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支水筆,一世情緣
《詩經·靜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傍晚時分,一個男子在城牆下等待自己的心上人,不知道什麼原因,等了許久才等到女子的到來,女子贈給戀人一個紅色的簫管,那男人如獲至寶,把玩不已。
每每讀到這首《靜女》,我就會想到父親那支珍藏了40多年的水筆。一支水筆能值幾文,然而父親對水筆如此珍愛,隻因為母親所送,所以愛屋及烏,愛不釋手。
父親是在20歲時,經媒人介紹與母親定的婚。聽母親說,當時大舅、二舅都在縣裏工作,三舅還小,地裏需要人幫忙,她就乖乖地跟著媒人去相親了。回來後,姥姥問母親怎麼樣?母親說,文質彬彬的,好像還挺實在……姥姥又問,那這親事?母親的臉一下子就紅了,捂著臉,跑進了閨房。
初八那天,父親帶著禮物去母親家,臨走,母親回贈了父親一支水筆,這親事就算定了下來。
一天,姥姥忽然想起好久沒有舅公的消息了,就將父親叫來幫她寫封信。父親看了看掛在上衣上的筆,尷尬地說,筆裏沒有墨水的。父親見姥姥一臉的疑惑,這才又紅著臉說,那是母親送的,他一直帶在身上,就是沒舍得用。
沒舍得用,這隻是父親的一廂情願。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按學校規定,我們得用鋼筆寫字了,可我卻三天兩頭地掉筆。父親很生氣,也打過幾次,就是不見效。後來,父親索性用母素給我們縫衣服的黑線搓了一根粗粗的繩子,將鋼筆掛在我脖子上。父親這個方法的確有些用,但也管不了幾天。一天放學後,我與鄰村的幾個孩子打泥仗。那天玩得真是非常的開心,我一個人用一書包的泥團就將對方打得落荒而逃。隻是回家後才發現,套在脖子上的鋼筆又丟了,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筆套。父親知道後,氣得又要抽我。母親說,你不是還有一支筆嗎,拿給二子用不就得了?但父親終究沒有答應。
第二天,趁父親不在家,我翻箱倒櫃,從父親放賬本的櫃子裏翻出了那支水筆。你別說,母親送拾父親的水筆就是好,一點都不刮紙。但好景不長,當天晚上就被父親發現了。那晚,父親沒有客氣,他用柳條狠狠地招呼了我。母親見父親打得狠了,就與父親吵起來,說,不就是一支筆嗎?二子用一下,就掉你身上的肉了?父親一聲歎息,好好的一支筆竟讓二小子給也就從那天起,父親才開始用那支筆。
父親與母親婚後感情一直很好。從我記事起,就沒見父母吵過架,也很少見他在外麵吃飯。父親喜歡母親燒的菜,尤其是母親做的水餃。他總是誇張地說,這世上隻有母親了解他的胃,不知道這是不是父親奉承母親的話。
後來,我去外地上學、工作,漸漸地也就忘了父親的那支筆。直到有一天,父親突然病倒了,而且很嚴重。醫生說,你們做好兩手準備吧。醫生的話對我們來說,如五雷轟頂,而母親卻始終不敢在父親麵前掉一滴眼淚。
那天,我與母親回家整理父親的櫃子。除了那支筆,我還看到了幾個從未見過的小本本。我這才知道,父親還有記日記的習慣。父親的日記跨度很長,前後達30年之久,上麵記滿了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點點滴滴。其內容涉及母親的喜好,母親患氣管炎後吃藥的劑量,每天的次數,甚至還涉及到與母親吵架後的反思……看著看著,我心裏不由一酸,淚水便鋪滿了臉龐。
很幸運,數月後,父親還是從醫院裏走了出來。母親說,謝天謝地,咱們還能做伴呢!然後,就“哇”的一聲哭了。父親卻說,哭啥?我現在有點餓了,我可好久沒有吃你做的水餃了哦。母親說,好啊,回家就給你做,去閻王爺那裏轉一圈,還是那麼饞!我們一家人就都笑了。
其實,我知道,父親是不會舍得丟下母親一個人走的,他也清楚得很,他與母親之間還有好多的事要記呢。
愛,不計算成本
母親打來電話,說她昨天給我寄來了一塊臘肉,讓我注意查收。我說你老人家寄什麼臘肉啊,現在超市裏什麼都有,你這郵費都超過臘肉的價格了吧?母親聽了似乎有點不高興,說,超市是超市的,我是我的,我孫女喜歡吃,我高興寄,你愛吃不吃!
後來,父親趁母親不在家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母親為寄臘肉的事氣了好幾天呢!我說,又不是年荒買不起,這東西,什麼地方都有,也不稀罕,幹嘛要花那冤枉錢?父親說,這你就不懂了,每次你媽給你和你哥寄東西,她都是不算成本的,因為這樣她會感到幸福!
漸漸地我讀懂了母親:從準備給我們寄臘肉開始母親就感到幸福了,然後去菜場買豬肉、買醃製臘肉的調料,接著製作、晾曬……到滿屋子地找包裝袋、去郵局郵寄、認真地填寫地址,整個過程都是幸福的。
一直到我們收到臘肉,然後打電話回去說臘肉真的很好吃,如果家裏還有的話,最好再給我們寄一點過來時,母親聽著電話,臉上就會很自然地漾出無比的幸福。
類似臘肉的事其實還有很多。曾經在書上讀到這樣一句話:“有時候,物質本身是沒有任何含義的,但是經過人的勞動、運載,再經過人手的撫摸、人心的思量,這簡單的物質就被賦予了很多的感情。”
許多時候我們都在計算著成本。但我們還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愛,是不好計算成本的。
有錢的父親
母親打來電話,支吾了半天才說,你爸得了闌尾炎,要住院,你能不能彙點錢回來?我很驚訝,父親不是一直很有錢嗎?
在我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父親有錢。因為父親總是變著花樣讓我吃得好、穿得帥氣。我有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品、學習資料,從中學開始我就擁有了多本精裝版的中外名著,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我的成績都很好,對自己特有自信,我想,這也許就是父親為何拚命給我提供最優越的生活的原因吧。
工作頭兩年,我工資不高,還參加了中文自學考試。父親知道後,二話不說,就甩給我一遝錢,說,老爸別的沒有,就是有錢,你可別給老爸省啊!後來,我買了房,有幾次,我想讓父母來我這裏住。父親總是說,他和母親在老家很好,就不用我操心了。想想也是,父母手頭有錢,在哪兒還不都一樣。
數年後,我從單位出來做生意,由於資金短缺,我就與父親商量,能否借我點,或幫我借點。父親問我要多少?我說,大概5萬元吧。電話那頭,父親隻是稍稍愣了一下,說,老爸準備一下,回頭就給你送去。
一個星期後,父親就將錢遞到我麵前——不是5萬元而是8萬元。我驚訝地問父親哪來這麼多錢?父親笑道,你老爸別的沒有,就是有錢,隻要需要,盡管跟老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