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遊刃職場的人際原則——(2 / 3)

職場風雲中安然生存的法則

特裏·法恩期沃思的忠告很值得大家聽取:無論公司的提議如何有吸引力,在接受之前必須三思,否則的話,你會發覺自己吃了一個有毒的蘋果,到時悔之已晚。

職場風雲變化莫測,要想在辦公室裏立足,就應該做一個聰明的人,注意一些問題。在辦公室裏工作難免碰上的就是人事問題,你要特別當心,不要被人利用,給別人當槍使。特別是在權力傾軋遊戲泛濫的環境,你應該有自己的立場,才能夠長久立足職場中。

最大的可能性是,兩人都希望拉攏你,卻又不能太露骨,在言詞上表達,或在工作上給甜頭,聰明的你當然明白其用意。但同時,你不可能一直裝蒜下去,必然要表明立場,否則會被視為兩麵派,那就更不妙了。

那麼要想順利地踏上青雲路,你當然也得選擇自己要走什麼路,例如決定了朝業務發展的方向走,自然是倚向業務經理那一邊了,他把你當心腹,自然對你好好的。但你的難處就是,要令另一位經理不至於把你視作眼中釘,給自己樹大敵,埋下定時炸彈。所以,你在業務經理眼前,最好隻著重聽他的指示,不便隨便提意見,尤其是不要講另一位經理的壞話。同時,在老者麵前,要有意無意間表現你隻是人在江湖,並非針對他本人。

遇上人事問題,你的態度最好是保持中立。例如有別的主管犯了大錯,公司的最高人員大為震驚,又開會又討論的,而且老板還可能私下召見你,問你各方麵的意見,就是其他部門主管,也有可能找你傾談。這種種情況,你都不能夠一一回避,你還需好好的麵對。老板一定牢騷甚多,指責某人做事不力,某人又能力欠佳,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看你和哪方麵關係良好。你不輕易表態,最好是這樣,既保護了自己,又沒有傷害別人。至於其他同事,找著你無非是探口風或想看風使舵,這類人也是得罪不得,來一招模棱兩可吧,以防被出賣。

當某同事突然問你跟拍檔間似乎有很大的問題存在,你應該冷靜一點,世事難料,這當中可能發生了不少問題,有直接的,有間接的,總之不簡單。表麵上,你必須表現得落落大方,微笑一下,反問對方:“你看到了什麼?”或者“你是聽到了什麼?”對方必然是支吾以對,你可以繼續說下去:“我們一直相處得好好的,我從沒察覺到有什麼問題,亦未因公事發生過不愉快事件!”這個說法,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若對方是有心挑撥,或試圖獲取情報,你的一番話就沒有半點線索可讓他查到,間接地還拆穿了他。對方要是真的要透過某些蛛絲馬跡,或小道消息,希望明白一下而已,你的表現,也就等於怪他過敏了。

但是,有一點你得明白,有些事情並不如表麵那樣簡單,背後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精明的辦公室政治家必須提防陷阱,小心被人暗算。當有一天,公司突然向你作出一項提議,譬如調派你到另一部門工作,或把你派駐到海外分公司,千萬別太早高興,因為這很可能是一種陰謀,一個托詞,最終目的是要消減閣下的權力或影響力。不少行政人員不虞有詐,欣然接受,到後來知悉事情真相時已經太遲。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係教授羅亞博士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條件成為主管,但必須要懂得一些待人處事的技巧,以下是總結的幾點建議:

第一,無論你多麼能幹,具有自信,也應避免孤芳自賞,更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島,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兩位知心朋友,平時大家有個商量,互相通聲氣。

第二,想成為眾人之首,獲得別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無須驚惶失措,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你要學習處變不驚,從容麵對一切難題。

第三,你發覺同事中有人總是跟你唱反調,不必為此而耿耿於懷,這可能是“人微言輕”的關係,對方以“老資格”自居,認為你年輕而工作經驗不足,你應該想辦法獲得公司一些前輩的支持,讓人對你不敢小視。

第四,若要得到上司的賞識與信任,首先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賞,不要隨便對自己說一個“不”字,盡管你缺乏工作經驗,也無須感到沮喪,隻要你下定決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現。

第五,凡事須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為,尤其是你身處的環境中,不少同事對你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指出你的錯誤,你需要提高警覺,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創意配合實際行動,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備的條件。

第六,利用時間與其他同事多溝通,增進感情,消除彼此之間的隔膜,有助於你的事業發展。

避開辦公室的各種陷阱

與同事交往時,必須練得人與人之間虛虛實實的進退應對技巧。自己該如何出牌,對方會如何應對,這可是比下圍棋、象棋更開發大腦,更具趣味的事情。

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不得不與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打交道,同時也免不了會遇到被出賣、敵視、中傷等種種料想不到的事情。倘若麵對你麵前的口口陷阱,若能事先預料這些事的發生,並各個擊破,便能安度上班族的生涯。下麵是繞過辦公室種種陷阱的幾條策略,希望它會對你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所幫助:

(1)在辦公室裏不可隨便交心。在現實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複雜的環境下,不注意說話的內容、分寸、方式和對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禍從口出。人隻有安身立命,適應環境,才能改造環境,順利地走上成功之道。因此,說話小心些,為人謹慎些,避開生活的誤區,使自己置身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動權,無疑是有益的。況且,一個毫無城府、喋喋不休的人,會顯得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單位所辦的各種聚會,自然要參加,與同事及上司打一兩場“社交麻將”也有必要,但有一點要記著:莫可隨便交心。

同事之間,隻有在大家放棄了相互競爭,或明知競爭也無用的情況下,才會有友誼的存在。如果交出真心,動了真感情,隻會自尋煩惱。比如說,甲與乙是同級,而且是好朋友,隻有一個升級的機會。如甲升了級,乙沒有升,乙怎樣想呢?乙如繼續與甲友好,免不了會被人認為趨炎附勢;甲主動與乙友好,也並不自然。

(2)孤軍作戰,得注意保存自己的實力。藍領與白領不同的地方之一,是藍領向上流動性不大,升遷的機會不多。因此,藍領工人打的是正規戰術,集體討價還價。而白領階層則大有個別拚搏的機會,獲得升遷是單打獨鬥的結果。因而白領之間不但沒有藍領的同誌感情,往往還互相猜忌、爾虞我詐。這種環境,猶如深入敵後、孤軍作戰的遊擊隊。

一方麵要友好競爭,一方麵要在眾人的競爭中保存自己,在勢孤力弱的情況下,就要夾緊尾巴,千萬不要露出要搏、要向上爬的樣子,成為眾矢之的。俗語說:“不招人思是庸才。”但在一個小圈子裏,招人忌是蠢才。在積極做事的時候,最好擺出一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超然態度。

(3)不做別人的替罪羊。在公司或一個行政單位裏,做事好壞對錯,很多時候是由上級主觀決定。如果上級意誌強,下級多少都要努力工作;上級若自以為是,下級便會唯唯諾諾。但有一些上級隻是向他的上級交功課而已,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出事,一切如常,就不會勾起上司的雷霆之怒。但一有差錯,上司為了向他的上司交代,就會抓住一個人做替罪羊。這種情況,就叫做背黑鍋。

不做替罪羊,不背黑鍋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最易行的就是不冒險,不馬虎,事事有根據,白紙黑字,即使錯了也有充分理由解釋。另一方麵,一件事的對錯,錯的大小,應否追究,如何處罰,都是上級決定。大事化小或小題大作,都在有些上級的一念之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緣好,特別是與上司的關係不錯,就會較少獲罪。

(4)掌握與同事談話的分寸。在辦公室裏,同事每天見麵的時間最長,談話可能涉及到工作以外的各種事情,“講錯話”常常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事與同事間的談話,如何掌握分寸就成了人際溝通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5)辦公室裏最好別辯論。有些人喜歡爭論,一定要勝過別人才肯罷休。假如你實在愛好並擅長辯論,那麼建議你最好把此項才華留在辦公室外去發揮,否則,即使你在口頭上勝過對方,但其實是你損害了他的尊嚴,對方可能從此記恨在心,說不定有一天他就會用某種方式還以顏色。

(6)辦公室不是互訴心事的地方。有許多愛說話、性子直的人,喜歡向同事傾吐苦水。雖然這樣的交談富有人情味,能使你們之間變得友善,但是研究調查指出,隻有不到1%的人能夠嚴守秘密。所以,當你的個人危機和失戀、婚外情等發生時,你最好不要到處訴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誼”混為一談,以免成為辦公室的注目焦點,也容易給老板造成問題員工的印象。

(7)別做傳人是非的包打聽。包打聽,就是在別人背後說的話,隻要人多的地方,就會有閑言碎語。有時,你可能不小心成為“放話”的人;有時,你也可以是別人“攻擊”的對象。這些耳語,比如領導喜歡誰,誰最吃得開,誰又有緋聞等等,就像噪音一樣,影響人的工作情緒。聰明的你,要懂得,該說的就勇敢地說,不該說就絕對不要亂說。

(8)不要做一個講大話的吹噓者。有些人喜歡與人共享快樂,但涉及到你工作上的信息,譬如,即將爭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戶,老板暗地裏給你發了獎金等,最好不要拿出來向別人炫耀。隻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忘了某些人眼睛已經發紅。

該說“不”時就說“不”

平等共事,寬容他人,不意味著要接受屈辱,要被人傷害。為了自己的正當利益,要敢於說“不”。說“不”也是人權。

該說“不”時就說“不”,不做不講話的鸚鵡。一味的沉默隻會讓他人忽視你的努力,甚至忽視你的存在。做一個有聲音的人,讓他人感受到你的存在價值。

有個人想送太太一樣別出心裁的生日禮物,便選了一隻漂亮的鸚鵡,請鳥店送到家裏。當他回家吃晚飯時,他問太太禮物是否已送到家。“噢,是的,”他太太回答:“它還在鍋裏,很快就可以上桌了。”這人聽了又驚訝又懊惱,他喊道:“天啊!我可是花了3000塊錢!它是一隻聰明而且會說話的鸚鵡!”他太太反問:“如果它聰明的話,為什麼不講話?”

不會說“不”的人隻會讓他人覺得你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你是不是五次三番地被人利用和欺侮?你是否覺得別人總是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尊重你的人格?人們在製訂計劃時是否不征求你的意見,而會覺得你千依百順?你是否發現自己常常在扮演違心的角色,而僅僅因為在你的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你如此。如果這樣的話,你的生活和工作就需要進行改進了,就需要拒絕和說“不”字。當然真正鼓足勇氣說這件事情的時候,當你認識到自己的需要並表達出來時,你會發現你原來所顧慮的事情一件都沒有發生,而你的生活卻發生變化,同事們開始尊重你,開始意識到你的存在。

劉剛在一家打字店工作,由於從農村出來,勤勞且比較老實。每天上班提前半小時到打字店,開始掃地擦地板抹桌子,同事們忙不過來的時候主動幫助打印。有一天,由於有事來晚了,發現其他員工們正在嘀咕,“鄉下人還擺架子,也不知道早來給我們打掃房間”。劉剛突然意識到自己付出的很多而得到的太少了。正好這天晚上又有一位同事請他幫忙,“小劉,你今天晚上幫我把這份稿子打出來吧,明天要交貨。我今天晚上要去跳舞,我先走了,人家還等著我呢。”“很抱歉,我今晚有事。”小劉第一次回絕了別人,那人從來沒有遭到過反駁,待在那兒愣了一下。第二天,當他去上班時恰巧遇到那位同事,那位同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樣,反而主動打招呼。從此,找他幫忙的人少了,當他給別人擦桌子的時候別人也會禮貌地回應了。就這樣,通過一次拒絕,換來了自己的平等和尊重。

常言道:“不打不相識。”打可以打出平等,也可以打出知心朋友。在辦公室同事中,有時僅僅靠溫馴善良和勤苦有才是混不出什麼明堂來的,有時也需要通過爭論甚至更加過激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對那些能力較強,但心高氣傲的人還是很適用的。

不打不相識,並不是為了獲得一種資本,也不是為了讓某人在眾人麵前丟麵子,而是一種展示自己的才能,贏得在眾人心中的地位的一種方式。

李元和趙江是同事,李元的業務能力很強,但為人比較高傲,總以資格老自稱。趙江比較聰明能幹,但資曆較淺,平時李元基本不把趙江看在眼裏。一次,領導要求他們對本廠生產的臭氧發生器做一個促銷方案,李元為主,趙江協助。李元按照傳統的促銷方法編製了一套方案,采用通過商場進貨,在商場內進行促銷活動的方法。而方案參與人趙江不同意該種方案,認為像這種新產品老百姓不願認同,且價格並不便宜,誰也不願花錢自己去嚐試。在這個方案的審批過程中,趙江一反常態,堅持自己的意見,兩個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但方案最終以李元獲勝結束。趙江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並在暗處與領導進行了交涉,領導通過反複深思,決定采用兩種方案同時實行。李元了解到情況後,在辦公室說:“我是這行的祖師爺,我說行,它準行,幹這行,憑的是經驗。如果我輸了,我請大家吃飯。”趙江則不甘示弱:“李元,我敬重你的水平,不過人們消費觀念在變,我們也應該順應形勢。這次如果我這個方案錯了,我拜你為師,請大家吃飯。如果我僥幸贏了,我還是應該向你學習。”從此辦公室中出現了趙和李的不和諧音。

到了年終,領導宣布營業情況時,專門對促銷的兩個方案進行了比較,最後宣布,趙江的促銷方案得到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李元當即紅著臉對大家說,今天晚上我請客。在宴會上,李元對趙江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咱們哥倆以後多商量,哥哥多向你請教。”而趙江連連說:“僥幸僥幸,您還是我的師傅。”

從此兩個人打得火熱,而他們部門的業績也芝麻開花節節高。當然,打也要分人,也要分場合,不能盲目地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就這樣做,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而且還會誤入歧途,耽誤自己的前程。

某辦公室有6位職員,水房離辦公室較遠。開始時大家誰也不願意去打水,因為打完後也許自己隻能喝到一杯水,其他的水都被分光了。為了保證大家都喝到水,製定了規章製度,每三個人為一小組,每天早晨、中午打水。甲組中的三個,小喧比較老實勤勞,每次其他兩個人躲得遠遠的,隻有小喧打水。這一天,大家中午沒見到開水,其中乙組的一位同事對小喧說:“小喧,開水呢?打開水去呀”。小喧當即反駁道:“我們三個人呢,你指使我幹嗎?”那位同事當時有些臉紅,此時甲組的另外兩位連忙說:“唉喲,不好意思,忘了,我馬上去!”

從此,大家打水自覺多了。小喧並沒有覺得自己以前幫得太多了而不去做了,他仍然和同事一起去打水。

小喧利用其他同事的憤怒維護了自己的權益和平等地位,大家在一個辦公室,具有同樣的義務,不好去指使另外的人,隻好采用拒絕的方式而仍然去打水,說明他不計前嫌,利用寬容獲得了別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