪客人員。當長輩、女性入座時,晚輩、男性應走上前去將他們的座椅稍向後撤,待他們坐下時,輕輕將椅子向前推一點,待其坐穩後,離開。一般應從自己行進方向的左側入座,在同桌的女士、長者、位高者落座後,與其他客人一同就座。雙手不宜放在鄰座的椅背或餐桌上,更不要用兩肘撐在餐桌上。
入席後切忌在眾目睽睽之下補妝或梳理頭發,尤其是在進餐過程中寬衣解帶,挽袖口、鬆領帶是不禮貌的。用餐中主人與客人、客人與主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為了表示各自的熱情和關愛,通常會彼此勸酒讓菜,但停留在口頭上即可,或用公筷,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用自己的筷子為別人夾菜,這會在客觀上造成自己餐具上的唾液與他人共享的事實,讓被敬者勉為其難。
靜食不語是不禮貌的。就餐期間,賓主都應輕鬆自由地彼此交談,宴會不僅是為了吃,而且是一種重要的交往手段。交談的對象要盡量廣泛,從始至終隻與一兩位老相識說話,似乎對其他賓客無興趣是失禮的。
取笑他人甚至發生爭執等都會影響交談氣氛,是最為失禮的。交談的內容應愉快、健康、有趣,挑剔餐館的服務和菜飯的質量,明顯地表示厭惡某一道萊,或談論令人厭惡的動物或在感官上讓人惡心的東西,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疾病都是不不敢的。切不可揮舞著筷子、刀叉、一邊咀嚼食物一邊高談闊論或唾沫四濺地說笑,這些都是不得體的。與人交談時應放下手中餐具,暫停進食。
注意小節。在等待就餐時不能用筷子敲打任何餐具,席間臨時離開餐桌時,不能把筷子插在飯碗中,而應將其放在桌子上、餐碟或筷架上。當主人宣布宴會開始並致辭後,方可食用,絕不可搶在主人之前去吃。將餐巾攤放在膝蓋上。中途退席時,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而不應放在桌子上,進餐時餐巾可以用來擦嘴,而不應用其擦汗、擦眼鏡、或擦拭餐具。
千萬不要把自己隨身帶的紙從口袋中掏出來使用。有時餐廳隻為客人準備了餐巾紙,用完後可以向服務員再要。在用餐時,絕不可狼吞虎咽,表現出一副貪婪相,品味時應細嚼慢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如果見有人給自己夾菜或斟酒想拒絕,不應推回對方,要有禮貌地婉辭。在互相幹杯時,要小心輕輕撞擊,以既發出響聲又不撞壞杯子為準。為別人斟酒,一定要斟滿,但不要溢出。
不要講那些有可能引起他人不快、惡化宴會氣氛的話或故事;不要有用手指剔牙等引人不快的舉動。如果臨時因事需要提早道別,應向主人說明理由。宴會開始後向主人提出中途退席,不要忘記向主人表示歉意,更不要讓主人感到難堪或不悅。
吃完飯馬上離去是不禮貌的。主人應在門口為賓客送行。如果是家宴,主人應把賓客送到樓下握手道別。一般情況下,道別的順序是男賓先向男主人道別,女賓先向女主人道別,然後再交叉道別。客人應向主人致謝,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稱讚主人的周到安排和精美菜肴。無論你參加的宴請多麼乏味,道別時都不要向主人流露出厭倦或不悅,否則是失禮的。
舞會的禁忌
隨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節奏越來越快,作為社會中的人,不可能什麼禮俗都懂,“臨時抱佛腳”,“現蒸現賣”也是無奈和必須的事情。社交場合卻要求每個人都要遵循一些必要的禮俗。
現代生活講究高雅享受和情趣豐富的交際方式。出於社交的需要,你可能要參加一些舞會。舞會作為現代的一種社交活動的標誌,其禮儀也非常的重要,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舞會上的形象禮儀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因此它是最重要的。參加舞會,必須注意自己的形象:男士的著裝宜莊重整潔,舉止大方;女士的著裝宜明快典雅,不宜濃妝豔抹。非常邋遢、衣冠不整地出現在舞場,是會遭到他人的蔑視的。
男士參加正式舞會應該穿西裝。如果穿傳統的白色領結和大燕尾服,那就更漂亮了。然而,很少有人擁有一套大燕尾服,甚至很少有人租用它們參加晚會。人們通常穿正式程度稍遜一籌的小燕尾服。黑領結和小燕尾服一樣能夠被各種舞會所接受。
對於女士來說,裝束應該是長款的,並做到所能承受的最精致的程度。舞會是一個能讓你把最好的首飾從保險箱中取出來,體驗佩戴快樂的時刻。穿褲子通常是不允許的,除非這種女褲的設計非常精致,看起來和正式的舞會女裙一樣得體。即使是最年輕的女士也應當打扮起來和從前完全不同。舞會的吸引力在於它的特別和精致。每個參與者都應當努力在裝束、行為以及禮貌上的積極合作,才能保持舞會的特別和精致。
初次參加社交活動的女士應多穿著白色衣裙。穿無袖或無肩帶女裙的女士,可以戴長手套,這種手套可以一直戴到舞會開始以後。但是開始跳舞或者晚餐開始時,應當脫掉手套。進入舞廳時應彬彬有禮,熟人舊友要握手致意或點頭問好,陌生人也應以禮相待。話音宜低,步態宜輕。
盡量不吃蔥、蒜、醋等帶強烈刺激氣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憊不堪地進入舞場。患有感冒者不宜進入舞場。尚不會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場現學現跳,應當待學會後再進舞池。除此之外,還應講究文明禮貌,維護舞場秩序,不吸煙,不亂扔果皮,不高聲談笑,不隨意喧嘩,杜絕一切粗野行為。
邀舞忌過於魯莽,應遵守一定的禮儀。參加舞會免不了向人邀舞或應邀起舞。一般情況下,男士應主動有禮貌地邀請女士。邀舞一定要有風度,講究禮儀。如果雙方不認識,男方應主動向女方邀請,把某位小姐、女士冷落於座上是不禮貌的。邀舞時,男方應步態莊重地走到女方麵前,躬身麵帶微笑地伸出一隻手,溫和地說:“請您跳一曲可以嗎?”或說:“能請您跳個舞嗎?”這才是一個紳士應有的風度。邀請男士或女士跳舞,一定要看看他身邊是否有舞伴,如有,則不宜去邀,以免造成誤會。
在舞會上,兩個女士可以同舞,但兩個男士則不宜同舞。西方舞會有一種習慣:兩個女性同舞是宣布沒有舞伴,兩個男性同舞則暗示他們不願與在場的女伴跳,這是對女性的蔑視。如果一個女人同一位男士坐在一起,另外一位男士不能上前請她跳舞。但是如果她坐在一群人之間,他則可以走近她問:“你願意跳舞嗎?”一般來說,女性邀請男性,男性是不能拒絕的。當男士邀請異性不成時,應說聲:“對不起!”不能馬上翻臉,甚至說些不禮貌的話。
職場儀容的禁忌
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莊子曰:“各得其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追求。但美又有一般的價值標準,所以,要符合一般的審美規範。
隨著社會的發展,普通職場人士對儀容也越來越重視,因為良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對個人的求職、工作、晉升和社交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好的形象並不隻是靠幾件名牌衣服就可以建立,人們應該更多重視一些細節問題。
要想做一個有魅力的職場男性,就應該注意自己的儀容。男人愛美不像女人那般用心,但若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一個頭發雜亂、衣著不整、眼神散漫的男人,很難得到同性的友情,更難討得女性的喜歡。最終會影響到他的人際交往。男人的形象其實要注意很多方麵。一般來說,要保持男人紳士般的形象也不是很難,但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忌身上有異味。男人的汗腺比較發達,出汗後身上會產生一些酸敗味,這樣會使人“敬而遠之”,要經常清理。所以,大汗剛過的男人如有可能應換上幹淨的衣服再往人群中湊,或注意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還可在腋下胸前等易出汗的部位塗一點兒止汗香劑。吸煙的男人最好在與人交談時停止吸煙,注意不要過近地與人麵對麵談話,吸煙後最好能嚼點兒口香糖等能去除煙味的食物。不少男人是汗腳,所以,應注意保持鞋的清潔,皮鞋最好有兩雙以上,換著穿。有口臭的人,應養成一日刷三次牙的習慣,如一段時間之後仍有口腔異味,應去看醫生。
男士的麵部形象也應該注意。忌臉上總是過於油膩。多數男人的臉比較容易油膩,且易生出粉刺,因此要特別注重麵部的清潔。不妨選用男性洗麵奶及吸油麵紙等,每日早晚各清潔一次,這樣既清潔又護膚。胡須、頭發應時常清理。男人的頭發和胡子很容易影響自身的形象,而且油膩髒亂的頭發會對精神麵貌有很大的負麵影響。男士應該每天都將自己的下巴刮得光潔平滑,這樣看上去更顯年輕,更精神。
最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不要變得女人氣。對男士來說這是很值得重視的問題。男人的形象與女性健美形象的標準不同,如果男人像女人那樣塗脂抹粉,會顯得不倫不類。男人不應使用過濃的香水,穿著太花哨的衣服,語言和動作也不應矯揉造作,否則會給人不像個男子漢的印象。但是男人不能還抱著不需要打扮自己的舊觀念不放。衣裝不要太隨便、沒情趣。男人的服裝式樣比較少,這就更要注意細節和搭配,特別是顏色和款式的搭配,穿出自己的個性。
其次精神麵貌也不容忽視。男人的形象與其精神麵貌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外表各方麵都處於最佳狀態,但目中無光,神態不振,這個人的形象也就談不上好。所以,男人在精神麵貌上要保持對生活的樂觀和追求,少些抑鬱憂愁,多些爽朗歡笑。
成功的職業女性更應該懂得如何適宜地裝扮自己,但過度的強調裝扮會走入誤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職業女性的著裝也應注意一些問題。
忌過分的時髦。現代女性熱愛流行的時裝是很正常的現象,即使你不去刻意追求流行,流行也會左右著你。有些女性幾近盲目地追求時髦。例如有家廣告公司的女秘書在指甲上同時塗了幾種鮮豔的指甲油,當她打字或與人交談時,都給人一種厭惡的壓迫感。一個成功的職業女性對於流行的選擇必須有正確的判斷力,同時要切記:在辦公室裏注重的是工作能力而非趕時髦的能力。
職業女性的穿著應平淡樸素,不要過於暴露。夏天的時候,許多職業女性便不夠注重自己的身份,穿起頗為性感的服裝。這樣你的才能和智慧便會被埋沒,甚至還會被看成輕浮。因此,再熱的天氣,應注意自己儀表的整潔、大方。但是不要走進職業穿著的誤區,變得過分的正式。這個現象也是常見的。
不要素麵朝天。適當淡妝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但不要過了頭,變成濃妝豔抹。更不要做一個不講衛生的懶女人,注意個人衛生的同時,要保持身體氣味的芳香,可以用適當的香水,但不要過濃。
總之,良好的儀容是你走向職業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正確把握個人形象的尺度,會給你的生活和職業道路增光添彩!
家中宴客的禁忌
人不能離群索居。孤獨是大家常有的煩惱,人們可以不走出自家大門也可和其他人交往,其中宴客可以滿足我們交往朋友的需要。社交本身往往是情感的一種外在表現,能夠把遠的拉進、淺的加深、低的抬高,這就是情感外交的魅力。
家中宴請賓朋,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顯示出主人的熱情好客。家中宴客要比較輕鬆、自由、靈活才能使主客之間輕鬆交談,放鬆心情。因此家中宴客不但要特別注意飲食準備,而且更要注意活動氛圍的營造,要更多為客人著想,以盡地主之誼。如禮儀、談話內容等,這些無形的東西,都要注意,要讓客人覺得你對他們很重視,但並不是刻意的做作。
小紅是一個熱情好客的人,喜歡把同事叫到家裏做客,但是她的兒子非常地淘氣,總愛問一些問題或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有時把客人弄得很尷尬,無奈中找借口慌忙地逃走了。一天,小紅請幾位同事到家裏吃飯,其中同事小劉是個禿頂,而且是腦袋中間不長頭發,因此他總是帶著帽子。這一點讓小劉非常苦惱,到現在都沒有女朋友也是因為這事。所以大家都盡可能的避免這個話題。從小劉一進門,小紅兒子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小劉的帽子。調皮的小孩趁小劉不注意一下子把帽子摘下來,驚歎道:“麵包圈!”。當時弄得小劉滿臉通紅。以後再找小劉去她家,小劉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在家中請客注意禮儀尤為重要。因此在家裏宴請客人時,主人除了要衣著整潔外,還要注意不失禮節,特別要交代一下孩子對客人的禮節,正所謂童言無忌,小孩子難免會說出或做出一些意想不到事情,有時會讓客人很尷尬。尤其是年紀很小的孩子更應該注意,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客人的尊重。但是要注意,禮節要大方、自然,同時忌過多。
講究禮節也要有個度,過分的強調反而容易使客人感到拘束,甚至會使客人不知所措,使宴請的氣氛不那麼活躍而顯得過於嚴肅,這樣一來,客人會感到十分壓抑。氣氛會變得很緊張。因此,招待客人時態度一定要自然,使宴請的氣氛和諧親切。應談些愉快的事情,並且按各自的生活習慣盡量給客人以方便,而不要過多地拘於禮節而把宴請的時間拖得太長。
小麗非常愛幹淨,甚至愛幹淨的出奇,每次客人到他家都感覺很不自在。她家有個沙發,很多年了依舊保持著原樣,上麵還有一層塑料薄膜包著。在家裏她從不坐在沙發上而是幹脆坐在地上,生怕一不小心把那層塑料薄膜給弄破了。而且她的媽媽還會拿個小抹布,不經意地在她走過的地方擦一遍,盡管她的家人很熱情,但是每次讓她的同學來家裏做客,同學都會感到很為難。
因此當你宴請客人時應按照個人的生活習慣給人以方便,不應該讓客人感到不自在,從而懼怕到你家裏做客,反而達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樣不利於人際關係的交往。
在接待客人時還應注意一些細節,如果將茶斟得過滿,客人喝茶時就會顯得很尷尬,在舉杯時,則容易將茶水灑落出來,或不得不低頭呷飲。這樣使客人感到別扭,或不舒服。待客斟茶一般斟到杯子的三分之二處為宜,切不可過滿。用餐時不可過度熱情,應隨客人的意願,千萬不能勉強,客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也不要一味地讓客人吃這吃那,或吃好喝好,那就將宴客的格調降低了。宴客是人際溝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把握好宴客的禁忌,會讓你的人際關係一路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