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宋仁宗看著王安石吃完這一碟豆子,作出了一個幾乎可以斷送其前程的判斷:王安石是百分之百的奸臣。

碟子裏的豆子,其實隻是魚餌。宋仁宗覺得,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裏,誤吃一粒,可以理解;錯嚼兩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這一碟魚餌都被吃了,這不是故作深沉嗎?

事實上,嗑瓜子,吃豆子,隻是王安石的一個習慣,這與他的才能和人品並無必然的聯係。然而,那次垂釣後,宋仁宗還是將王安石晾到了一邊。王安石從地方上帶來的萬言改革書,被宋仁宗高高掛起。

很顯然,宋仁宗與那位主考官一樣,在選用人才上走入了一個誤區——以為從一個細節就可以識別一個人的好與壞,忠與奸。白居易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等七年期。世界上最複雜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準,哪有那麼容易?

想起一個故事:丟勒和奈斯丁是一對好朋友,也是一對奮鬥中的畫家。但由於貧窮,他們必須半工半讀才能繼續學業。後來,兩個人決定以抽簽的方式決定一個人工作來維持彼此的生活費,另一個則全心全意學習藝術。

後來,丟勒贏了。丟勒說,自己成功後,一定全力支持奈斯丁學習藝術。但丟勒發現,奈斯丁因為辛勤工作,以致手指都已僵硬扭曲。他那原來敏感的雙手已不能靈敏的操持畫筆了。

有一天,丟勒在未預先告知的情況下去拜訪奈斯丁。奈斯丁正合起多瘤節的手,跪在地上,安靜地為朋友的成功禱告。丟勒趕快描繪了這位忠心朋友的雙手,這就是後來成為世界名畫的《禱告雙手》。

當時,許多人都對丟勒和奈斯丁的協議持懷疑態度,而數年的時間證明,丟勒和奈斯丁之間的友誼是真誠的。是的,人不是化學物品,用一劑試劑一測,就可以確定性質。人也不是物理物品,截其一麵,就可以確定其形態。盧梭也說,別指望一眼識人,指望一眼就把人看準、看透,在很多時候,都是行不通的。

解開鞋帶再係上

張繼科,這個8歲時就喊出“我沒有偶像,我的偶像就是自己”的青島小夥子,一直是國乒隊的“問題少年”。2004年,“年輕不懂事”的他因違反隊規,被國乒調整回省隊;2009年,“直通橫濱”隊內選拔賽上,他又因執意抗拒主管教練鍾勇的指令,而令教練們大為光火;尤其是今年年初,他更是公然挑戰國乒隊隊內禁止戀愛的禁忌,與緋聞女友劉詩雯打得火熱……

鹿特丹開戰在即,如果再這樣下去,張繼科即使不被國乒再次調整回省隊,他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來。山東魯能俱樂部總教練,張繼科的恩師尹宵知道後很是為他著急。

那天,受張繼科父親的委托,並征得國乒有關教練的同意後,尹宵總教練特意趕去北京,準備與張繼科進行一次深層次的溝通。

晚上,張繼科如約來到尹宵下榻的賓館。路上,心事重重的張繼科一再告誡自己要努力做出沒事人的樣子,可進了尹宵的房間後,還是隱隱流露出了一絲心煩和意亂。尹宵非常了解張繼科的性格,他裝著沒看見,隻是給張繼科介紹俱樂部的近況,談俱樂部那班張繼科的師兄弟……

其實,張繼科早就猜到了尹宵來京的目的,他也深信隻有尹指導能夠幫他走出困境。因為2004年,他被調整回省隊時,就是尹宵用摔盤子的方式幫他解的壓,他是個直性子,所以他不等恩師提他在國乒的窘境,就忍不住主動向尹宵訴起苦來:隊裏憑什麼阻止戀愛?戀愛又怎麼啦?我又沒有因為戀愛影響成績……

尹宵靜靜地聽著張繼科訴苦,直到他說得差不多了,才說,你將你的鞋帶解開。

解鞋帶幹嘛?張繼科不解地問。

別問那麼多,讓你解,你就解。尹宵嚴肅地說。

尹宵的話,張繼科是從來不違拗的。於是,他順從地將腳上的鞋帶解開。

再係上。

再係上?

是的。再係上。

解了,係,係了,解……如此反複,直到張繼科實在沒法係了,尹宵才說,現在感覺怎麼樣?

手麻了。

這時,尹宵笑了,說,你是個很有個性的孩子。可你知道你從小到大,因為你的任性,給自己,給家人,給領導惹了多少麻煩嗎?

這個……張繼科摸了摸頭,尷尬地說,這還真記不清了。

是因為太多了,才記不清的吧?尹宵盯著張繼科問。

我,嘿嘿……

其實,尹宵語重心長地說,你這些年來所惹的麻煩,就像你腳上的鞋帶。第一個結剛解開,第二個結又結上了,然後,你又繼續去解……如此反複,你自己瞧瞧,你現在心態。是不是心裏很煩?你想想,你以如此意亂心煩的狀態去參加比賽,又怎麼能夠取得好成績呢?正如你們主教練劉國梁所說,你是一頭年輕的藏獒,你的體內流淌著一股膨脹的血液……

我是一頭藏獒?我體內流淌著一股膨脹的血液?

痛定思痛。張繼科終於明白了教練組對他的一番苦心。接下來的日子裏,張繼科義無反顧地將感情上的事擱在一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訓練中。

果然,鹿特丹,張繼科一路高歌猛進,繼輕鬆從小組賽中突圍後,又順利殺入男單決賽,繼而,他又以4:2的絕對優勢,擊敗強勁隊友王皓,榮登世界男單冠軍領獎台。

在擊敗王皓的那一刻,張繼科先是激動地仰躺,繼而如破繭一般撕碎上衣,最後真的像藏獒一般仰天長嘯……這是屬於他的時間,因為那次“解鞋帶”,讓鹿特丹成為一隻乒壇藏獒奔向光榮夢想的起點。

擯棄那些虛無的心理魔杖

一天,孟浩然正做客王維府上,萬沒有想到皇帝突然造訪。其實,玄宗的造訪對於科試屢屢失敗卻仍想求取功名的孟浩然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然而,麵對機會,孟浩然卻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逃避。但王維實在不想孟浩然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這等於求職的時候跳過了初試、複試等多個環節,讓他直接麵對老板。

孟浩然從床底下鑽出來,一副衣冠不整的樣子,一臉尷尬地伏倒在地,拜見皇上。

玄宗雖未責備,但第一印象多少還是打了一些折扣的。好在玄宗也喜好詩歌,於是和顏悅色起來:“把你的詩拿出來我們欣賞欣賞吧!”

要知道,孟浩然的詩在業界早已得到公認,隨便選一首,也能得到玄宗的青睞。然而,孟浩然卻覺得自己有實力,完全沒有必要走王維這條有失麵子的路,於是,一張口就蹦出一句令王維和玄宗大跌眼鏡的詩句來:“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這是一首什麼詩?這是一首懷才不遇的詩,試想換做任何一個領導,誰會用你?

作為詩人,孟浩然早已名聲在外,年輕的李白也是對他推崇有加,然而,孟浩然卻因為自負,因為拉不下麵子,結果失去了一次晉升的大好機會。

想起前不久報紙上的一個報道。王睿和張燕一起去一家單位麵試,有一位麵試官接過她們的簡曆,很快就鄙夷地扔給她們,說,請看清楚,我門公司隻招本科以上的,大專一律免談。

薄臉皮的王睿一下子漲紅了臉,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傷害,從應聘場出來,她垂頭喪氣地對張燕說,真受不了,感覺太丟人了,我再也不想參加這類的招聘會了,我回去讓親戚朋友幫忙介紹份工作算了。王睿真的從此不再去求職,隻等著熟人給她介紹好工作。

張燕沒有熟人可依靠,隻好單槍匹馬四處出擊,為了自己的未來,她不停地為懦弱的自己鼓勁:“厚臉皮的人有好福氣,被人拒絕算得了什麼,隻要找到好工作!”在這樣的信念下,張燕頂住求職過程中的種種尷尬,順利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俗話說,臉皮厚厚,福氣在後。縱觀大千世界,厚臉皮的人,往往會比薄臉皮的人多一些機會,因為它不受過度強烈的自尊心羈絆,擯棄了那些虛無的心理魔杖。