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朋友多了路好走——交友關係學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良知的踐行。鼓勵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鼓勵別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交往之道在於以心換心。要想贏得友誼和感情,就必須抱有付出的態度。管理好你的朋友檔案
交朋友固然不必勉強自己和對方,但不妨采取更有彈性的做法,不投緣的也不必“拒絕往來”,而把他們通通納入你的“朋友檔案”。
人的一生之中會結交很多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會成為你的至交,有的也會中斷交往。交朋友固然不必勉強自己和對方,但不妨采取更有彈性的做法,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不投緣的也不必拒絕往來,而把他們通通存入你的朋友檔案。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用時間來看待朋友,這才是朋友間交往最正確的方式。所謂用“時間”來看待朋友,看朋友是否可靠要長時期來觀察,而不在見麵之初就對一個人的好壞下結論,因為太快下結論,會使你個人的好惡觀念發生偏差,影響你們的交往。另外,人為了生存和利益,大部分都會戴著假麵具。和你見麵時便把假麵具戴上,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這些假麵具可能隻為你而戴,而演的正是你喜歡的角色。如果你據此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進而決定和他交往的程度,那就有可能有吃虧上當的情況發生。用“時間”來看人,就是在初次見麵後,不管雙方是“一見如故”還是“話不投機”,都要保留一些空間,而且不摻雜主觀好惡的感情因素,然後冷靜地觀察對方的作為。
一般情況下,人不管怎麼隱藏本性,終究要露出真麵目的。因為戴麵具是有意識的行為,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覺得累,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會將假麵具拿下來,就像前台演員,一到後台便把麵具拿下來一樣。假麵具一拿下來,真性情就出現了,可是他絕對不會想到你在一旁觀察。用“時間”來看待你的朋友,一個個都會自然而然地露出真麵目。你不必去揭下他的假麵具,他自然會自己揭下來向你呈現真麵目。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就是指用“時間”來觀察人的方法。
建立朋友檔案的方法很多。有人用電腦建立朋友檔案,有人用筆記簿、名片簿,這些方法各有長處,不管用什麼方法,須請大家記住:每個朋友都不可放棄。每個朋友的名字底下要有一定的資料,對他們的專長和愛好有所記錄。他們的住所、工作有變動時,也應在你的資料上修正,以免有需要時找不到人,而要得到這些變動情形,則有賴於你平時和他們的聯係。建立的檔案簿必須要非常詳細,這樣求朋友幫忙時會更切中要害。
朋友檔案的建立其實很簡單,隻要你是一個細心的人,就會很容易辦到。首先,把你在學校時的同學資料整理出來,並做成記錄。畢業數年後,你的同學會分散在各種不同的行業,有的可能成為其中佼佼者。當你需要時,憑著同學的關係,相信他們會給你某種程度的幫忙。這種同學關係,還可從大學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學。如能詳細掌握,這將是一筆相當大的資源。當然,要建立起這些同學關係檔案,你必須時常參加同學會,並且隨時注意同學動態。
善用朋友檔案就是善用你的人脈資源。同學和朋友的資料是最不可疏忽的,你還可以記下他們的生日。如果你不嫌麻煩,在他們生日時寫上一張生日賀卡,或請吃個便飯,保證你們的關係突飛猛進,這些關係如果能妥善維持,就算他們一時幫不上你的忙,也會介紹他們的朋友來助你一臂之力。
朋友不分三六九等。在檔案簿上記下的不一定要是最相熟的朋友,原因在於相熟的朋友都會時時想起,而那些有一麵或幾麵之緣的人應該是記錄的對象。那些在應酬場合認識,隻交換名片,談不上交情的“朋友”。這種“朋友”各種行業各種階層都會有。你不可把這些名片丟掉,應該在名片中盡量記下這些人的特征,以備再見麵時能“一眼認出”。但有一點,名片帶回家,要依姓氏或專長、行業分類保存下來。你不必刻意去結交他們,但可以借機在電話裏向他們請教一兩個專業問題,話裏自然要提一下你們碰麵的場合,以喚起他對你的印象。有過“請教”的曆史,他對你的印象也會深刻些。當然,不可能指望這種“朋友”幫你什麼大忙,因為你們沒有進一步的交情,但幫小忙,為你解決一些小問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閑時聯絡急時用
“千金易得,朋友難尋”。真正的朋友不是從我們出生時就在我們身邊的,朋友需要我們用心去尋找。當你付出了真心的愛與關懷的時候,相信就會有相同的有心人走入你的視線。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以信息為主的社會,不與人交流溝通就會閉關鎖國,孤芳自賞。縱使有超人的能耐,也有苦於不能施展才華,為他人解憂的時候。要知道和別人有“交情”,才有可能得人賞識,平日常聯絡感情,遠勝急時抱佛腳。打一個電話,帶上幾句問候,是給朋友最好的禮物,是一種會做人的表現。讓聯係取代淡漠,別忘了,有的人需要你的幫助!
有一個剛去美國的人,詳細敘述了她在那裏的生活情況。她在那兒,沒有什麼社交生活,難得去看看朋友,可能是因為她初到異境,認識的朋友不多,但後來聽說,其他的人也一樣。她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禮拜天都去了郊外,這是一種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說,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她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為一到假期,誰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看朋友,因為交通太擠。但她常常和朋友通電話,這是她唯一可以列入應酬朋友的方法,她無事也打電話,哪怕是寒暄幾句,或者講些無關緊要的事。但有起事情來,朋友會立刻聚在一起的,哪怕是很棘手的問題,在美國的朋友也會盡心盡力地去幫她。
看了上麵的敘述,給人最大的感想是,她懂得無事之時打電話找朋友,所以一有事時,朋友馬上就來幫忙。
在現代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有事之時找朋友,人皆有之,無事之時找朋友,變得越來越少。也許你會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麵臨一種困難,你認為某人可以幫你解決,你本想馬上找他,但你後來想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你都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人就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甚至因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絕。在這種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後悔“閑時不燒香”了。
有一本書寫得非常好。它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起總理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大有可能請你擔任一個部長的職位了。也許你會認為這種手段看起來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現實的。
一本政治家的回憶錄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組閣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慮。因為一個政府的內閣起碼有七八名閣員,如何去物色這麼多的人去適合自己?這的確是一件難事,因為被選的人除了有適當的才能、經驗之外,最要緊的一點,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事態的發展都是雙麵性的。要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登天本事,別人也很少會知道。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互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萬望大家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否則,“急時抱佛腳”,關鍵時刻找人幫忙不免會後悔。
小心友情的突然升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碰到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隻有冷靜對待,保持距離,才不會被燙著。
如果你和某人隻是普通朋友,談不上交情;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時間未聯絡,感情已經淡了。如果這樣的人突然對你熱情起來,那麼你應該有所警覺,因為這種行為表示他可能對你有所企圖。之所以用“可能”這兩個字,是為了對這樣的行為保持一份客觀,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誤解對方的好意。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因為你的言行而對你產生無法抑製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樣。不過這種情形不會太多,而你也要盡量避免這種聯想,碰到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隻有冷靜待之,保持距離,才不會被燙到。
近代知名學者王國維博聞強記,智力過人,在甲骨文研究上卓有成績,得到了羅振玉的賞識,兩人結為朋友,後來又成了兒女親家。王家貧困,羅經常在經濟上接濟王國維,但目的卻是把王國維當做賺錢的機器。羅振玉因為有錢,大量收進甲骨,由王國維來考釋,發表文章的署名都是用羅振玉的名字。最後,由於經濟上有困難,使王國維這樣不可多得的才子在壯年便投湖自盡。
要分析這種“友情”是否含有“企圖”並不難,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狀況,是否握有資源,例如有權有勢?如果是,那麼這個人有可能對你有企圖,想通過你得到一些好處;如果你無權也無勢,但是有錢,那麼這個人也有可能會向你借錢,甚至騙錢;如果你無權無勢又無錢,沒什麼好讓別人求的,那麼這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基本上沒有危險——但也有可能“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想利用你這個人來幫他做些事,例如有些人就被騙去當勞力;或是重點在你的親戚、朋友、家人,而你隻是他過河的踏腳石。
從自己本身的狀況檢查這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真的沒有“危險”之後,你的態度仍要有所保留,因為這隻是你的主觀認定,並不一定正確,所以麵對這突然升高熱度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推不迎,收放自如
“不推”是不回絕對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經看出對方的企圖也不要立即回絕,否則很可能立即得罪一個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的迎上去,因為這會讓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得罪對方,把自己變得很被動。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談戀愛,回應得太熱烈,有時會讓自己迷失,若突然斬斷“情絲”,則會惹惱對方。
2冷眼以觀
“冷眼”是指不動情,因為一動情就會失去判斷的準確性,此時不如冷靜地觀看他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並且做好防禦,避免措手不及。一般來說,對方若對你有所圖,都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就“圖窮匕現”,顯現他的真目的,他不會跟你長時間耗下去的。
3投桃報李
對這種友情,你要“禮尚往來”,他請你吃飯,你送他禮物;他幫你忙,你也要有所回報,否則他若真的對你有所圖,你會“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製住。想要臨事脫逃,恐怕沒那麼容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對突然升溫的友情要注意。好朋友貴在交心,深厚的友誼無需靠豐盛的宴席作為鋪墊。為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目標一起奮鬥的夥伴,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的追求,會對彼此有著深深的理解。
死要麵子,隻能壓垮自己
《論語》上說:“惠則足以使人。”意思是說,給人恩惠,就足以使喚人了。所以,對朋友的小恩小惠、大恩大惠要慎重。
在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中,“麵子”的含義不一而足。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人情就是麵子。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關係就是麵子。中國人的麵子害死人,有的人就愛打腫臉充胖子,自認自己能力強,朋友一求,馬上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哪怕是明知出於自己能力之外,但一句“咱倆什麼交情,這點麵子你能不給”,便殺頭成仁,舍身取義。四處奔走,求爺爺、告奶奶,事一辦成,人也輕鬆大半。但若到頭來辦不成,誤了朋友事,又害了自己的名。能不接受的盡量不接受,但“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這一短,若想再長起來,就必須替朋友辦事。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社交活動,這些形形色色的活動必定會涉及到人情,而人情債是一筆世界上最難償還的債,人活一世不欠人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欠了人情,就要留點神,最起碼要給自己留點後路,別讓人情成為你做事的負擔。
禮尚往來,朋友之間你來我往,提點禮物,都挺正常,不在上述之列。帶有明顯功利目的的朋友,是可以看得出來的,現代人與古人不同。現代人的生活速度已提高許多,請朋友辦事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假如一個並不經常來往的朋友卻在一天忽然登門,你可千萬別奇怪。或者常見麵的好友,帶的禮物超乎平時的貴重,你也要有所防範。
中國人好麵子,帶來的東西你不收,他覺得是你不給麵子,瞧不起他,你再讓他帶回去,那就更是有損尊嚴了,所以,你也不能太駁人家的麵子,盛情難卻時,你大可以暫時收下,但你必須將這個人情想辦法送出去。你要去回訪他,帶著差不多的東西,兩下扯平,也不會傷了和氣。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朋友請你辦事就會請你吃飯,把東西送到門,你不能不給麵子,但是吃飯總得預約,這就讓你有許多理由去推脫掉,但腦袋要轉得快些,推辭講得委婉些。腦袋轉得快些,知道對方是誰,要弄清關係,搞清朋友圈,然後,再想想該接受還是推掉。
若要想避免情債,就要量力而行,切不可打腫臉充胖子。自己最應該了解自己的能力,能吃幾碗飯,能幹多少事。
三國時的蔣幹就是這麼一個人。他自以為了不起,認為自己的口才可以同春秋戰國聯橫、合縱的雄辯天才相比。他向曹操自薦,他可以去說服周瑜投降曹操,而且信心十足,青衣小帽,再加一個書童,一葉扁舟就去見周瑜。周瑜也不是白吃幹飯的。年紀輕輕便能統帥百萬軍隊,不是一個同窗的說客就可以動搖的。他來至周瑜的兵營,連三句半都沒說上,被周瑜玩得團團轉,最後走得也不正大光明,帶回的密信讓曹操上了當,損失二員大將。
人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哪怕是幫最好最鐵的朋友辦事,也要量力而行,千萬別逞強,說不定你還會適得其反,將事情搞砸。辦不成的事,要老實地說,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蔣幹就是太自不量力,事沒辦好不說,居然還上了人家的當。辦不了的事就是辦不了,朋友之所以來找你,就因為他也辦不成,別為你幫不上別人的忙而不好受,與其搞砸了一件事,還不如讓他另請高明。
有人情味的人才能獲得人情效應
獲得人情,這種特意的行為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策略,也是社會文化現象的濃縮。
“有事有人,無事無人”是生活中許多人常抱的態度,把朋友當作受傷後的拐杖,複原後就扔掉。此類人大多會被拋棄,沒人願意再給他幫忙。
隻有懂人情味的人,才能獲得“人情效應”這一微妙的人情關係的。比如說,給人幫助不能過於“挑明”,以免傷人自尊;幫助人不可過多,否則會成為對方的負擔,雙方再難維持關係。這種人隻會用“互相利用,互相拋棄,彼此心照不宣”來推擋,而不去深思人情世故的奧秘之處,所以無法達到人情操縱自如的境界。
周恩來在人際交往中就很有人情味。長征途中,當時任民運部部長兼政委的楊立三,堅持親自給重病的周恩來抬擔架,他和同誌們在饑寒交加中,抬著周恩來走出沼澤泥潭的草地後就累病了。19年後,楊立三去世,身為政務院總理的周恩來,堅持要親自給他抬棺送葬。
1937年6月,周恩來在峽山遇險,護衛他的十多名警衛戰士光榮犧牲。事後,周恩來和另外三個虎口脫險的同誌合影留念,周恩來在照片背後寫上“峻山遇險,僅餘四人”。這張照片一直珍藏在他貼身的襯衣口袋裏,直至病逝才被人發現。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就是周恩來的人格魅力。難怪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時,圍繞安臥在鮮花叢中的周恩來的遺體,群眾的淚水把地毯灑濕了一地。難怪會出現十裏長街送總理,長夜無言,天地同悲的動人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