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遊刃職場的人際原則——(1 / 3)

第六章:遊刃職場的人際原則——

與同事相處關係學

同事是職業人生中的最大財富。隨著市場經濟迅猛發展,親朋好友聚少離多,缺少共同語言,親情友情逐漸淡漠,同事關係在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來。但凡工作就會關係到很多協作對象,因此你能否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是你的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要素。注意辦公室裏的小細節

有些人與同事相處不夠融洽的原因,未必有什麼深仇大恨,常常是不夠隨和的個性,不夠謹慎的言行細節導致了關係的緊張。

同事是你接觸最頻繁的一類人,一天中有大半部分時間都在和他們交往。因此搞好同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關係融洽,心情就舒暢,這不但利於做好工作,也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導致同事關係不夠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問題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衝突外,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細節也是一個原因。有些言行會影響同事間的關係。以下給你做一個全麵地闡述。

1有好事不通報

單位裏發物品、領獎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經領了,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像沒事似的,從不向大家通報一下,有些東西可以代領的,也從不幫人領一下。這樣幾次下來,別人自然會有想法,覺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識和協作精神。以後他們有事先知道了,或有東西先領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訴你。如此下去,彼此的關係就不會和諧了。

2明知而推說不知

同事出差去了,或者臨時出去一會兒,這時正好有人來找他,或者正好來電話找他,如果同事走時沒告訴你,但你知道,你不妨告訴他們;如果你確實不知,那不妨問問別人,然後再告訴對方,以顯示自己的熱情。明明知道,而你卻直通通地說不知道,一旦被人知曉,那彼此的關係就勢必會受到影響。外人找同事,不管情況怎樣,你都要真誠和熱情,這樣,即使沒有起實際作用,外人也會覺得你們的同事關係很好。

3進出不互相告知

你有事要外出一會兒,或者請假不上班,雖然批準請假的是領導,但你最好要同辦公室裏的同事說一聲。即使你臨時出去半個小時,也要與同事打個招呼。這樣,倘若領導或熟人來找,也可以讓同事有個交待。如果你什麼也不願說,進進出出神秘兮兮的,有時正好有要緊的事,人家就沒法說了,有時也會懶得說,受到影響的恐怕還是你自己。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聯絡感情的需要,它表明雙方互有的尊重與信任。

4不說可以說的私事

有些私事不能說,但有些私事說說也沒有什麼壞處。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單位、學曆、年齡及性格脾氣等;如果你結了婚,有了孩子,就說說有關愛人和孩子方麵的話題。在工作之餘,都可以順便聊聊,它可以增進了解,加深感情。倘若這些內容都保密,從來不肯與別人說,這怎麼能算同事呢?無話不說,通常表明感情之深;有話不說,自然表明人際距離的疏遠。你主動跟別人說些私事,別人也會向你說,有時還可以互相幫幫忙。你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讓人知道,人家怎麼信任你。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之上的。

5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

輕易不求人,這是對的。因為求人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時求助別人反而能表明你對別人的信賴,能融洽關係,加深感情。比如你身體不好,你同事的愛人是醫生,你不認識,但你可以通過同事的介紹去找,便可以診得快點,診得細點。倘若你偏不肯求助,同事知道了,反而會覺得你不信任人家。你不願求人家,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煩,人家就以為你也很怕麻煩。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以互相幫助為前提的。因此,求助他人,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的。當然,要講究分寸,盡量不要使人家為難。

6拒絕同事的“小吃”

同事帶點水果、瓜子、糖之類的零食到辦公室,休息時分吃,你就不要推,不要以為難為情而一概拒絕。有時,同事中有人獲了獎或評上了職稱什麼的,大家高興,要他買點東西請客,這也是很正常的,對此,你可要積極參與。你不要冷冷坐在旁邊一聲不吭,更不要人家給你,你卻一口回絕,表現出一副不屑為伍或不稀罕的神態。人家熱情分送,你卻每每冷漠拒絕,時間一長,人家有理由說你清高和傲慢,覺得你難以相處。

7不要總和一人“咬耳朵”

同辦公室有好幾個人,你對每一個人要盡量保持平衡,盡量始終處於不即不離的狀態,也就是說,不要對其中某一個特別親近或特別疏遠。在平時,不要老是和同一個人說悄悄話,進進出出也不要總是和一個人。否則,你們兩個也許親近了,但疏遠的可能更多。有些人還以為你們在搞小團體。如果你經常在和同一個人“咬耳朵”,別人進來又不說了,那麼別人不免會產生你們在說人家壞話的想法。

8不要熱衷於探聽家事

能說的人家自己會說,不能說的就別去挖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時,人家不留意把心中的秘密說漏了嘴,對此,你不要去探聽,不要想問個究竟。有些人熱衷於探聽,事事都想了解得明明白白,根根梢梢都想弄清楚,這種人是要被別人看輕的。你喜歡探聽,即使什麼目的也沒有,人家也會忌你三分。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探聽人家私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9喜歡嘴巴上占便宜的

在同事相處中,有些人總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歡說別人的笑話,占人家的便宜,雖是玩笑,也絕不肯以自己吃虧而告終;有些人喜歡爭辯,有理要爭理,沒理也要爭三分;有些人不論國家大事,還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見對方有破綻,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讓對方敗下陣來不可;有些人對本來就爭不清的問題,也想要爭個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動出擊,人家不說他,他總是先說人家。勿侵犯他人的“領土範圍”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領土範圍,隻不過當它以無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常常容易被忽略,而這也恰恰是最易出問題的時候。

所有動物都有領土意識,像狗,它們在住處四周撤尿,就是在劃領土,警告別的狗兒別越界闖進,若哪隻狗闖了進來,便上前趕走。大到獅子老虎小到老鼠昆蟲都有這種行為。

基本上,“領土範圍”就是自衛意識,人也像動物那樣擁有這種意識,隻是和動物昆蟲的表現方式不同罷了。因此,千萬要注意,別因為疏忽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人最基本的領土意識就是家庭了,誰若未經同意闖入,輕者被責罵,重者恐怕要遭一頓追打。不過,會犯這種錯誤的人不多,倒是很多人在辦公室忽略了這點,常常無意間侵犯別人的領土範圍。

在辦公室侵犯別人“領土範圍”的方式如:未經同意就坐在同事的桌子或椅子上;坐在主管的房間裏;到別的部門聊天等等。

小劉在家外企已經上班好幾年了,平日裏踏實肯幹,兢兢業業很受領導的好評。上級主管對他的印象非常好,但是從某一天開始,主管對他的態度就變了。糊塗的小劉像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仔細想來,可能是因為那件事。原來有一天,小劉到主管那裏送文件,恰巧主管不在,小劉就坐在了主管的椅子上等他。主管回來後看見很不悅,但當時粗心的小劉並沒有注意。主管認為小劉的行為侵犯了他的領土範圍,以後對他怎麼會有好臉色?

你不要以為這沒什麼,或是有“我又沒什麼壞念頭”的想法,事實上,你的舉動已經侵犯到別人的領土,對方會感到不快的。這不快不會立即表現出來,也不會像狗或蝴蝶那樣,把你“驅逐出境”,但這不快會藏在心底,對你有了壞的印象,甚至懷疑:他對我到底有什麼企圖?來偷東西的嗎?或是來刺探什麼?……你不能怪別人這麼想,因為有這種想法是非常自然的,換成是你,也是如此!

所以,別人的工作地方,沒有必要時,不要隨便靠近,若主人不在,你的靠近被誣賴成偷竊,那多劃不來呀!

如果你是主管,也要注意:不要沒事就到別的部門去聊天,因為這會對那個部門的主管造成“侵犯領土”的不安全感,就算你是純聊天也不行,因為在他的部門裏,他是唯一權力象征,你無緣無故出現,就好像要和他爭奪權力似的。當然,談公事時例外,但應隻限於主管和主管接觸,不可隨意去接觸他的屬下。

如果你下麵有幾個部門,你也要尊重這些小主管,不要以為你是大主管,就沒事到任何一個部門聊天,除非那個主管也在現場,偶而為之無妨,長期下來,那麼小主管心裏就不會舒服了。

這種領土意識看起來很無聊,但卻是很實在的,如果你不注意而侵犯了別人的領土,是會惹出你想也想不到的麻煩的。所以凡事還是要謹慎點的好。

若隱若離的同事關係

古有明訓,“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運用在同事間的人際關係最適合不過。因為公司畢竟是一個成員眾多,又具競爭性的組織,既然你不可能和每個人都結為知己,就隻有和他們保持“泛泛之交”,作友善而又不致於彼此傷害對方的往來,才是明智之舉。

同事間的相處是一種學問。與同事相處,太遠了當然不好,人家會認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讓別人說閑話,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誤解,認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說,不即不離、不遠不近的同事關係,才是最難得的和最理想的。

有兩隻小刺蝟,盡管躲在洞裏,也盡量的蜷縮著身子,因為天氣實在太冷了,即使這樣仍然被凍得瑟瑟發抖。就在它們感覺快要被凍僵的時候,其中的一隻刺蝟突然靈機一動,向另外一隻建議道:“我們靠緊一點,或許身上的熱量會散發的慢一點。”另外一隻也覺得有道理,於是,他們開始了嚐試。但沒想到的是,由於他們靠的太緊,他們身上的刺刺到對方了。

雖然第一次嚐試失敗了,但由於他們在被對方刺痛得同時,也確實感到了對方的溫暖,所以他們沒有氣餒,又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嚐試。這一次,為了不傷害對方,它們開始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地靠近,最後,它們成功了。

兩隻刺蝟在寒冷的季節互相接近取暖的這則寓言清楚地顯示了人際關係的微妙之處。就某種意義而言,大家在同一個公司裏,可以說是同舟共濟、甘苦與共,人人都能成為朋友,可以傾訴煩惱,互相幫助,更可借著良性競爭發揮彼此激勵的效果。

可是一旦深入私人領域,後果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特別是在牽涉到金錢或個人問題時,宜謹慎行事。因為今日的美好回憶,或許會成為明日的“把柄”。

雖有人謂“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大家都是打工仔,聚在一起工作也不奇怪。一天,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別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將會成為你的拍檔。上司將他交托與你,你首要做的是向他介紹公司的架構、分工和其他製度。就當他是普通的同事吧,這時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來閑言閑語。

總之,大前提是公私分明,記著,在公司裏,他是你的拍檔,你倆必須精誠合作,才可以創造良好工作效果。由於他是新人,許多地方是需要你的提示的,這方麵,你就得扮演老師的角色,當然切不能頤指氣使,更不應恃老賣老引他人反感。私底下,你倆十分了解對方,也很關心對方,但這些表現最好在下班後再表達吧,跟往常一樣,你倆可以一塊去逛街、閑談、買東西、打球,完全沒有分別。

當一位舊同事吃回頭草,重返公司工作,你有必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因為舊人對你和公司都有一定的了解,即是說他並不需要時間去適應,而你亦沒有時間去備戰,要立刻見招拆招。

如果此人以前隻是一個小角色,如今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話,請小心其作風與手段。因為肯吃回頭草,多數其職級亦高升,難免有點飄飄然,那還好一點,你大可以投其所好,講些動聽的話,但切莫“拍馬”拍得出格,那隻會叫他瞧不起你。

此君若以前與你共過事,請不要在人前人後或他麵前主動再提以往的事,就當是新同事新合作吧,避免大家尷尬。要是他過去與你不相幹,如今卻成了拍檔,不妨向對他有些了解的同事查問一下他以往的曆史,但要裝作輕描淡寫,不留痕跡。

好拍檔另謀高就,公私兩方麵俱要你重新麵對。姑且勿論新拍檔是新同事,還是由別的部門調來,你倆都需要一段時間去磨合、協調。

如果他是新同事,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紹一下公司的辦事作風,各種小節的規矩,你部門的工作程序,和你倆的工作範圍、合作情形等,讓他“熱身”,那麼他才能快點投入工作,分擔你的壓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你向他介紹舊拍檔的工作方法時,請客觀一點,概括而談就可以,除非對方追問,否則,他可能誤會你要他依循舊法行事,間接窒礙了他的能力。新人做事不妨有新作風,讓他多提意見,或許會有新的發現,同時也表現出你的民主和客觀,避免了或大或小的誤會和芥蒂。

切忌將舊拍檔的名字掛在口邊,仿佛他令你難以忘懷,間接給新拍檔造成壓力,“以前我們不是這樣做的。”“他肯定不會如此處理同樣事情。”等類似的話,必須拋到九霄雲外,你倆才能合作愉快。

某位同事生性暴躁,常因小事就“嘮叨”不已,雖然事後他不會把事情放在心上,但事前的粗聲粗氣或過烈反應,卻叫你悶悶不樂。對付這些脾氣剛烈之人,最佳辦法是以靜製動,然而,不要誤會,並非是采取凡事“忍耐”的策略,相反,要積極和主動。

許多公司有不成文的習慣,就是獲升職者要觀音請羅漢,你若身處這些公司,當然要入鄉隨俗。要視加薪額和職級而定,一則是量入為出,二則是身份問題,如果你隻是小文員一名,卻動輒請同事吃海鮮餐,未必個個會欣賞,可能有人認為你太“招搖”,所以,一切最好依照舊例,人家怎樣,你就怎樣。有人當麵恭維:“你真棒,什麼時候再請第二次?”你可微笑地答:“要請你吃東西,什麼時候都可以呀!”一招太極就能解決問題。

要是相反,有同事表示要請客祝賀你,當然要答應,否則就是不賞麵,不接受人家的好意。不過,答應之餘,請考慮:對方一向與你投契得很,純是出於一片真心?還是彼此隻屬泛泛之交,此舉隻是“拍馬屁”?前者你自然可以開懷大嚼,後者嘛,吃完之後最好反過來做東,既沒接受他的殷勤,又沒有得罪對方。

許多公司有歡迎新同事和歡送舊同事的習慣,身居要職的你,應熱烈支持這些行動。歡迎會目的是聯絡感情,歡送會則表示合作愉快或感謝過去的幫忙。所以,前者你不必一定出席,除非你的工作崗位是公關或人事部。這樣更顯得你有獨特風格,何況既是新同事,不愁他日沒有機會互相了解。

你應當學會體諒別人。不論職位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範圍和責任,所以在權力上,切莫喧賓奪主。隻有和同事們保持合適距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受歡迎的人。不過記著永不說“這不是我分內事”這類的話,過於徑渭分明,隻會搞壞同事間的關係。因此,保持若隱若離的同事關係,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