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趙本山在2003年創建本山傳媒之初,並非一帆風順。二人轉因為“不能登大雅之堂”,長期以來一直無法為更多的人接受,他的公司也因此陷入了一種尷尬。為了擺脫困境,2005年,趙本山舉辦了第一次東北“二人轉”大賽,然後用幾年的時間,將一些優秀的“二人轉”人才搜羅到帳下,創建“劉老根”大舞台,並同時提出“綠色二人轉”的說法,即淨化二人轉的演法——根除二人轉中一些惡俗的、媚俗的、庸俗的東西,東北二人轉這才生機重現……

中國有句古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什麼趙本山可以小品和熊掌兼得呢?在趙本山看來,隻做自己懂得的東西才是第一位的。事實上,趙本山也是這麼做的——他隻做自己熟悉的,隻做自己懂得的東西。

隨著本山傳媒的一天天發展和壯大,一般人都認為本山會像現在許多公司一樣考慮上市的問題,沒想到趙本山偏偏又反其道而行,堅決表示不上市。趙本山稱:“原來想過,我媳婦不讓。我後來也想,作為一個名人,你要是上市了,你所有的言行都會對市場有導向。你要做什麼,你得知道,我不可能做房地產去,我這一生非常明白,我隻做我懂得的東西。二人轉我懂,拍個農村戲我懂,講個快樂的故事我懂,其他我不懂,不懂的就別做。”正是因為有了理性的認識,趙本山的本山傳媒才能穩穩當當地發展,用趙本山自己的話說,年歲高了,攤子大了,安安全全做事才是硬道理。

這就是趙本山,一個隻做自己懂得的東西,並因此獲得巨大成功的藝人。

常青樹是這樣長成的

從1993年拍攝《寶蓮燈》算起,至今她已經縱橫影壇足足47年了。在這47年間,她一直不斷地有新作問世。即便是1970年遠嫁美國,她也沒有完全退出影壇,她偶爾回香港為邵氏公司拍片,竟也奉獻出了像《玉羅劍》、《天下第一》這樣的佳作。於是,人們送她一個雅號——“影壇常青樹”。

她叫鄭佩佩,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鄭佩佩生於1946年,父親是一家墨水廠的老板,也就是著名的英雄牌墨水的前身。但鄭佩佩十多歲時,家裏發生變故,父親被打成反革命,流放外地再也沒有回來。她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作為長女,她不得不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14歲那年,鄭佩佩隨母親去了香港。沒多久,她就考取了南國訓練班,成為第二期學員。畢業後,她就和邵氏電影公司簽訂了合約。

鄭佩佩拍的第一部電影是《寶蓮燈》。當時因為她身形高大,麵容俊俏,導演就讓她反串男主角——粘上胡子演林黛的父親。這對第一次“觸電”的鄭佩佩無疑是個極大的挑戰,結果讓邵氏公司,包括鄭佩佩自己都很意外,她的反串竟然非常的出色。於是,邵氏公司就有意培養她做淩波第二。然而,鄭佩佩卻沒有在反串道路上走得太遠。1965年,胡金銓拍攝《大醉俠》,公司想用瀟湘演金燕子,而導演胡金銓卻認定鄭佩佩更適合乎片中打鬥場麵所要求的韻律節奏,堅持要用鄭佩佩。果然,影片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鄭佩佩也因此成為風頭強勁的“武俠影後”。此後,她一發不可收,一口氣拍攝了一連串的武俠動作片,而且是部部賣座。

24歲那年,鄭佩佩結婚了。在將近20年的婚姻中,她一直努力做個好妻子,好母親,但同時也沒有放棄對影視的追求。其間,她還在美國辦了一家華語電視台,服務當地華人。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鄭佩佩還是與老公產生了分歧,最終和平分手。

離婚後,鄭佩佩的經紀人為她接到了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那時候的周星馳已經大紅大紫,隻是老派香港電影人還不能接受他的那種“胡鬧”。鄭佩佩人不在香港,她就把周星馳所有的錄像帶找來看,花了幾個通宵看完後,覺得周星馳的“無厘頭”很有意思,而且也富有挑戰性,於是她便頂著各方麵的壓力接下了這部喜劇。

最初,周星馳是想用他和鞏俐這個新組合,搞一搞“無厘頭”的新突破的。沒想到那時候鞏俐剛剛在內地串紅,無論如何不願意搞笑,無奈之下,許多搞笑的戲份就落到了鄭佩佩扮演的“華夫人”身上。

鄭佩佩第一次演喜劇,本來就有些勉為其難,還要讓她惡搞,她自己也沒有信心。在美國的20年,鄭佩佩早就習慣了規律的作息時間,這次回香港拍戲,劇組在工廠區搭景,白天人家要工作,沒法拍,隻能晚上搶時間。於是,鄭佩佩每天晚上去開工,都困得不行,模模糊糊像喝醉了酒似的。這種情況下還要保持正經,任誰都難以做到。可鄭佩佩卻順利地完成了別人在清醒狀態下都很難完成的“無厘頭”戲份。

影片上映後,自然又是一炮走紅。但是,鄭佩佩的身邊人卻還是不能接受。首先是鄭佩佩的母親,看來看去都想不明白,女兒明明是一代俠女,怎麼這會兒就變成瘋瘋癲癲的老太太了?然後就是鄭佩佩的恩師胡金銓導演,他說:“你看看,你看看,你都變成什麼樣子了?”

鄭佩佩並沒有回嘴,但時至今日,她依舊認為當年的選擇是對的:“他們不知道,靠著這部片子,後來多少電影找我?靠著這部片子,我吃了好多年呢。”

鄭佩佩的話多少有點調侃的成份,但她的話至少告訴我們一點,那就是她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樹,這與她一直以來對電影的那份熱愛和獨特的處世方式是分不開的。說到底,她的心中少了一分躁動,多了一分寧靜,少了一分矜持,多了一分執著,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她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